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人类学论文

蒙古族各部落间头面部特征的比较

来源:解剖学报 作者:李咏兰;刘璐
发布于:2019-02-26 共12441字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国蒙古族头面部体质人类学特征以及蒙古族各个族群头面部体质指标值的差异。方法对蒙古族17个族群的1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 (头长、头宽、面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鼻高、鼻宽、眼内角间宽、容貌耳长、唇高、口宽、耳上头高) 的均值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东北三省的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的头宽、面宽、鼻宽值较小, 口宽、额最小宽值小, 两眼之间的距离近。北方汉族与科尔沁部头面部特征最为接近。巴尔虎部、鄂尔多斯部和青海和硕特部的头宽、面宽、鼻宽值大, 而口宽、额最小宽值小, 两眼之间的距离较近。布里亚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赤峰蒙古族、东北汉族、锡林郭勒蒙古族的共同特点是头、面、鼻较宽或中等, 口宽、额最小宽值大, 两眼之间的距离大。新疆察哈尔部和土尔扈特部的头宽、面宽、鼻宽值小, 而口宽、额最小宽值中等, 两眼之间的距离中等。云南蒙古族头面部特征与北方各个蒙古族族群差距较大。结论按照头面部特征可以将蒙古族分为3个大组。主成分分析表明, 头面部和五官的宽度指标是区分蒙古族各个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主要依据。北方汉族与蒙古族头面部特征有一定的共性。总体上来说, 蒙古族面高、鼻高、形态面高均值与东亚类型均值接近, 而不是与北亚类型接近。

  关键词: 蒙古族; 头面部;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成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hysical anthrop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ngolian head and face.MethodsA total of 12 head and face indexes (head length, head breadth, face breadth, minimum frontal breadth, morphological facial height, nasal height, nasal breadth, interocular breadth, physiognomic ear length, lip height, mouth breadth, auricular height) of the 17 Mongolian ethnic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the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esultsThe head length, face breadth and nose breadth of Duerbote, Guoer Ross, Fuxin, Calaqinleft were small, and the interocular breadth was close.Northern Han was close to Horqin.The head breadth, face breadth, nose breadth of Bargud and Ordos were large but mouth breadth, minimum frontal breadth, interocular breadth were small.Buriat, Torghut, Chifeng, Northeast Han and Xilincol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that head, face and nose were more broad, and the mouth breadth, minimum frontal breadth and interocular breadth were large.Head length, face breadth, nose breadth of Xinjiang Qahar and Torghut were small, but mouth breadth, interocular breadth and minimum frontal breadth were medium.The Mongolian ethnic group’s facial features in Yunnan province differed greatly from the Mongolian ethnic groups in the north.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and face, Mongolian peop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idth index of head and face is the main basis for distinguishing the facial feature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Mongolian.The facial features of Northern Han and Mongolian have some commonalities.Generally speaking, Mongolian ethnicity morphological facial height and, nasal height are close to East Asia but not North Asia.

  Keyword: Mongolian; Head face; Cluste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dult;

  蒙古族是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民族。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蒙古族总数达598万人, 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蒙古族聚居地域辽阔, 从中国的东北、华北, 一直分布到西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422.6万人) 、辽宁 (66.9万人) 、新疆 (18.0万人) 、吉林 (17.5万人) 、黑龙江 (15.0万人) 、青海省 (9.98万人) 。除了北方地区外, 中国南方也有一定人口的蒙古族分布。中国蒙古族是由诸多部落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各部落相对隔离、居住分散, 族源、生活环境、习俗均不完全一致, 不同部落的体质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 我国学者已对内蒙古部分蒙古族族群[1,2,3,4,5,6,7]、新疆蒙古族[8,9]、云南蒙古族[10]的体质特征进行了报道。体质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相对稳定的特征, 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表现出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11]。目前, 我们主要是通过人的容貌特征来对个体进行识别。人的头面部测量指标是体质人类学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用来对人的容貌进行量化分析[12]。头面部测量指标与体部测量指标相比, 更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本文中我们旨在从体质人类学视角, 探讨蒙古族各部落间头面部特征的相似与差异, 为进一步探寻蒙古族各部落体质特征演变的原因和规律提供资料。

