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学术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杂志封面1-3个月快速审稿
05-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自然科学类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出版地方:内蒙古
  • 国际刊号:1001-8735
  • 国内刊号:15-1049/N
  • 邮发代号:16-77
  • 创刊时间:1958-01-01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16开
复合影响因子:0.356
综合影响因子:0.217
所属分类:自然科学类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杂志社详细信息
  • 杂志社主编:陈汉忠
  • 杂志社邮编:010022
  • 杂志社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Pж(AJ) 文摘杂志(俄)
期刊
∷保证正规期刊∷ ∷保证客户隐私∷ ∷保证安全付款∷ ∷发表失败退全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它系统地刊载和反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各理科系、所各个时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学研究发展历程。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服务。
  本刊1958年创刊,1966-1976年停刊,1977年复刊,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历任主编有岳玉禄教授、曹世明教授(原校长)、陈山研究员(原副校长)、能乃扎布教授(原副校长),董祥林编审,现任主编陈汉忠。到2004年底,本刊已出版33卷共114期。
  办刊中,本刊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诸如保密法、着作权法、版权法等。
  本刊有着稳定和优秀的编辑队伍和高质量的审稿专家,始终把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放在首位。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民族分布等因素,本刊的个性与特色定位在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坚持突出民族、地区和学科特色。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泛函微分方程基本理论、孤立子理论、内插空间理论、逼近论、控制系统理论等研究,以及凝聚态理论研究、内蒙古昆虫分类学和民族植物学研究、科学史研究(数学史、天文学史)、环境水化学研究、内蒙古区域地理研究等领域,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有关研究论文的刊用,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吸引了国内大量的同类外稿,还使本刊成为国内外不少权威文摘期刊的固定刊源,如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英《动物学记录》、俄罗斯《文摘杂志》、《国际科学史杂志》,以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本刊还进入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文献数据库。目前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将提高全面质量作为最高准则,在坚持将学术质量放在首位的同时,还在编辑、校对、排版等方面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因此,学报多次获奖:自1989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内蒙古优秀科技期刊”;在1995、1999、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高校学报评比中,连续三届被评为优秀科技期期刊;2004年被评为“北方地区优秀期刊”.
杂志栏目设置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 、化学与环境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理与环境资源 、科学技术史 、体育科学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Pж(AJ) 文摘杂志(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投稿要求
  1. 文稿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足,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一般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等)。
  2. 文稿书写顺序:中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邮编,中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文题,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单位,邮编,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采用第3人称、被动语态表述),关键词。
  3. 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论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及基金项目编号。如有必要可以增加通信作者简介。
  4. 文稿要层次清楚,用字规范。量和单位符号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表示上下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及大小要区分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要标明。文中图表只选最必要的。图的大小要适中,若为坐标图,要用符号标明量(斜体)/单位(正体),图的下方写明图号和图题(中、英文)。表的结构要简洁,用横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内各栏的量和单位应标清,表号和表题(中、英文)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5. 参考文献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执行。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查阅过的、正式出版的文献,并在正文引用处按顺序标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宜引用。
  6.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 期刊:[序号]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并省略‘.',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题名 [J]. 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着:[序号]作者。 着作名 [M]. 版本(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名 [C]//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 [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份:页码。
  (5)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     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
查看更多期刊分类>>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