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 食品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是食品添加剂研究, 主要包括3方面: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 食品添加剂制备的新技术探究, 添加剂的测试分析。本文简单讲述了食品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天然添加剂,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
近些年来食品行业发展迅猛, 食品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超过了20%。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添加剂密切相关, 食品添加剂给食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它推动了新型产品的研发, 改良了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 有利于食品升级。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保障食品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
1 食品添加剂发展与研究历史
公元前5000年, 中国人们已经掌握了海盐的煎煮与提取。在大汶口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甘蔗糖 (转化酶) 酿酒, 《史记》中记载:周朝时期, 人们用肉桂增香。化学添加剂在中国的发展较晚, 在新中国成立时期, 沈阳市与上海市建设有食品添加剂工厂, 生产方向较为局限, 仅为味精与酵母。在20世纪60年代起, 食品添加剂工程飞速发展。我国目前使用的添加剂超过2 500种, 食用香料就有1 800多种, 营养强化剂有200种, 加工助剂有100多种。
2 国内食品添加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想要保持食品的口味, 就需要在食物中添加添加剂, 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非食物添加剂是工业添加剂, 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但成本低, 所以一些企业会非法使用, 有的企业还会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企业没有合理控制食品中添加剂的残余量, 导致食品质量差。如三鹿奶粉使用食品添加剂漏洞非法牟利, 给消费者与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确保添加剂使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详细规定了添加剂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但仍有部分食品厂为了个人利益, 超标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 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
3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
乙基麦芽酚是最常用的添加剂之一, 我国生产的乙基麦芽酚占了大部分市场。谷氨酸钠、赖氨酸、山梨醇等也有绝对的优势。在防腐剂的研究中, 目前以中草药提取物生产防腐剂为主, 活性成分包含黄铜、萜类、生物碱等, 常见的防腐剂草药有黄连、大蒜、连翘和金银花等, 防腐本质为抑菌防腐。在微生物防腐剂的研究中, 国内落后于西方国家, 国内乳酸链球素 (Nisin) 技术刚刚起步, 各方面技术尚未完善, 特别是制作方面, 使国内价格偏高, 且政府扶持力度小, 国内的微生物防腐剂应用前途迷茫。
4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目前, 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比较高, 更追求食品的质量。天然绿色食品添加剂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科技的应用有利于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原来食品添加剂比较单一, 但目前来说单一的添加剂已不能满足需求, 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按照合理的比例配置而成, 如复合磷酸盐和复合发酵粉等。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检查今后会更严格。
4.1 天然添加剂将成为主流
现在国内的天然添加剂有茶多酚、甜味添加剂、天然色素等, 天然物品广受青睐, 在食品中广泛应用, 许多化学添加剂被明令禁止, 其具有一定毒性, 长期食用容易造成体内毒素积累。就目前看来, 我国物质资源丰富, 在天然添加剂的生产中有很大优势, 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此外, 天然色素、天然抗菌剂大蒜素、天然甜味素甘草提取物等天然添加剂。
4.2 生物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生物高新技术在多种添加剂中广泛运用, 生物高新技术能量耗损比较低, 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燃料、药品以及化学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生物食品防腐剂是某些微生物本身或者代谢产物, 作用为抑菌防腐, 如溶霉菌、纳他霉菌、乳酸链球菌等, 应用较多的为乳酸链球菌, 可用于生物降解。
4.3 食品添加剂安全成为关注重点
近年来, 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不断发生, 消费者存在一定的恐慌心理, 将食品添加剂视为有害无益产品,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损害了婴儿及消费者的身体, 甚至导致死亡, 该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重视。在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中, 大部分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如色素中就有40%。虽然天然添加剂比化学合成的好没有还没有科学依据, 但居民普遍认为天然的就是好的, 添加剂安全就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结语
目前来看, 虽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很多, 但规模不大, 需要改变这一现状, 增强实力并发展品牌,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尤新.中国食品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0, 2 (2) :1-5.
[2]肖功年, 黄仙堂, 毛建卫.浙江食品添加剂与配料行业现状、问题和对策[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1 (2) :119-123.
[3]王尚军.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元素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 2017 (2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