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是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主办,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教育类期刊,人文社科类期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8月,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原陕西教育学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以学前教育学科为优势特色的大学综合性学术月刊(ISSN2095-770X;CN61-1492/G4)。目前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教育科学版)全文转载与索引来源期刊。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全国教育院校“十佳学报”等荣誉称号。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发表以学前教育、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研究为重点的,包括各学科在内的学术、科研成果,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本刊以高等学校师生、中等学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创刊以来,编排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逐年扩大。1991年本刊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优秀奖”;1992年获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一级内部期刊;1998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欣然为本刊题写了刊名;1999年7月获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证书;2000年5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2年7月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1年12月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5月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08年7月荣获全国教育院校“十佳学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2013年由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ISSN1008-598X;CN61-61-1333/G4)更名为现名。 学报积极顺应我国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矢志不渝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学术传媒供给侧改革,自2014年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自2016年起变更为月刊。自2015年起设立学前教育专版,先后开展了全国性的策划组稿巡回学术讲座活动,组织发起了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盟,在大力推动创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具有示范引领功能的学术传媒平台、合作组织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初步打造形成了全国学前教育学术传媒领域的较大品牌影响力。自2018年起探索全年度举办学前教育主题特色月刊,显着扩大学前教育优质稿件的集群化传播规模,进而增强学术引领和紧密服务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能力。本刊现在与全国近百家高校保持交换关系,在全国高校享有良好声誉。本刊的网上机构用户达4000个以上,分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机构的来源期刊,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内大型书刊收藏单位的约定馆藏期刊。
本刊编辑部是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现为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同时也是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理事单位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多年来,《学报》共刊发论文3000余篇,所发论文有百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复印、被《光明日报》部分摘登或入选论文集。学报作为及时、全面、集中、连续发表学术及科研成果的园地,很好地发挥了学术橱窗的作用,并且日益成为学院学术实力的代表,为学院的两个文明建设和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努力提升办刊特色与水平,本刊自2014年起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自2015年起创设了学前教育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两个专版滚动出版,以2016年全面启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和上级批准变更为月刊编辑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创设了教师教育专版,已经初步形成“一刊三版、交叉编发、特色突破、集群协同”的办刊格局。自2018年起探索全年度举办学前教育主题特色月刊,显着扩大学前教育优质稿件的集群化传播规模,进而增强学术引领和紧密服务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能力。我们真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大力支持本刊又好又快发展,在2018年度继续向本刊惠赐新作。
一、发稿思路:优先录用与刊发特色主题性稿件、知名专家特约稿件及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作者的优质学前教育研究稿件。
二、来稿要求:遵照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本刊对来稿有以下基本要求:
1.内容方面: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表述规范、通畅,全部文档字数一般不应底于6500字,其中正文篇幅不应低于4000字,但不超过15000字(特别优秀的论作不在限制之列)。
2.形式方面:来稿应依次包括以下各要素:中文题名;作者署名;工作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分类号;英文题名;英译的作者署名、工作单位、所在省份及城市名称和邮政编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部分;项目资助说明(无资助的,可省略此项);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
(1)作者署名 如为笔名,应注明真实姓名。题名下应标明作者通讯地址,含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在有多个作者署名情况下,可以在作者简介后面标注出通讯作者及其电子信箱。
(2)作者简介 依次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领域。
(3)中文摘要 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对象、目标和方法,重点对主要创新观点与基本结论做有实质内容的、代表性、概括性的陈述,字数一般不超过250字。
(4)关键词 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可选用3~5个,不应超过8个。
(5)基金项目 由项目资助产出的论文请标明基金项目的规范化全称及批准编号。
(6)注 释 对论文题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对于篇名和作者的注释请注于当页底部;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置于当页底部;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7)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用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所引用着作类型的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应按照最新的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格式规范着录。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8)英文摘要 应根据中文摘要,认真做基本对应的翻译,勿过于简单和粗糙。
(9)其他要求 为方便联系作者、邮寄样刊及稿酬等,务请在文末附上作者的电子信箱、固定或手机号码、具体通信地址等常用联系方式。
二、版权声明:本刊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在中国知网等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以上数字着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投递文章发表的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三、投稿方式:请作者注册后使用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http://sxxqsfxy.ijournal.cn)并按照系统提示程序进行投稿、查稿或修稿等。
四、稿件受理:本刊不受理一稿多投稿件并实行针对具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的“黑名单”制。本刊对采用稿件有权进行文字删改,凡不愿改动者,请来稿时予以说明。所有来稿均严格实行学术同行双向匿名制审理,一般周期为1-3个月,编辑部会本着尽早原则,及时组织审理所有来稿并与作者保持密切联系,作者可以随时通过在线投审稿系统或来电查询稿件审理进展情况。
五、稿酬支付:来稿一经正式刊发,将按照国家规定并依据稿件质量等因素支付稿酬,同时特快专递方式邮寄适当数量样刊及相关票据。
六、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710061 通信地址:西安市兴善寺东街69号;联系电话:(029)85370038,85370060;电子邮箱: sjxy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