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升传统行业企业竞争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09 共4916字
论文摘要

  一、传统优势企业的现阶段特征
  
  传统优势企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在传统行业中培植起来的曾拥有经济比较优势并发展延续至今的一类国有大中型企业群体。传统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国防、能源、纺织和重型加工工业等领域,依托资源、设备、原材料供给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经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传统优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优势已经弱化甚至消失,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过改革与转型而重焕生机,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优势得到延续,其中大部分以其规模与社会影响力、经济增长贡献率与技术实力,依然保持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传统优势企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集中于传统产业,开始向新兴产业拓展
  传统产业是指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和重化工阶段发展起来的各类产业群。

  从统计分类来看,传统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轻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和档次相对较低的重型加工工业等。传统优势企业从传统行业培植和发展起来,当前仍主要分布于这些领域,如矿产、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受产业衰退和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尽管集中于传统产业领域,但有部分传统优势企业已经开始业务转型的尝试,逐渐转向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等战略新兴领域。如,近年来山东传统优势企业立足各自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济南北车集团、文登现代重工、威海银河等企业聚焦风电设备领域,北汽福田、时风集团等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新材料产业,烟台万华聚焦聚氨酯领域,龙口南山轨道开拓新型合金领域。在信息技术产业,浪潮集团重点开拓LED外延和芯片等领域。在海洋开发产业,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矿产、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此外,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威高医疗器械、鲁研育种等企业重点布局新医药及生物产业。

  (二)竞争力上升,经济贡献度增强,社会责任感较强
  以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的传统优势企业,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调整、转型和战略重组,当前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起相应的市场竞争力,经济贡献度较高,社会责任意识较强。

  如果以集中在传统产业(去掉生物技术产业和IT产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作为传统优势企业的代表,如表1所示,从2009到2011年的数据可知,传统优势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其总产值、利润总额、上缴税收等方面的贡献仍在不断上升。这说明经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尽管传统优势企业的数量降低了,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其竞争力和经济贡献能力不断增强。如表2所示,总体看来,从2005年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优势企业)的工业增长贡献度和经济增长贡献度呈上升趋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其贡献度出现下滑。【表1.表2】
论文摘要
  
  此外,传统优势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表现积极。据统计,2010年,有11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传统优势企业)对外捐赠支出金额为42亿元,占所有企业(总数超过千家)捐款的53%.其中,神华集团捐款最多,为10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电信、南方电网、中国海油捐款额分别为4.8亿元、3.3亿元、2.4亿元和2.3亿元。在捐赠过亿元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78%.

  (三)科技资源丰富,科技创新活跃,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增强
  传统优势企业往往拥有较丰富的科技资源,科技仪器设备相对完善,科技人才较多,经过机制搞活和制度建设,原来处于闲置状态的科技资源被普遍激活,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受市场竞争机制驱动,传统优势企业依靠自身实力与政策优势,不断获取大量的科技资源。

  以攀钢为例,其自主创新能力位列中央企业前20强,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据统计,截至目前,攀钢共获得国家科技项目奖励17项,省部级奖励科技项目176项;累计申请专利2408项,专利授权1631项,其中国外专利11项。科技创新大大提升了攀钢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铁、钒、钛资源利用率分别达到70%、65%和35%.

  再以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可作为传统优势企业的代表)为例,2007年到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数据指标显示,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呈增长趋势,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增强(见表3).这说明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活跃、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表3】
论文摘要
  
  二、传统优势企业的现实困境
  
  传统优势企业对我国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过巨大贡献。传统优势企业尽管经过改革与调整而重焕生机,但是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的加深和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仍然面临传统体制束缚、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业务过度分散等困境。

  (一)行政干预较多,市场化转型不彻底
  传统优势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是在传统体制政策保护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因此,这类依托职权关系的传统优势企业,其机制不可避免地面临僵化和低效率问题。企业管理者处于某种等级职位上,履行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赋予的职责与权限,市场对企业运行的影响不大。

