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基层流动图书馆的规范化发展及持续多元发展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04 共3432字
论文摘要

  1、 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与规范化模式的确立

  1. 1 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基层流动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10世纪中叶,汽车尚未普及,波斯帝国就已有了骆驼图书馆。19 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马车图书馆。美国第一批有组织的流动图书馆服务于 1905 年出现在俄亥俄州和马里兰州。20 世纪 20 年代,苏俄就有了城市流动图书馆 25,579 个,乡村流动图书馆 4,343个。几个世纪以来,交通工具几经换代,为了不断扩大图书馆知识传播功能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汽车图书馆快速发展。尤以日本为最。在日本,各公共图书馆大多设有汽车图书馆,多则两三辆,至 1996 年 3月,日本 2,336 个公共图书馆共有流动图书馆近3,000 个。满载着书籍的汽车,把图书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也把希望带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我国流动图书馆起步较晚,不过发展较快。上世纪 60 年代,上海图书馆开始利用汽车为市郊群众服务。1999 年,沈阳市图书馆在康平县设立了为农民兄弟服务的“农民流动图书馆”,为 11 个乡、村服务,至今已拓展至 8 个区县,各投放图书 10 万册。

  1950 年 8 月西南图书馆成立后,按照党将图书送到工农群众中去的要求,截至同年 12 月,共建立流通站 30 个,拥有读者 16 万人。其中,工厂流通点占同时期发展的 30 个站的 43%。但由于当时只顾建设不顾管理,有的站没过多久就停止了。重庆图书馆于 80 年代初开始拓展基层流动图书服务点,主要着重于机关、军队和司法系统,90 年代将服务延伸至社区。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的逐年增加,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重庆图书馆的基层流动图书服务点也从 2007 年前的 9 个扩展到现今的 50 个。由机关、军队、监狱图书流通点扩展到社区、学校、福利院、区县街道办事处、山区学校、游轮等图书流通点。

  目前,重庆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主要有两种形式:①定期交换图书的基层图书流通点 44 个。②现场办证、即时借还、现场咨询的流动图书车服务点 6个。这两种流动服务方式作为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基层延伸和普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使命,是传播知识、播撒文明的重要载体。

  1. 2 基层流动图书点的管理模式

  目前重庆图书馆的基层图书流通点的管理主要是根据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进行运行的,即通过对其设立的基层图书流通点的相关人员进行图书分编、陈列、借阅、管理等业务培训后,采取“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定期检查、定期上报借阅数据”的模式进行管理。

  1. 3 基层图书流通点服务规范化探索

  1. 3. 1 基层图书流通点管理现状。在进行图书交换,定期检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如下三种问题:一些流通点在图书流通方面存在信息封闭的问题,附近的服务对象几乎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一个惠民文化工程,图书成了部分流通点迎接上级考核的形式。部分基层流通点对本区域服务对象的阅读需求了解不够,导致其在交换书的时候出现了图书针对性不强,图书使用率不高等现象。管理人员更换较快,导致接替者对图书分编业务不熟,不知怎样陈列与管理图书,给当地读者借阅带来了困难并影响了图书的流通。

  1. 3. 2 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由于目前进行定期图书交换的基层流通点存在以上问题,个别图书流通点在文化服务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只有对各基层流通点的管理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图书管理的相关业务培训,进行制度化管理,制定相关考核目标进行监督考核评估,才能对基层图书流通点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 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2. 1 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基层图书流通点建设和持续化发展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开放时间、服务内容、读者权利、管理员职责、图书和设备安全等诸方面事项。如: 制定《基层图书流通点管理制度》《基层图书流通点借阅制度》《基层图书流通点管理员岗位职责》《基层图书流通点读者借阅须知》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基层图书流通点的有序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2 加强培训适时辅导

