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信息检索模型主要是通过检索引擎,将被查询信息与数据库文档标题进行相似度比较,将完全吻合的标题内容信息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同时将相似度比较高的标题内容也筛选出来,放在完全相同的标题内容后面,进行结果显示来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
1.目前物流管理信息检索模型现状
在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信息检索模型的工作机制是将工作人员的证件号码输入到信息查询系统中,确认登录到查询系统中后,在信息检索文本框中输入需要检索的内容,例如货物单号、所属部门、发送地、目的地、联系人电话等信息。在输入完查询信息后,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信息送入后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的比对、筛选以及查询结果的反馈,并将结果显示到前端显示窗口2.物流管理信息检索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多数采用的物流管理信息检索模型查询过程花费时间较长,占用数据库资源比较多,具体原因如下:
2.1 数据库记录数据量问题
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被录入到数据库中,数据库也随着每天的物流业务增加而急剧膨胀。一些大的企业,由于业务繁忙,每天物流信息非常大,单位的物流管理系统中信息的数据甚至超过了上千万条,可谓海量存储。因此,信息查询系统很难实现货物信息的快速查询。因此实现快速地从这些超大容量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查询)、分析、统计以及提取数据后进行数据显示已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管理员和数据库管理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2.2 每个企业使用的检索方式不同
由于各个数据库数字资源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检索途径和方法的不同,再加上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而造成的数据库检索接口不同,风格迥异,同样的查询题目,职工需要频繁登录与退出各个数据库,在不同的数据系统中重复输入检索词,重复查找。在这过程中,职工查找货物的信息时,涵盖该主题的数据库,选择了数据库以后,还要逐个熟悉各个数据库的检索规则和用户界面等。这些无疑都会增加读者检索的时间,降低了其检索效率。读者数量比较多的时候,还可能造成系统端口的堵塞,降低数据库的访问效率。
3.基于数据前端分析的信息检索模型
数据前端分析检索,是指对在软件界面中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先期处理,便于后期在数据库查询时进行不必要的资源占用。
本文通过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查询深入调查时,发现检索的内容多为货物的运送状况,例如,现在所处位置,对方是否发货,对方是否收货等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货物发送货物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范围,对检索信息进行分类。例如某批货物是在省内进行运输,那么通过前台信息的输入确认,可以在数据库中查询时,将检索的货物名称在省内数据区域进行查询。具体查询方式见图 2 所示。
4.检索系统的实现
数据前端分析的物流管理信息检索模型设计采用 JAVA 语言进行设计,JAVA 语言是一种安全的、稳定的、简单的、由 C 和C++衍生出来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通过它的强大功能和兼容性,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 10g,ORACLE 全名 ORACLE DataBas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目前在软件开发市场占据主要份额。通过功能强大的 JAVA 语言和功能丰富的 ORACLE 10g 数据库,研发出一款专业的关于物流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检索模型。
本文基于 JAVA 的语言,重点对与 ORACLE 数据库的链接部门进行程序优化,每当前台服务窗口对货物号码进行录入时,能够稳定的通过链接模块,对后台 ORACLE 数据库进行链接,使其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操作,具体链接模块程序内容如下:
JAVA 中连接数据库的代码如下:
Class.forName("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newInstance();String url="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orcl";//oracle 为数据库的 SIDString user="test";String password="test";Connection con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password);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前端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信息查询检索模型,该查询模型采用数据前端分析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查询深入调查,根据检索货物的运送区域对检索信息进行分类。从而进行区域性的数据查询。该方式解决了以往企业员工查询货物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在其他行业进行信息查询和检索的价值,值得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李佳,王昆鹏.基于数据前端分析的图书管理信息检索模型[M].科技信息,2013(4):34~35.
[2]王静.基于本体的中医文献诊疗信息的智能检索示范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J].2012:12~14
[3]李敏.供应链管理的创价系统研究[M].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