  尽管经过了改革重组,但当前传统优势企业仍然受到较多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干预仍然存在,政企分离、政资分离不到位,政府“有形之手”干预仍然明显。尤其是一些特大型传统优势企业的巨额亏损,也都由国家直接财政补贴来弥补。第二,现代产权制度并未真正落实。尽管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思路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优势企业而言,内部人往往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策略性调整控制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留存利润进行转移。第三,用人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一方面,传统优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者基本都由上级政府或主管机构直接任命。尽管有些传统优势企业在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带领下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这一用人机制的弊端日益凸现,尤其决策风险增大、个人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很多传统优势企业的基层员工不是来自于市场招聘,而是来自内外部“推荐”与“世袭”,这直接导致传统优势企业基层员工的竞争力趋弱。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品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现象频发
  一些传统优势企业依靠自身政策优势、市场地位甚至政府命令,在源源不断获取大量资源以扩大自身规模与实力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经济社会负效应。

  在传统优势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钢铁、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高中低端产品结构失衡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2011年,我国钢铁总产能7.9亿吨,市场消费量为6.9亿吨,因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利润率仅为2.4%.同时,我国钢铁产品结构严重失衡。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粗钢生产能力5000万吨左右,其中90%对应品种为板材等低端产品,高端钢材产品所占比例仅为5.8%.我国钢材进口以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钢铁产品中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结构严重失衡,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钢材产品尚未实现自给自足。此外,我国传统优势企业大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当前,有一部分传统优势企业已经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具有清洁表象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样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多晶硅产业就是典型的例子。生产多晶硅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易燃、易爆、高毒的废液废气。

  总之,传统优势企业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失衡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

  (三)企业盲目扩张、业务过度分散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失去国家直接扶持的传统优势企业面临着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分散风险以及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很多传统优势企业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了主辅业并存发展的局面,结果导致资源分散,甚至影响传统优势企业主要业务的发展以及市场地位与市场竞争力。如,以白酒起家的五粮液集团自提出二次创业后,业务逐渐拓展到塑胶加工、模具制造、印务、药业、果酒、电子器材、运输、外贸等领域,成为多元化发展的跨行业企业集团。但不可否认,随着业务范围的迅速扩展,五粮液集团原来的核心竞争力与主要业务的优势地位逐步丧失的风险也在增大。

  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是传统优势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协同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选择
  1.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对于任何大中型企业而言,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累更多的核心技术、更好的管理方法、更优的制度体系,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传统优势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知名企业相比,竞争力差距还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传统优势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模式,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重要基础件、关键新材料都依赖进口,因而只能居于传统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或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传统优势企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研发掌控核心技术,逐步挺进传统产业链高端环节,做价值链的组织者。

  2.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通过创建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技术创新的实现及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环境。近年来,攀钢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与实践,不断完善技术创新考评与奖励机制。集团公司在各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办法中设有技术创新指标,引导企业不断开展科技、技术创新工作,从管理制度上促进技术创新。通过构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为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成长渠道和动力。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从管理制度上保证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3.协同创新是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协同创新意味着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的创新合作。协同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成败息息相关。在分工日益专业化及信息迅速扩散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当代,传统优势企业很难独自进行技术创新和独享创新成果,而是必须与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联合,突破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技术创新,以此才能获取和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二)传统优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具体操作
  1.在传统优势企业内部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理顺产权关系,明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职责分工,强化传统优势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的作用,纠正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偏差,监督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调动,切实避免“用人唯亲”等现象产生,净化传统优势企业内部关系,为传统优势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2.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分工日趋精细化、严密化与组织化。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需顺应这一趋势,切实加强传统优势企业与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动,以此降低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提升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先进性。协同创新联盟可在科技创新、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依托科技与人才的双轮驱动,推进传统优势企业的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朱方明,汪海涛,贺立龙.技术创新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4-91.
  [2]晔枫.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J].学术月刊,2004(2):45-50.
  [3]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5):70-78.
  [4]肖丕楚.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5]肖丕楚,朱方明.组织裂变与传统优势企业空间扩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55-56.
  [6]任静,朱方明,肖丕楚.传统优势企业不连续创新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61-66.
  [7]贺立龙.关注传统优势企业的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2-04-0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