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发达使网络学术资源越来越丰富,而如何对这座知识宝库进行整合和索引,更加有利于广大用户使用,进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是图书馆等文献聚合类机构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遗憾的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条件所限,对网络学术资源这座财富宝藏的整合与开发一直不够理想。近年来,一些著名搜索引擎公司也在致力于将其开发成一个新的服务领域,学术搜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学术搜索就是将网络上大量的学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后组成虚拟学术数据库,通过对网络上各种学术资源整合后利用搜索形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查询以及搜索全球学术科研信息,从而可以找到与搜索主题相关的论文、书籍、技术报告、学术文献等网络文献资源。
学术搜索和普通搜索的区别在于通过学术搜索平台可以把普通搜索中大量无用的信息进行过滤,更加有侧重性、针对性找到相关的学术文献。比如在学术搜索中搜索某作者姓名,得到的搜索结果都是为用户呈现这个作者相关文献发表的期刊名称、期数、文献主要内容甚至包括支付方式等全面信息,而不会出现相关新闻报道。
目前常用的学术搜索引擎有 Google 学术搜索、百度学术搜索和微软学术搜索等。Google 学术搜索提供可以广泛搜索学术文献的免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它找到众多资料来源,包括学术著作、文章、技术报告、论文、摘要等。
2006 年 Google 学术搜索还扩展至中文学术文献领域,并提供中文界面,对于中文用户来说更加方便,新扩展的数据来源包括万方、维普等数据资源以及一些主要大学发表或公开的学术期刊等。百度学术搜索是百度旗下一个文献搜索及获取平台,通过和专业站点的合作收录了上千万篇的学术论文,以满足用户对学术资源的初级需求。通过它可检索到收费及免费版学术论文,并通过时间筛选、基于搜索引擎的学术搜索及其影响标题、关键字、摘要、作者、出版物、文献类型、被引用次数等细化指标提高检索的精准性。在百度搜索页面下,会针对用户搜索学术内容的两类需求——精确查询需求和泛查询需求,呈现最恰当的展现形式。微软学术搜索是微软研究院 2006 年针对学术期刊搜索市场推出来的搜索新产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可信赖和权威的学术内容,它为用户查找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权威期刊、作者和研究领域等提供了一个更加智能、新颖的搜索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对象级别垂直搜索、命名实体的提取和消息、数据可视化等许多研究思路的试验平台。
学术搜索引擎的出现,对文献需求者、网络资源整合模式、图书馆信息服务和学术出版和数据库供应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一直以来,学术资源都是以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为主,集中收集在各类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这为用户快速查找所需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想要获得必须通过购买的方式,还得承担高额费用,并不是普通学术需求者就可以购买得起的,目前主要都是以集团购买为主。而有了学术搜索后,用户可以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查找到所需学术信息,尤其是 Google 学术搜索可以了解到全球范围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学术搜索的部分免费功能为更多用户提供了使用信息资源的可能,尤其是对于所在单位没有订购相关的数据库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通过学术搜索还可以找到一些“非在线”的文献,比如爱因斯坦的很多作品并没有上线,但是因为被众多作者引用后却能被人熟知。学术搜索比整合之后的数据库的优势还在于,它还可以通过搜索平台可以很快找到一些作者放在个人主页中的最新文章和资料,而无须等待文章发表后再上传到数据库之中。
搜索引擎涉足到学术搜索领域后,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就多了一个除图书馆、数据库中心等传统方式的新的检索选择,多了一个新的信息来源,多了一份全新的检索体验。其次,学术搜索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整合和数据库商整合的两种模式,图书馆整合一般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建成后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护,数据库商整合由于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它们采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为整合后的学术资源提供的是有偿服务,对于用户来说一般有会员制和集团购买两种方式。而学术搜索的出现提供的是一种免费服务,凭借着搜索公司背后的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向全世界提供学术资源搜索服务,搜索公司通过免费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增加广告利润,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收集购买文献来满足学术信息的需求,必须不断开拓各种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丰富的第二学术资源。学术搜索的出现对图书馆传统的知识聚合和传播服务提出来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开发技术,适应未来学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最后,对于数据库供应商来说,必须转变营销模式,转变过去指针对大用户、集团用户的特点定位,考虑如何兼顾到零散的个人用户,从而为数据库之中的学术资源走向社会大众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
[1] 程妮.科学搜索引擎 Scirus 研究 [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3):45-49
[2] 柴雅凌.科学搜索引擎 SCIRUS 挑战 GOOGLE[J].图书馆建设,201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