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采购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化应用带来的企业采购管理的提升。然而,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并不是坦途,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问题,似乎还在艰难的摸索阶段徘徊。笔者以所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信息化应用实践经验,对企业采购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梳理,试图为如何选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
1 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实践经验分享
2009~2010年,笔者所在的企业用了两年的时间规范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逐步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管理体制。期间,由于公司经营方式的转变,经营规模的扩展,物资采购合同数量逐年增长。虽然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物资采购合同。为规范管理,便于监控和统计采购合同信息,2010年我们建设了一个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要求根据采购实施单位、采购物资的种类、采购方式生成统一规则的合同编号,并通过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物资采购合同原件的扫描件。通过这个信息化的举措,彻底解决了全公司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问题。同时由于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发现了很多物资采购执行、合同签署、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企业物资采购业务总量持续上升,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对物资采购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压力陡增,先进的流程管理模式由于缺少信息化工具的支持,其效力和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按照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据此量身定制了一套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我们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认识误区
2.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管理提升的目标一定是为了“优化和合理地配置人、财、物等企业资源,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交换和分析各种形式的信息,这种信息管理方式因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让很多企业选择并走上了管理信息化之路。然而,信息化并非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尤其在国内,企业管理信息化之路绝非坦途,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管理盲目地言必谈“管理信息化”之后,往往是巨大的浪费和对管理信息化的失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后果呢?
这就需要认真地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误区了。
2.2 企业管理信息化认识误区
2.2.1 投资软件就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分析指出,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常关注重点都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的构建和硬件设备的购置上,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最早开始探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领域的人是计算机从业人员,他们关注的重点自然就是如何构建能够应用于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另一方面,以生产管理软件为产品的公司,比如SAP、用友和金蝶,它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不断宣传和寻找客户,它们关注的重点同样是适合于各自产品的硬件环境。
企业决策者们选择管理信息化大多来源于竞争压力和来自更高管理层的管理提升要求,他们听到的是信息系统开发商们对各自产品性能的鼓吹,听到的是只要企业愿意重金购置信息系统产品,并为其搭建足够高端的硬件环境,“管理信息化”就实现了,企业管理就提升了。当一个管理提升的需求压力转化为简单的经济压力后,决策者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做出投资决策。
但是,企业无论大小,管理的提升都需要从建设先进的制度和流程、优秀的企业文化入手,信息系统依赖于标准的流程,任何复杂的、需要随时调整流程的企业管理模式,都无法匹配标准的信息系统。即便是投入巨资量身定制一个信息系统,也不可能有足够灵活的、万能的解决方案适应这种企业管理。更何况,随着企业的发展,用不了多久,定制的信息系统就需要根据企业的改变做出调整了,企业面临的就是废弃前期巨资打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从头再来。因此,考虑投资应用信息化产品前,应首先考虑形成合适的管理体制。
2.2.2 选用高质量信息系统快速提升企业管理。
那么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用信息系统的先进的管理流程改造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用信息化推动企业的管理改革?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首先,很多企业的管理现状是:基础管理薄弱、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不清、业务流程不顺、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各个部门系统间封闭管理,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孤岛比比皆是。这些积年累月的管理沉疴需要企业通过长期制度建设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指望通过一个标准通用的信息化系统,削足适履,一夜之间全部解决,是绝无可能的。
其次,管理信息化需要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将企业原有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系统扁平化、内部网络化,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拆除传统的层级间、系统间的管理隔膜,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管理信息化还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管理的思维方式,从企业组织结构开始,重建每个岗位、每道工序的数字化基础,以达到信息化所需要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同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不要指望只要用了好的信息化产品,就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有质的飞跃。
3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选择之道
3.1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应时而生”
现在有很多从国外引进的各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在国外大中型企业有过成功应用案例的先进的信息化产品,但是在国内企业的应用非常艰难,究其原因,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思路先进,企业管理实现了标准化,这些信息化产品正是顺应他们的需要,应时(管理需要)而生。而国内的企业管理水平与这些信息化产品的先进水平无法匹配,因此,很难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因此,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在企业管理达到一定水平,在发生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处理的问题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的时候应时而生的过程。以笔者所在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企业管理提升到一定程度,按需引进匹配的信息化产品,必定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双赢的、皆大欢喜的结果。
3.2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稳步推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的结合,应该是一个水涨船高的稳步推进、不断发展健全的过程。在信息化产品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传统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无法发现的管理漏洞需要去调整和弥补。匹配管理水平的信息化系统一旦得到应用,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在摆脱传统管理模式,得到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时候,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管理短板需要通过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来改进和消除。这样,企业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同样,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信息化产品的要求和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在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升级和成长。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稳步推进,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同步提升;稳步提升的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在相互扶持中,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过程,才是一个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选择之道。
参考文献
[1] 梁亚玲.浅析管理者和管理信息化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