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稿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足,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一般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等)。
2. 文稿书写顺序:中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邮编,中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文题,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单位,邮编,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采用第3人称、被动语态表述),关键词。
3. 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论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及基金项目编号。如有必要可以增加通信作者简介。
4. 文稿要层次清楚,用字规范。量和单位符号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表示上下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及大小要区分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要标明。文中图表只选最必要的。图的大小要适中,若为坐标图,要用符号标明量(斜体)/单位(正体),图的下方写明图号和图题(中、英文)。表的结构要简洁,用横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内各栏的量和单位应标清,表号和表题(中、英文)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5. 参考文献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执行。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查阅过的、正式出版的文献,并在正文引用处按顺序标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宜引用。
6.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 期刊:[序号]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并省略‘.',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题名 [J]. 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着:[序号]作者。 着作名 [M]. 版本(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名 [C]//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题名 [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份:页码。
(5)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 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