蒙古族各部落间头面部特征的比较

  对象和方法

  1.测量地点及样本量

  研究组2015年9月赴内蒙古额济纳旗测量了土尔扈特人196例 (男84例, 女112例) 。2016年7月, 赴青海省海西州测量了青海和硕特部361例 (男性166例, 女性195例) 。2016年8月赴东北三省, 测量了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阜新蒙古族404例 (男性158例, 女性246例) ,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喀左县蒙古族408例 (男性136例, 女性272例)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郭尔罗斯部411例 (男性177例, 女性224例) ,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杜尔伯特部239例 (男性85例, 女性154例) 。2017年8月至9月在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测量了察哈尔部443例 (男217例, 女226例) , 在精河县测量土尔扈特部239例 (男112例, 女127例) , 2017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测量和硕特部233例 (男89例, 女144例) 。采样地点均具有族群代表性。为了完整地研究蒙古族头面部形态的全貌, 我们还引用一些已经发表的蒙古族体质资料 (考虑到头面部指标多为骨性指标, 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时间上会有一些干扰, 但影响不大) , 云南蒙古族资料取自郑连斌等[9], 乌拉特部和科尔沁部资料取自朱钦等[1,2], 赤峰蒙古族资料取自吕泉等[3], 锡林郭勒蒙古族资料取自齐连枝等[4], 布里亚特部、鄂尔多斯部、巴尔虎部资料取自李咏兰等[5,6,7]。这样基本上搜集到了中国蒙古族的主要族群体质数据。

  为了更好地反映蒙古族头面部形态特点, 我们选取了东北汉族、华北汉族、西北汉族以及北方汉族头面部资料作为参照数据。北方汉族资料是东北、华北、西北汉族资料合计所得。上述汉族资料取自郑连斌等[13]。

  2.测量指标及质量控制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确定测量对象。被测者均为无身体残疾, 世居当地3代以上的蒙古族。测量时严格按照《人体测量方法》[14]的规定进行测量操作。测量时严格执行学术界对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要求。测量指标包括头长 (head length, g-op) 、头宽 (head breadth, eu-eu) 、额最小宽 (frontal breadth, ft-ft) 、面宽 (face breadth, zy-zy) 、形态面高 (morphological facil height, n-gn) 、鼻高 (nose height, n-sn) 、鼻宽 (nose breadth, a-a) 、眼内角间宽 (interocular breadth, en-en) , 唇高 (lip height, ls-li) 、口宽 (mouth breadth, ch-ch) 、容貌耳长 (ear length, sa-sba) 、耳上头高 (auricular height) 等12项指标。

  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对蒙古族17个族群12项头面部指标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欧式距离平方法 (squqred euclidean distance) 计算群体间距离, 选用组间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蒙古族17个族群12项头面部指标均值见表1和表2, 主成分散点图见图1~4, 头面部指标均值聚类分析见图5和图6。

  蒙古族17个男性族群头长均数范围为179.3mm (新疆察哈尔部) ~190.3 mm (青海和硕特部) , 头宽为148.6 mm (云南蒙古族) ~164.0 mm (布里亚特部) , 面宽为130.0 mm (新疆察哈尔部) ~151.4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 额最小宽为102.1 mm (喀左县蒙古族) ~114.6 mm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 眼内角间宽为30.9 mm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36.4 mm (锡林郭勒蒙古族) , 鼻宽为35.5 mm (锡林郭勒蒙古族~41.4 mm (青海和硕特部) 。

  蒙古族17个女性族群头长均值范围为168.9mm (阿拉善和硕特部) ~182.9 mm (青海和硕特部) , 头宽为142.5 mm (云南蒙古族) ~156.5 mm (布里亚特部) , 面宽为123.9 mm (新疆察哈尔部) ~141.6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 额最小宽为98.4 mm (喀左县蒙古族) ~111.3 mm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 眼内角间宽为29.8 mm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35.7 mm (科尔沁部) , 鼻宽为32.6 mm (锡林郭勒蒙古族) ~37.1mm (青海和硕特部) 。

