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富》一书中断言: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当代经济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的支持.任何组织都无法忽略组织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提出: 文化优势就是有执行力的文化[1].中医文化在图书馆建设过程是否存在一定的执行力呢? 该如何结合才能体现和增强这种执行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中医特色化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图书馆文化"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图书馆管理学者借鉴企业文化理论进行图书馆学文化研究探索.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我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图书馆文化"研究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结构、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学者对于图书馆文化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意识形态说"和"综合说"[2].
意识形态说的观点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在图书馆长期工作实践和发展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对图书馆工作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非物质的特征[3].这种从意识领域来涵盖图书馆文化,对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 张娜认为图书馆文化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渗透于图书馆及其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信息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4].
综合说的观点则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人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在长期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如: 薛蕴[5]、宋运英[6]、蒋向红[7]、章春野[8]均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而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包括图书馆的价值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管理方式等[9].
图书馆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伴之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而构成的整体.各层次之间以一定的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结构体系.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保障,做到这三者有机地统一,就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10].
相比而言,图书馆文化综合说在我国图书馆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以"图书馆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具体如馆藏文化、馆舍文化、环境文化、图书馆哲学、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精神、图书馆形象、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职业道德、行政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但以"图书馆文化和中医理念融合"为主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资源库中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在古籍收藏、文献整理、善本编撰等方面工作中做得比较多,也比较具体,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但具体对中医信息、中医情报学的发展做得相对较少,尤其是将中医传统文化融入到图书馆的远景规划、人才培养、工作制度、服务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等图书馆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造成和其他图书馆或同等高校图书馆之间相比没有特色,"形同类似",仅仅实现了图书馆的常有功能,而没有特色,尤其是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没有差异,也就是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的现状.
2 中医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有执行力的文化之一
中医理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特色理论.中医理论不仅仅是一门数千年来在临床实践中保障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的医学,它还融汇了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朴素辩证哲学等古老东方智慧,形成了特殊的哲学和文化.
企业发展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按照中医的观点分析,当企业内部出现问题时,需要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调整,有助于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在企业管理方面,运用中医传统理论进行指导,探讨颇多.如冯华亚[11]、张华强[12]、周彦平[13]对企业管理与中医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几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
其一,坚持整体观念,企业的生存发展要与社会环境进行信息、人员、物质、资金等方面的交流,企业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发展.其二,要用中医的阴阳平衡思想来调整企业的内部失衡.其三,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不能一味的程序化和定量化,更不能照搬其他同类企业的管理方法去谋求企业的发展.其四,要求管理者具备"防范于未然"的理念.
这些文献中还提到,企业人员优化组合与配置,自由资金与社会资金的协调,产品线的平衡发展,营销渠道的畅通、监督体系的主动与被动等企业管理的关键性问题,都可以按照中医的理论进行指导和分析.由此可见,中医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有执行力的文化之一,那中医文化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是否具有同等效应的执行力呢? 其理念能否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文化内涵之中呢?
3 中医理论具有对图书馆文化内涵建设进行指导的可能
中医学伴随中国整个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世界文化的分水岭[14].中医文化中有许多特点,首先其文化核心是阴阳和,阴阳和使中医学扎根于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亦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同化力[15].和,即阴阳和,是中医文化的底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而不同,有容乃大,交感相吸相依为和生之要,阴阳和双向调节,以平为期尚中和,也就是说要尊重发展规律、构建和谐关系、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中医与易经关系密切.中医中有许多学说都是建立在易经哲学基础上的.比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等.简单理解,易,阴阳五行之变化,阴阳在动态中维持平衡中变化发展,即创新,易是中医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再其次,就是求本,中医求本之意主要有 3: 一方面是善本好书,非穷尽方书者不能言医,大医精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体现了中医精益求精、好学求知的科学性,追求真理的本质要求.其次是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中医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求的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以人为本、崇尚医德,医乃仁术,求本则立本,立德,求仁,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体现中医高尚的人文精神[16].
最后,就是兼容并蓄,即融各家之所长,为吾所用,为创新之基础.当然中医文化及其理论特色还有很多.而这些常见的文化理念在图书馆管理和发展和理念中是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呢?
首先,图书馆的功能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 思想教育的职能、两个文明建设的教育职能、文化素质的教育职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职能) 等,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有人甚至提出,和谐是图书馆的基本元素,和谐的图书馆主要有下列几种和谐的关系组成,即内部管理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间的和谐,外部工作人员与读者间的和谐,图书馆的服务与教育职能的和谐.其中内部关系的和谐是前提,外部关系的和谐是落脚点,职能关系的和谐是目标,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的,也就是人的和谐,这是图书馆和谐的重要标志[17].可见,"和"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其次,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在发展中必须与时俱进,在进步中不断深化变革,围绕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心目的,必须改变传统模式与信息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改变现有的结构形态及运行模式,必须改变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方法等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藏书、技术、服务等图书馆工作制度、工作理念等方方面面进行变革,既有常规硬件、技术上的变革,又有工作理念上的更新与突破,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完善与进步.图书馆管理必须在"易"的理念上做足工作,才能长足发展.
最后,就是求本.图书馆的本,来自于"求知",即来自于读者的"求知",也来自于学校发展的"求知",来自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求知".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这三者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的"求知欲"持续地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和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有没有找对这个"本",对这个"本"的理解程度多与少,深或浅.最后就是中医文化特色---兼容并蓄在图书馆是常规体现,任何一个图书馆虽各有偏重,但总是包容万象,图书馆的馆藏为了满足学校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收藏和为广大读者而服务,而读者的来源和学科的发展是不拘一格,因此,本质上需要图书馆必须为各色人群服务而收藏各类书籍等资料.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中医特色化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中医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有执行力的文化之一,同时,中医理论具有对图书馆文化内涵建设进行指导的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基于中医理论文化知识,构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内涵,并以这样的文化内涵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
4 参考文献
[1]纪建悦,韩广智. 执行力组织[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04.
[2]陈东韵. 图书馆文化概念评析[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2,4( 4) : 69 -70.
[3]吴瑾. 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10.
[4]张娜. 关于新时期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探讨[J]. 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2007,27( 6) : 83 -84.
[5]薛蕴. 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11) : 34 - 36.
[6]宋运英.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16) : 33 -35.
[7]蒋向红. 图书馆文化建构刍议[J]. 图书馆论坛,2000,20( 4) : 11 -13.
[8]章春野. 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 图书馆学刊,2010,32( 4) : 20 -22.
[9]张学福.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现状综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2012,28( 8) : 147 -148.
[10]李晓霞. 图书馆文化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冯华亚. 论中医智慧与企业管理[J]. 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35( 6) : 54 -56.
[12]张华强."中医"溯源与管理的"中国式"[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19) : 74 -75.
[13]周彦平. 学中医悟管理之道[J]. 企业文化,2009,( 12) :50 - 51.
[14]王新陆. 中医文化论丛[M]. 济南: 齐鲁书社,2005: 1.
[15]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2 版.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99: 154.
[16]孟令涛,闫冰,曾奇,等. 论中医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 2) : 226 -227.
[17]陈华. 和谐图书馆之我见[J]. 科技视界,2012,2( 6) :1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