  熟悉图书馆相关业务,才能更好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因此,各基层图书流通点应配备一到两名文化服务员。重庆图书馆应每年定期、统一、集中地为文化服务员提供图书管理、读者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并加强业务沟通,随时帮助各基层流通点进行业务辅导。

  3、 持续化多元化发展思路

  3. 1 了解需求,明确图书配置

  3. 1. 1 了解阅读需求。在定期交换图书的过程中,经过与各点的文化服务员的交流笔者得知,目前基层图书流通点的阅读主体主要是老年人、未成年和极少数中青年。老年人主要关注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养生保健、历史传记; 中青年主要关注就业技能学习、高新科技等实用性图书; 未成年主要关注科普、漫画、文学等方面的图书。

  3. 1. 2 定向配置相关图书。根据各基层图书流通点的读者阅读需求,在图书的准备过程中,在丰富图书品种的同时,应专门针对性地配备相应的图书。重庆图书馆 2012 年 8 月在长江黄金游轮上设立的图书流通点根据该点游客的阅读需求情况,配置了我国各时期的法语、德语和英语类译本,满足了各国游客的阅读需求,进而为中华文化和重庆本土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3. 2 以点带面,先试点再推开

  图书馆可以根据各基层图书流通点的运行情况,集中组织各点的文化服务人员对一两个规范化运行的基层图书流通点进行参观并开展经验交流会,由被参观图书流通点的负责人和文化服务人员向其他负责人介绍经验。如: 重庆图书馆的大环机械厂基层图书流通点为了让附近工厂的农民工共享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不惜把马路旁边年租金 5 万元的上下两层门面用作职工书屋,并与当地政府机关加强联系,积极争取将该图书流通点增设为公交车站点。同时,大环机械厂基层图书流通点还通过其辖区的《经济报》对图书流通点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读者利用空余时间自我充电。为此,2011 年底,重庆图书馆以年终流通点工作总结会为契机,以大环机械厂为阵地,在大环机械厂图书流通点举行了经验交流会。会上由大环机械厂的负责人李总、图书管理员小王同志负责向大家介绍经验。

  通过经验交流,重庆图书馆其他 43 个定期交换图书的基层图书流通点以大环机械厂为镜子,在推广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上深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 年,重庆图书馆各基层图书流通点累计借出图书 17,369 册 次,9,658 人 次; 阅 览 35,689 册次,23,109 人次。

  3. 3 开展活动,大众参与,加强互动

  图书馆可以以基层图书流通点为阵地,协助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或者其他惠民活动。如: 重庆图书馆的“4. 23”征文活动、“一个年龄段,一本书”,以手工书、海报、漫画、多媒体等不同形式展示了读者的阅读心得,并选出了优秀作品刊登在图书馆网站上,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让其他读者也参与其中。

  3. 4 以文化共享工程为契机,做好信息服务

  图书馆还可以以建设文化共享工程为契机,为基层图书流通点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让各点的服务对象不但能阅读到丰富的纸质书刊资源,还能借助网络的力量获得各类信息和知识。

  3. 5 送公益讲座,提升精神文化

  图书馆可以根据各流通点读者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流通点送去法律讲座; 为福利院的老年人送去养生保健讲座; 为工厂送去《我读书,我快乐,我进步》的讲座,让读者进一步体会到读书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乐趣。通过送公益讲座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读者对基层图书流通点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基层图书流通点的人气,进一步扩大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 6 借助媒体力量,扩大宣传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报道。重庆图书馆与当地媒体力量联系紧密,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公共图书馆,共享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基层图书流通点作为图书馆服务体系延伸和拓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广阅读的保障工程。《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指出: 免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与文化活动,保护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此,要保持基层图书流通点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府财政的继续支持外,公共图书馆也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针对性地配备图书,大众化的读者活动,探索服务新模式,规范各基层图书流通点的管理,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2] 张常明. 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思考[J]. 图书与情报,2010( 5) : 125.
  [3] 邵康庆. 重庆图书馆馆史: 1947 -2007[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