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全局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当时只是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发展方向。80年代,我国在农村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在此背景下,1982 年、1983 年和 1984 年的三个中央 1 号文件和1987 年的中央5 号文件都提到了建设新农村的任务。90 年代初,我国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和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1991 年的中央 21 号文件又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的形成,则发韧于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置于“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着名的“两个趋向”论断,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实现了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基本目的到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目标和要求的转变。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纷纷着书立说或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研究,本文拟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从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发展脉络,展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理论成果,发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对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状况进行考察的常用方法有科学文献分析、专家访谈、课程和学位点设置考察以及课题立项情况分析等。其中针对学术期刊( 尤其是核心学术期刊) 的论文统计分析是常用、可靠的途径[1],有利于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掌握某个学科的研究状况。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NKI) 为样本库,在检索时间的选择上,考虑不限制时间段在所有期刊检索筛选后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共 19887 篇文献,而 2004 年及以前的文献为 350 篇 ( 如图 1) ,仅占所有研究文献的1. 76% ,说明绝大多数文献是针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的探讨,且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走势与所有期刊论文走势一致,因此选取 2005 ~ 2012 年为检索时间段,检索式为“主题 = 新农村 AND 社会主义”,检索到文献进行人工去重、剔除不相关文献后获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联度较高的核心期刊发表文献3934 篇,将有效文献录入电脑,使用 Microsoft Ex-cel2007 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载文量与年代分布
期刊的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所载论文数量,是期刊信息量的直接反映,是期刊输出信息的重要标志,也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将文献按年代分布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和研究规模。2005 ~2012 年,发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期刊文献( 3934 篇) 年度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所示的年代分布情况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期刊论文 2005 年仅为 21 篇,在2006 年突增到 1063 篇,达到峰值,2007 ~ 2012 年则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原因在于 2005 年 10 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建议,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论指导下的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引起了政府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涌现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二) 基金资助情况
基金资助论文往往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新趋势,反映不同时期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特别是国家基金课题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先进水平。
本文对 2005 ~2012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如图 2.
由图 2 可知,2005 ~2012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期刊研究论文共有 332 篇获得基金资助。资助项目的出现明显晚于期刊论文,2005 年无基金资助项目,2006 年起项目数显着增多,2008 年达到峰值 69 个,与图 1 所示的核心期刊论文 2005 年仅 21篇,2006 年剧增至峰值、2007 ~ 2012 年呈逐渐下降趋势相比,资助项目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峰值晚了 2年,说明项目与成果论文发表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从基金的分布层次上看,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为 179 篇,占资助数量的 53. 92%,省部级资助论文103 篇,占资助数量的 31. 02% ,市级资助论文 39篇,占资助数量的 11. 75%.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相关机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视。但由于笔者统计的是核心期刊刊载的文献,项目所形成的文章仅占核心论文总量的 8. 44%,尚未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还应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并尽可能多的去争取各级项目的资助,以提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 三)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布
3934 篇文章分布在 470 种期刊中,平均每种期刊发文数量在 8. 37 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的来源期刊统计分析可发现,刊载 5 篇论文以下的期刊为 305 种,刊载 6 ~20 篇的期刊 127 种,刊载21 ~ 40 篇的期刊 26 种,刊载 41 篇以上的 12 种。由此可以看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论文分布较为分散,涉及到的期刊较多,相对来说不是很集中。其中有 305 种期刊刊载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论文非常少,均在 5 篇以下,载文量少于20 篇的期刊有 432 种,占期刊总数的 91. 92% .说明这些期刊并没有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作为该刊物的主要选题。表 1 中列出了刊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数量大于 30 篇的 27 种期刊,包含农业类、经济类、政治类、教育类等多种期刊类型,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涉及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取得了一些高质量的成果。
从表 1 还可以看出,刊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位于前五位的是《安徽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业考古》和《特区经济》,这五种期刊载文量占总论文量的 20. 26%.尤其是《安 徽 农 业 科 学》发 表 了 319 篇,占 总 篇 数 的8. 11% .从每种期刊的总载文量看,载文篇数大于30 的 27 种期刊,共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 1664 篇,占总篇数的 42. 30%,表明以上 27 种期刊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阵地,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形成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保障。
( 四) 论文被引分析
目前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可测标准主要在于文献的被引用情况,文献的被引用反映了文献的影响或质量水平,是同行学者评价文献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献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文献的科学知识生产质量越高,含原始创新的成分越多。为此,本文对 2005 ~2015 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 3934 篇论文的单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数据如表 2.
由表 2 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3934 篇论文中,被引论文为 2749 篇,总被引频次达19030 次。处于低频次区( 单篇被引 0 ~ 5 次) 被引篇数( 1816 篇) 占 76. 28 %; 处于中频次区( 单篇被引 6 ~20 次) 被引篇数( 774 篇) 占 19. 67%; 处于较高频次区( 单篇被引大于 20 次) 的论文有 159 篇,占总被引论文的 4. 04%,但被引频次( 7064 次) 所占比例达 37. 12%.其中被引频次排名前 10 的论文见表 3.