  表1 蒙古族17个族群头长等6项指标均值 (mm) Table 1 Mongolian 17 ethnic groups of head length etc 6 average indexes (mm)
表1 蒙古族17个族群头长等6项指标均值 (mm) Table 1 Mongolian 17 ethnic groups of head length etc 6 average indexes (mm)

  综合男性、女性资料, 新疆察哈尔部头长值和面宽值最小, 云南蒙古族头宽值最小, 喀左县蒙古族额最小宽值最小, 锡林郭勒蒙古族鼻宽值最小。额济纳土尔扈特部面宽值、额最小宽值、眼内角间宽值最大, 青海和硕特部头长值、鼻宽值最大, 布里亚特部头宽值最大。

  蒙古族17个男性族群口宽均值范围为47.1mm (阜新蒙古族) ~54.9 mm (乌拉特部) , 形态面高为121.2 mm (鄂尔多斯部) ~138.4 mm (新疆土尔扈特部) , 鼻高为50.2 mm (鄂尔多斯部) ~57.8 (云南蒙古族) , 唇高为14.5 mm (阿拉善和硕特部) ~19.2 mm (云南蒙古族) , 容貌耳长为61.9 mm (云南蒙古族) ~72.0 mm (鄂尔多斯部) , 耳上头高为121.9 mm (云南蒙古族) ~140.7 mm (赤峰蒙古族) 。

  蒙古族17个女性族群均值范围口宽为44.3 mm (喀左县蒙古族) ~50.7 mm (乌拉特部) , 形态面高为109.3 mm (乌拉特部) ~128.6 mm (新疆土尔扈特部) , 鼻高为45.3 mm (乌拉特部) ~54.9 (云南蒙古族) , 唇高为13.6 mm (阿拉善和硕特部) ~18.0 mm (云南蒙古族) , 容貌耳长为59.0 mm (科尔沁部) ~68.3 mm (巴尔虎部) , 耳上头高为113.2 mm (云南蒙古族) ~140.7 mm (赤峰蒙古族) 。

  表2 蒙古族17个族群口宽等6项指标均值 (mm) Table 2 Mongolian 17 ethnic groups of mouth breadth etc 6 average indexes (mm)
表2 蒙古族17个族群口宽等6项指标均值 (mm) Table 2 Mongolian 17 ethnic groups of mouth breadth etc 6 average indexes (mm)

  表中序号即为图1~4族群的代号The serial number in the table is the symbol of Figs.1-4

  综合男性、女性资料, 云南蒙古族鼻高、唇高值最大, 耳上头高值最小。赤峰蒙古族耳上头高值最大, 乌拉特部口宽值最大。新疆土尔扈特部形态面高值最大。阿拉善和硕特部唇高值最小。

  以PCⅠ为横坐标, PCⅡ为纵坐标作散点图 (图1) 。可以看出大致可分为5个组:1.第1象限的布里亚特部、赤峰蒙古族、乌拉特部、东北汉族、西北汉族组。2.科尔沁部、北方汉族组。3.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华北汉族组。4.第3象限的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组。5.第4象限的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巴尔虎部、杜尔伯特部组。

  以PCⅠ为横坐标, PCⅢ为纵坐标作图, 可以发现图2的点分布比较均匀, 总体呈现从右上到左下分布。额济纳土尔扈特部位于左上角, 云南蒙古族位于右下角, 与其他族群位点距离较远。

  图1 男性第1、2主成分散点图Fig.1Scatter gram of 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2nd factor scores
图1 男性第1、2主成分散点图Fig.1Scatter gram of 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2nd factor scores

  图2 男性第1、3主成分散点图Fig.2 Scatter gram of 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3rd factor scores
图2 男性第1、3主成分散点图Fig.2 Scatter gram of 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3rd factor scores

  图3显示, 在第1象限的布里亚特部、东北汉族、赤峰蒙古族组成一组。第2象限的科尔沁部、北方汉族、西北汉族、乌拉特部组成一组。第3象限的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组成一组。同为第3象限的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组成一组。第4象限的巴尔虎部、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组成一组。

