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周洪宇著作《不朽的文华》的特点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3 共3003字
论文摘要

  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化、加快知识创新、开启人类智慧的机构,是文化保存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图书馆历史悠久,“府”、“阁”、“观”、“院”、“堂”、“斋”、“楼”等都是藏书机构的代称。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发起了开办图书馆运动,其中教会大学兴办的图书馆成为学校图书馆的主流。武昌文华大学建立的 “文华公书林”在此背景中应运而生,创办者是美国的韦棣华女士。之后文华大学图书科、文华图书科、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相继创办。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撰写的 《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是对 “文华”历史嬗变的系统研究。着者把文华的历史发展分为创立阶段、发展阶段和变革阶段。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文华经历了兴起、发展、困境、重振和繁荣的起伏过程。无论是在逆境中的挣扎,还是在顺境中的前行,“文华精神” ( 着者总结为文华为公的博大胸襟、乐于奉献的服务理念、炽热真诚的创业激情、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豪迈胆魄) 一直成为其支撑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源泉。这一精神也体现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追寻的路径。该书无论是其学术价值还是现实意义,都可堪称图书馆界和教育学界的经典力作。纵观这本力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史料丰富,图文并茂
  
  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根基。卡尔指出,“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历史学家与他的事实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没有史实的历史学家将失去立足点、无用武之地。而失去历史学家的事实是僵死的和无意义的。”同样,“不能全面掌握材料而轻下断语是很危险的,往往有因一条重要材料的遗漏而置人于尴尬之境的事情。”统览此书可以发现,一方面,着者充分运用原始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国家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武汉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等提供的一手材料; 同时搜集了近 20 种近代创办的报纸和期刊; 87 部中外专着及 97 篇中外学术论文。这些资料包括手稿、书信、回忆录、传记、档案记录、个人文集、口述资料、史料汇编、学会年报、刊物杂志、地方志等。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资料来源,为该书的学术性、价值性、可读性奠定了一定基础。如描述文华图专与华中大学 “和-分”问题时,作者通过沈祖荣写给孟良佐的信,揭示出沈祖荣对 “图专并入华中大学”的愤慨无奈的心理,也表现出他对图专无比真挚的依恋之情以及对韦棣华遗嘱的遵从与恪守。另一方面,该书插入了 133张生动形象的历史图表。这些图片不仅可以使读者有走进历史现场之感,同时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如文华图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安排了实践课程。着者在这一部分插入了 3 张实践图片。从这些图片可以管窥当时丰富多彩、注重实践的课程设置。

  再如附入的学生调查意见表,通过学生对文华图专行政管理、课程教材教法、课外活动、学习制度的意见,真实反映出图专在新中国成立前求存图变、改变窘况的倾向。这也是作者力图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即摆脱一般校史 “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行”,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师生生活、过分沉闷枯燥的局面,在具体生动的日常生活中,凸显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2 视野开阔,方法多元
  
  统阅全书会发现该书的另一大特点,即着者并非就 “文华”谈 “文华”,而是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事业史或校史研究的范式,开创了从教育文化活动史和整体史的视域介入,展现 “文华”动态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换而言之,就是在社会有机体中把握历史走向,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精神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结构。例如分析 “文华公书林”的创生,着者用了大量笔墨勾勒文华公书林产生的时代背景。在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西学东渐的历史情境下,图书馆的观念和学术引入中国。在传教士大量兴办学校与旧式教育不断瓦解的内外双重动力的驱动下,形成了学校教育的新局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韦棣华创办了文华公书林。经过着者对文华公书林背景的铺垫,使读者很容易理解文华公书林的文化特质及其办学性质。这也是着者试图达到对历史“零视角”、全方位、整体性的把握,实现 “大历史”、“大教育”、 “大文化”的目标。再如对文华公书林一直到文华图专的历时态分期,分为创立、发展和变革三个历史阶段。同时,从共时态的角度,采用解构与建构的研究路径,把文华图专的历史解构成设立主体、经费来源、学制、管理、课程、教学、师资、校园生活等方面,试图实现横纵结合,进而揭示文华图专的发展实相。尤其是文华图专在试图寻求独立而文华大学及华中大学欲求控制的矛盾之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两个主体间的利益诉求。正是从这种细节的叙述与描写,展现出作者的 “微窥功夫”,即以小见大,见微知着。该书在叙事话语的基调下,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历史学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都要依赖别的学科的进展,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汲取生命力,并在很大的程度上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机会。作者除以上基本方法外,注重采借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了社会学的场域分析、政治学的控制论、伯顿克拉克的大学权力说、社会性别理论等。如对解放前文华图专学生构成的分析,20 世纪 40 年代,文华图专招收学生中女生比例增大,作者把这一现象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与图书馆职业女性化的趋势有关,另一方面源于女权运动及男女教育平等运动的兴起。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使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3 观点独帜,理据充实
  
  通读全书,除了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以及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方法之外,另一显着特点就是作者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见解,且论证缜密、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学术信服力和说服力。如分析沈祖荣与胡庆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贡献时,过去学者倾向于对历史时段不加以区分,因而产生了一些偏颇、主观之见,出现了 “重沈轻胡”的现象。作者对二人的评价采用了分期的方法,认为 “在文华图书科的初创期、根植期、扩展期宜 ‘沈胡并称',在后来文华图专的全盛期、迁徙期、重振期,沈祖荣独当一面,另有他人辅佐”.作者通过沈祖荣对胡庆生的评价以及浙江公立图书馆回复沈胡二人的函文,有力印证了沈胡二人在文华图书科初创期 “并称”的观点。同时,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争议,作者运用搜集的珍贵资料,做出了定论。如胡庆生是否获得硕士学位的争议,作者通过英文版的 《文学评论》杂志与 《私立武昌文华中学学校立案用表之二---教职员履历表》两则相互佐证的史料,证明了胡庆生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硕士。此外,可以发现,“文华共同体”这一名词频频出现,且贯穿全书。

  作者借用了社会学 “共同体”的概念,将文华书院、文华大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专、文华中学等一起构成以文华书院为共同缘起的 “文华共同体”.在 “文华共同体”内部,经历了 “名实相符-名实分离-名实矛盾-名实相悖”的真实历史演变过程。通过这一概念,有助于读者了解文华的曲折历史进程,且能深刻体悟到不朽的文华精神。

  《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是作者 “20 年的积累,10 年之约、1 年补充”所形成的产物,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他就开始为此搜集资料。可以说整本书融含着作者潜心向学的学术志趣、孜孜不倦的学术积累、独具创获的学术造诣、服务现实的入世情怀。该书具有丰富翔实的史料、开阔多元的视野、独树一帜的学术创见以及缜密充实的论证等特点,可谓是图书馆学史、档案馆学史和教育史学的力鼎之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学科和档案馆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填补教育史学的空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