由表 3 可以看出,前 10 名高被引文献中,2005年发表的论文 2 篇,2006 年 6 篇,2007 年 1 篇,2008年 1 篇,总高被引频次 1463 篇次,占总被引频次的7. 69% ,表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拥有一批质量高,学术影响深远的论文。其中最高被引出原温家宝总理的“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其次是徐勇作者2006 年发表的“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这 10 篇论文分别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问题、新农村体育、社区建设及政策等方面,突出反映了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另外,从表 3 也可以看出,高引论文作者单位 7 篇为高校( 1 人为兼职) ,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 4 篇,这与高校具有众多的知名学者、活跃的研究氛围和丰富的研究资料有关。
( 五) 研究作者分析
1. 作者合作情况合作研究可以实现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科学计量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科学合作不但能够促进科学家的成果产出能力,而且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作者的合作研究情况( 如表 4) 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领域作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占总文献量的 62. 41%.合着的论文占到 37. 59%,合作度比较高,其中以两人合作为主,占总论文量的 24. 61%.3 人及以上合作论文12. 68% ,学者们之间的合作可促使不同学科间的交流,擦出学术火花。即使同一学科间的合作也会有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挖掘,促使研究内容往纵深发展。
2. 作者的分布频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 3934 篇研究论文中,除 12 篇文献无作者外,依第一作者为据,发文1 篇的作者 3612 人,所占比例为 92. 10% ,发文 2 篇的作者 240 人,占 6. 12%,发文 3 篇及以上的作者有 70 人,占 1. 79%.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虽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群体,但其发文量远远低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量,多数作者的论文质量不高,其中不乏人云亦云之作,论文研究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希望政府部门或相关学者更多地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队伍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 六) 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的篇名、摘要和正文中,用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有实际意义的自然语言词汇。一篇文章的关键词通常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关键词是了解文章内容精髓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定性地了解到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主题的的总体内容特征与发展方向。
一般来说,每篇文献中大约有 3 ~5 个关键词,如果对这些关键词都作统计,则在 3934 篇论文大约有 11802 ~ 19670 个关键词。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该类文献的研究主题,所以在统计过程中经判断删除重复、含义宽泛、无实质意义的词汇,结合每篇文献的关键词,选择一个最贴近文献主题和研究内容的词汇,共获得 3934 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同义词或者意思相近的词汇进行合并,例如,将“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等词汇合并为“教育培训”,这类主题的文献主要涉及各类农民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型教育、素质提升培训等; 又如,将“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等这类词汇合并为“城乡统筹”,这类关键词为主的文献主要涉及城乡统筹的调查、思路、策略、实践及与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等内容; 再如,将“农业保险”、“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公共产品供给”、“合作医疗”等词汇合并为“农村社会保障”; 以此类推,合并后最终确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主题为 65 个。表 5 给出了出现频次超过 30 次的主题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民教育。
这与表 4 统计数据中的教育培训类论文 601 篇,排在第一位是相一致的,说明研究者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探讨的领域不断扩大,分别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素质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方面进行问题、途径、策略等研究,研究主题不断拓展和深化。而且从研究地域来看,学者们也从以往只关注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逐渐向山东、安徽、江苏、广东、河北等沿海发达省份农村地区辐射。这些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升新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建设类论文 505 篇,位居第二,远高于经济建设类研究论文( 139 篇) .分析原因在于近几年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扶持农村,通过各种措施解决农村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纵观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发展,仍明显落后于物质发展的脚步。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内容、意义、特点与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排在第三、四位的分别是三农问题( 450 篇) 及金融与财政类文献( 347) .三农问题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自然而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转变,然而现行体制下的农村公共财政及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该类主体文献分别从财政与金融的支持、保障体系、政策、职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论文还涉及城乡统筹、经济建设、生态与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大学生村官等 61 个主题,涉及文献2031 篇,文献既有理论、问题分析,又有实践、实证研究,分别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同关注点进行研究。
三、结 论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统计发现,自 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纷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特点如下:
1)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基金分布层次较均衡,但基金资助项目所形成的文章仅占核心论文总量的 8. 44%,尚未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还应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并尽可能多的去争取各级项目的资助,以提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2) 刊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达 470 种,其中包含农业类、经济类、政治类、教育类等多种期刊类型,成离散 - 集中的分布趋势,其中发文数量大于 30 篇的期刊有 27 种期刊,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类刊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阵地,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形成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保障。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 3934 篇论文,单被引用 100 次以上的有 10 篇文章,表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拥有一些质量高,学术影响深远的论文。但统计中发现,尚有 1185 篇论文未被引用,其中单篇被引 0 ~5 次的论文达 3001 篇数,占论文总数的 76. 28 %,说明相关研究学者应继续加强热点及前沿问题研究,不断拓宽拓深研究层次,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作者中,92. 10% 的作者发表 1 篇论文,62. 41% 的论文为独着的形式,说明学者们的流合作意识差,应积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5) 研究论文主题分布均匀,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各方面,既有理论探讨、策略研究,又有实证举例、对比分析。同时也反映了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及高校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实际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研究,表现出我国学者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邱均平。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情报研究,2009,2( 2) : 2-6.
[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编辑研究会研究小组。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 3) :373-378.
[3] 郑忠梅。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2,( 8) : 77-81.
[4] 岳洪江,刘思峰,梁立明。 我国对技术创新的关注与研究---基于 24 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 科研管理,2008,( 03) : 43-52.
[5] 王丽婷。 国内专利战略研究的文献计量实证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 08) : 126 - 128.
[6] 杨晶晶。 我国图书馆服务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情报科学,2013,( 1) :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