  图4的散点图形成3个集中区域:第1象限的布里亚特部、东北汉族、鄂尔多斯部组成一组。第2象限的阿拉善和硕特部、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组成一组。第3象限的杜尔伯特部、乌拉特部、北方汉族、西北汉族、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科尔沁部、喀左县蒙古族、华北汉族组成一组。

  根据各个族群头面部测量指标均数进行聚类分析, 来探讨按照蒙古族头面部特征来得到的分组情况。在聚合水平为13时, 21个男性族群聚为3个大组。第1大组包括郭尔罗斯部、西北汉族等13个族群。这个大组中包括3个小组:1.东北三省的杜尔伯特、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2.科尔沁部、乌拉特部和北方汉族聚为第2个小组。3.巴尔虎部、鄂尔多斯部和青海和硕特部聚为第3个小组。第2大组包括布里亚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赤峰蒙古族、东北汉族、锡林郭勒蒙古族等5个族群。其中布里亚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聚为1个小组, 赤峰蒙古族、东北汉族、锡林郭勒蒙古族聚为1个小组。第3大组包括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和云南蒙古族。

  图3 女性第1、2主成分散点图Fig.3 Scatter gram of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2nd factor scores
图3 女性第1、2主成分散点图Fig.3 Scatter gram of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2nd factor scores

  图4 女性第1、3主成分散点图Fig.4 Scatter gram of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3rd factor scores
图4 女性第1、3主成分散点图Fig.4 Scatter gram of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3rd factor scores

  女性聚类结果与男性基本一致, 聚合水平为13时, 21个族群也是聚为3个大组:1.郭尔罗斯部、青海和硕特部等13个族群为第1大组。第1大组的13个族群与男性第1大组的13个族群一致。在聚合水平为7时第1大组也分为与男性类似的3个小组。2.赤峰蒙古族、东北汉族等5个族群为第2大组, 这也与男性的第2大组一致。3.第3大组为新疆的两个族群。云南蒙古族在聚合水平为20时也聚入第3大组, 这与男性的第3大组情况类似。

  图5 男性聚类图Fig.5 Dendrogram of male
图5 男性聚类图Fig.5 Dendrogram of male

  图6 女性聚类图Fig.6 Dendrogram of female
图6 女性聚类图Fig.6 Dendrogram of female

  讨论

  1.21个族群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 (变量) 的综合评价, 不仅能对族群进行分类, 还能揭示指标在族群分组中的作用[15]。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来探讨蒙古族各族群头面部均值的共同点以及不同族群间头面部差异之所在。

  1.1男性:蒙古族和汉族男性21个族群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8.676、17.640、15.086, 累计贡献率达到61.402。PCⅠ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头宽 (0.848) 、面宽 (0.804) 、鼻宽 (0.760) , PCⅠ越大, 则头、面、鼻越宽。PCⅡ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口宽 (0.821) 、额最小宽 (0.714) 、眼内角间宽 (0.564) , PCⅡ越大则口、额越宽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越大。PCⅢ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唇高 (0.761) 、头长 (0.652) 、形态面高 (-0.485) 。PCⅢ越大则唇越高, 头越长, 面越低。

  图1中第1象限的布里亚特部、赤峰蒙古族、乌拉特部、东北汉族、西北汉族的共同特征是PCⅠ值较大 (如布里亚特部) 或中等 (如西北汉族) , PCⅡ值大, 即在21个族群中头、面、鼻较宽或中等, 口、额宽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大。科尔沁部、北方汉族组的PCⅠ值较小, PCⅡ值较大, 具有头、面、鼻宽较小, 口、额宽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较大的特点。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华北汉族的散点分布在PCⅠ轴负半轴的附近, PCⅠ值小, PCⅡ值中等, 即在21个族群中头、面、鼻宽值小, 而口、额宽度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中等。第3象限的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PCⅠ值较小, PCⅡ值小, 即在21个族群中头、面、鼻宽值较小, 口、额宽度小, 两眼之间的距离近。第4象限的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巴尔虎部、杜尔伯特部的共同特点是PCⅠ值大, PCⅡ值较小, 即在21个族群中属于头、面、鼻宽值大, 而口、额宽度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较小的类型。有3个族群头面部特征与其他族群差距较大:额济纳土尔扈特部PCⅠ值很大, 即头、面、鼻宽度很大。云南蒙古族PCⅠ值很小, 即头的宽度很窄。锡林郭勒蒙古族PCⅡ值很大, 即口的宽度、两眼之间的宽度大。

  图2中云南蒙古族、华北汉族、青海和硕特部、乌拉特部、科尔沁部、巴尔虎部PCⅢ值较大, 即在21个族群中上述6个族群唇较高、头较长、面较低。新疆察哈尔部、赤峰蒙古族、阿拉善和硕特部、新疆土尔扈特部、东北汉族、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的PCⅢ值较小, 即在21个族群中上述6个族群唇较低、头较短, 面较高。东北三省蒙古族PCⅢ值中等略偏小些。

  1.2女性:蒙古族和汉族21个族群女性的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5.720、20.609、16.499, 累计贡献率达到62.828。女性均数PCⅠ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头宽 (0.914) 、面宽 (0.819) 、头长 (0.753) , PCⅠ值越大则头、面宽度较大, 头较长。PCⅡ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口宽 (0.754) 、额最小宽 (0.660) , PCⅡ值越大则口、额越宽。PCⅢ载荷较大的指标有唇高 (-0.753) 、容貌耳长 (0.714) , PCⅢ值越大则唇越低、耳的长度越大。

  男性、女性PCⅠ、PCⅡ载荷较大的指标主要是头面部和五官的宽度, 表明头面部和五官的宽度指标是区分蒙古族各个族群头面部形态特征的主要依据。

  布里亚特部、东北汉族、赤峰蒙古族PCⅠ值较大、PCⅡ值大, 具有头、面宽度较大, 头较长, 口、额宽度大的容貌特点。科尔沁部、北方汉族、西北汉族、乌拉特部PCⅠ值中等、PCⅡ值较大, 具有头、面的宽度、头长中等, 口宽度较大的容貌特点。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PCⅠ值小、PCⅡ值中等, 具有头、面宽度、头长值小, 口、额宽度中等的容貌特点。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PCⅠ值较小、PCⅡ值小, 具有头、面宽度和头长值较小, 口、额宽度小的容貌特点。巴尔虎部、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PCⅠ值较大、PCⅡ值小, 具有头、面宽度和头长较大, 口、额宽度小的容貌特点。有3个族群头面部特征与其他族群差距较大:额济纳土尔扈特部PCⅠ值明显大, 即头、面宽度很大。锡林郭勒蒙古族PCⅡ值明显大, 即口、额宽度大。喀左县蒙古族PCⅡ值明显小, 即即口、额宽度小。

  北方汉族、西北汉族PCⅠ值中等、PCⅡ值较大, 两者与乌拉特部头面部形态特征接近。华北汉族PCⅠ值小, PCⅡ值中等, 与北方汉族、西北汉族距离较近。东北汉族PCⅠ值、PCⅡ值均大, 与北方汉族、西北汉族、华北汉族距离较远。

  布里亚特部、东北汉族、鄂尔多斯部PCⅢ值较大, 表明这3个族群唇较薄, 耳的长度较大。阿拉善和硕特部、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PCⅢ值大, 具有唇薄、耳的长度大的特点。杜尔伯特部、乌拉特部、北方汉族、西北汉族、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科尔沁部、喀左县蒙古族、华北汉族的位点因为PCⅠ值和PCⅢ值均较小而靠近, 这些族群唇较高和耳长值较小。额济纳土尔扈特部由于PCⅠ值大, PCⅢ值大, 云南蒙古族PCⅠ值小, PCⅢ值小, 位点远离其他族群。

  2.21个族群的聚类分析

  蒙古族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不同之处是明显区分为相对独立的部落, 各个部落的族源可能不同。各个部落有相对固定的地域分布, 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各个部落又具有一定的移动性, 特别是当蒙古高原出现动乱、灾害的时候, 部落往往迁徙到更适合生存的地域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部落之间也可能出现一定的融合、分离现象。这些因素在解释蒙古族族群头面部聚类分析结果时都要考虑的。由于女性聚类结果与男性一致, 所以本文中我们只对男性族群聚类结果进行分析。

  东北三省4个蒙古族族群紧密聚在一起, 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共性。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以认为头、面、鼻宽值较小, 而口、额宽度小, 两眼之间的距离近是东北三省蒙古族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科尔沁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近卫军”。成吉思汗时代, 由其弟合撒儿率领科尔沁护卫军负责大汗营帐的警卫和警戒的重任。后来, "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逐渐演变成合撒儿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 形成了着名的科尔沁部。蒙古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乌拉特及青海和硕特等部族均属科尔沁部分支。这是科尔沁部与乌拉特部男性聚在一起的原因。在女性聚类图上科尔沁部未与乌拉特部聚在一起, 在主成分分析图上, 这两个族群位点也较为分散。科尔沁部与北方汉族在男性、女性聚类图上均紧密聚在一起, 在主成分分析散点图上位置很接近。

  和硕特部祖先曾生活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我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草原及科尔沁草原等广大的森林地带。公元15世纪初, 和硕特蒙古西迁进入新疆, 加入厄鲁特蒙古。1637年, 和硕特部进入青海, 控制青海区域。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 其部族原在内贝加尔湖以东巴尔古津河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 并因而得名。元朝灭亡, 巴尔虎人被分成两部分, 西部的巴尔虎, 兴盛时有数万之众, 游牧于青海湖四周, 少数一部分融入到青海的蒙古人中。和硕特部与巴尔虎部祖先均起源于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周边, 巴尔虎部曾游牧在青海湖周边, 并且一部分部众融入了青海和硕特部之中。和硕特部曾是归属科尔沁部落。鄂尔多斯部的起源复杂, 祖先来自诸多氏族, 其中包括13世纪在蒙古高原北部的兀良哈人, 也有科尔沁部落的人员加入。这是青海和硕特部、鄂尔多斯部、巴尔虎部聚在一起的原因之一。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可以认为头、面、鼻宽值均大, 而口、额宽度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较小是这3个族群聚成一组的原因。

  黑龙江的杜尔伯特部、吉林的郭尔罗斯部历史上属于哲里木十旗, 也是科尔沁蒙古族的一部分。这样看来, 第1大组主要是以科尔沁部为核心的蒙古族族群的集群。

  第2大组中的布里亚特祖先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近支。其祖先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 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区, 与当地居民混合而形成现代的布里亚特人。土尔扈特部是着名的厄鲁特4部之一。这是布里亚特部与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头面部特征最接近的原因。本文中赤峰蒙古族包括翁牛特部、巴林部。成吉思汗时代, 巴林部的3000户百姓大部分巴林人从东西迁, 移到今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额尔齐斯河上游。推测这应该是赤峰蒙古族聚入第2大组的原因之一。本文中锡林郭勒蒙古族主要包括阿巴嘎部和察哈尔部 (正蓝旗) 。察哈尔部是蒙古诸部中实力强大的部落, 清代以后从察哈尔部落中独立出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克什克腾、敖汉、奈曼等部落。克什克腾部、敖汉部现在都属于赤峰蒙古族。这应该是锡林郭勒蒙古族与赤峰蒙古族头面部特征最接近的原因。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以认为头、面、鼻较宽或中等, 口、额宽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大是男性聚类图中的第2大组之所以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第3大组中新疆察哈尔部是清朝时内蒙古察哈尔八旗西迁到新疆戍边士兵的后裔, 三百多年与新疆当地民族或多或少发生基因交流, 容貌特征已经与内蒙古蒙古族诸部落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可以认为头、面、鼻宽值小, 而口、额宽度以及两眼之间的距离中等是这两个族群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云南蒙古族是760年前入滇的蒙古军人与当地土着居民 (主要是彝族) 通婚的后裔, 其头面部特征包含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因素。云南蒙古族与北方蒙古族头面部特征差异较大。

  此外, 新疆土尔扈特部与内蒙古额济纳土尔扈特部没有聚在一起, 青海和硕特部与内蒙古阿拉善和硕特部也没有聚在一起。这些提示, 原为同一个部落的两个支系, 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区, 容貌特征也会出现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与不同周边族群出现基因交流而导致这两个支系的遗传结构出现变化, 也可能与环境不同、饮食成分不同有关。

  华北汉族、西北汉族、东北汉族以及合计的北方汉族并未单独聚在一起, 北方汉族、华北汉族、西北汉族聚入第1大组, 东北汉族聚入第2大组。这反映了北方汉族与蒙古族头面部特征有一定的共性。值得注意的是东北汉族未与东北蒙古族聚在一起, 其中原因尚不清楚。

  女性的聚类结果与男性极为一致, 对女性聚类结果的分析不再赘述。

  3.蒙古族头面部人种学上的特征

  将17个蒙古族分成4组, 东北三省蒙古族 (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阜新蒙古族、喀左县蒙古族) 、内蒙古蒙古族 (巴尔虎部、布里亚特部、科尔沁部、赤峰蒙古族、锡林郭勒蒙古族、鄂尔多斯部、乌拉特部) 、西部蒙古族 (阿拉善和硕特部、青海和硕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新疆察哈尔部、新疆土尔扈特部) 、云南蒙古族。用各个族群的指标均值再计算组的均值。

  北亚类型、东亚类型面宽、鼻宽、形态面高参考值取自于罗金斯基和列文编着的《人类学》[16]。一般认为, 蒙古族体质特征属于亚美人种的北亚类型, 汉族属于东亚类型[17]。罗金斯基等[16]认为, 蒙古人的人种类型属于北亚类型的中亚变种, 可以推断其中含有东亚人种的成分。北方汉族面高、鼻高、形态面高均数与东亚类型均值很接近。蒙古族头面部特征也是接近东亚类型, 而不是北亚类型。要得出蒙古族头面部特征的人种类型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指标 (如唇高、面部扁平度) 的比较。但面宽、鼻宽确实是进行人种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有资料显示, 男性面宽值比较, 亚美人种为131~145 mm, 赤道人种为121~138 mm, 欧亚人种为124~139mm[16]。相比之下, 亚美人种具有比较宽阔的面部。中国蒙古族的面宽达到了亚美人种面宽的上限。比如, 内蒙古蒙古族男性面宽均值为146.4mm, 东北地区蒙古族面宽均值为143.6 mm。相比之下, 西部蒙古族和南方蒙古族面宽均值略小一些。蒙古族各个族群头宽均值在142.5 mm (云南蒙古族) ~156.5 mm (布里亚特部) 之间, 北方汉族则为155.4 mm, 而2009年意大利的一项生长发育调查显示, 17岁男孩头宽的中位数还不到145.0 mm[18]。

  关于北亚人、东亚人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头部和面孔, 学者们给出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 这是由于东亚人的祖先在向东亚迁徙过程中, 不断发生基因突变所致。尼安德特人是一群已经灭绝的史前人类, 他们的身材高大, 体格粗壮, 头面部比晚期智人大得多。目前, 研究发现现代东亚人拥有比欧洲人多20%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学者推断晚期智人在走出非洲后, 在中东地区和尼安德特人相遇出现了基因的交流。晚期智人的一支在向亚洲迁徙的过程中又与尼安德特人相遇, 再次发生基因交流[19]。有学者认为, 东亚人头面部宽大的原因是其身上具有相对较多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在起作用。

  参考文献:

  [1]Zhu Q, Liu WZh, Li Zh J, et al.Physique、body type of Mongols and their changes in the past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93, 12 (4) :347-356. (in Chinese) 朱钦, 刘文忠, 李志军, 等.蒙古族的体格、体型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J].人类学学报, 1993, 12 (4) :347-356.
  [2] 朱钦, 郑连斌, 金寅淳, 等.现在の内蒙古哲里木地域の形态特征とその960年间の动向[J].人类学の科学, 1998, 106:143-151. (in Japanese)
  [3]LQ, Yuan Sh H, Dai SE, et, al.Studyon physical characters of Mongol adults in Chifeng area of Innner Mongolia[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98, 17 (1) :32-44. (in Chinese) 吕泉, 袁生华, 代素娥, 等.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成人体质特征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 1998, 17 (1) :32-44.
  [4]Qi LZh, Wang ShX, Zhu Q, et al.Physique stuatus of Mongols in Xilinggol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Neimongol, 2001, 23 (3) :141-146. (in Chinese) 齐连枝, 王树勋, 朱钦, 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体质现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1, 23 (3) :141-146
  [5]Li YL, Zheng LB, Lu ShH, et al.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riats in China[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11, 30 (4) :357-367. (in Chinese) 李咏兰, 郑连斌, 陆舜华, 等.中国布里亚特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 2011, 30 (4) :357-367.
  [6]Li YL, Zheng LB, Wang Q.Head-face anthropometry of Ordos Mongolian[J].Acta Anatomica Sinica, 2015, 46 (5) :684-689. (in Chinese) 李咏兰, 郑连斌, 旺庆.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面部的人体测量学[J].解剖学报, 2015, 46 (5) :684-689.
  [7]Li YL, Zheng LB.A study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rags in China[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16, 35 (3) :431-444. (in Chinese) 李咏兰, 郑连斌.中国巴尔虎人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 2016, 35 (3) :431-444.
  [8]Ai QH, Zhao JX, Xiao H, et al.Anthropometric study of Mongols in Xinjiang[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94, 13 (1) :46-55. (in Chinese) 艾琼华, 赵建新, 肖辉, 等.新疆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J].人类学学报, 1994, 13 (1) :46-55.
  [9]Wang JL, Shao XZh, Cui J.Anthropological survey on the Mongolian Tuerhute tribe in Heshuo county,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93 (2) :43-52. (in Chinese) 王静兰, 邵兴周, 崔静.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体质特征调查[J].人类学学报, 1993 (2) :43-52.
  [10]Zheng LB, Lu ShH, Ding B, et al.A study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unnan Mongol People[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11, 30 (1) :74-85. (in Chinese) 郑连斌, 陆舜华, 丁博, 等.云南蒙古族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 2011, 30 (1) :74-85.
  [11] Chen MD, Yu DZh, Yu B, et al.Practical Physique[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and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993:45-59. (in Chinese) 陈明达, 于道中, 于葆, 等.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45-59.
  [12]Li YL, Zheng LB, Yu KL, et al.Variation of head and fac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increased age of Han in Southern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4-5) :517-524. (in Chinese) 李咏兰, 郑连斌, 宇克莉, 等.中国南方汉族人的头面部形特征的年龄变化[J].科学通报, 2013, 58 (4-5) :517-524.
  [13]Zheng LB, Li YL, Xi HJ.Physical Anthropometric Study of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 2017:37-38. (in Chinese) 郑连斌, 李咏兰, 席焕久.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37-38.
  [14]Xi HJ, Chen Zh.Anthropometric Methods[M].Beijing:Science Press, 2010:145-156. (in Chinese) 席焕久, 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45-156.
  [15]Lin HM, Du ZF.Some problems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Statistical Research, 2013, 30 (8) :25-31. (in Chinese) 林海明, 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 2013, 30 (8) :25-31.
  [16]Luojinsky YY, Levin MG.Anthropology[M].Beijing:Police Education Press, 1993:525-528.雅·雅·罗金斯基, 马·格·列文 (王培英, 汪连兴, 史庆礼译) .人类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3:525-528.
  [17]Chen YL.National Dictionary[M].Shanghai: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7:188-202. (in Chinese) 陈永龄.民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88-202.
  [18]Sanna E, Palmas L, Soro MR.Growth charts of head length and breadth for regional areas?A study in Sardinia (Italy) [J].Homo, 2012, 63 (1) :67-75.
  [19]Vernot B, Akey JM.Complex History of Admixture between Modern Humans and Neandertals[J].Am J Hum Genet, 2015, 96 (3) :448-453.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院
原文出处:李咏兰,刘璐.中国蒙古族头面部的体质人类学特征[J].解剖学报,2019,50(01):98-1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