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工作是以人为本,其根本宗旨就是在服务工作中以读者为上帝,读者的需要,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体现人性化,充分尊重读者的个人的自由空间,使读者来到图书馆后感到的是无所不在的服务,图书馆务必“依靠馆员”、“为了馆员”,以竭诚、有效地为读者服务而履行社会职能。这就要求图书馆能主动地提供信息服务,当好新时期的导航员,做好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
在读者的继续教育和阅读中,发挥了知识导向作用,配合读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图书馆该红何做好导向作用呢?结合实际中的几点体会。
一、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在为读者答疑解难中,发挥导向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图书馆通常都是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对职工开放,借阅的时间柞对较短,又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量较大,忙于没时间到馆阅读,允许限量借阅,一周之内还回,虽然交办的手续很麻烦,记录每个人借阅的相关信息,到时间还需要提醒归还书籍,没有阅读完还要再办理续借手续,但读者能查阅到相应的信息和资料,是我最大欣慰。读者经常去查找新实施的政策和制度、新发布新闻、业务知识、工具书籍等等,读者在工作中需要随时查阅大量的文献。由于储存资料和文献种类多、数量大、更新快,所以读者在对资料进行检索过程中比较浪费时间,因此,对图书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首先对图书进行一书一码的手式粘贴,然后建立一个详细的着录图书基础数据库,同时对读者进行一人一卡一码的读者信息录人,建立一个读者信息库,通过这两个基础数据进行流通管理,就能准确又全面地为读者服务,准确、快速地进行较快流通。密切了图书与阅读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图书馆人的桥梁、导向作用。
二、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不断调整图书馆导向的内容与形式,做好好书、新书的推荐工作。
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第一要事,根据读者需要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资料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第一服务意识。因此,做为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沟通,同时也在工作中善于积累不同读者平时需要的相关信息,依据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能,每年在征订工作中,及时把好图书的质量关,了解相关书籍内容,根据需求征订最适合各类业务管理方面的杂志书籍。图书馆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编写读者指南,不定期举办图书馆专题知识讲座等,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图书馆还应高度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和读者服务效益调查。
可通过采访、座谈会、调查表、问卷、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和把握读者的有关情况,以利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做好好书、新书的推荐工作。
阅读技能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技巧,在现代这会中,一个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不会阅读的人是难以参与社会竞争的,因此,因地制宜地发挥书刊的导向作用,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激发阅读者的读书欲望,培养读书兴趣,更重要是能让读者找到自己喜欢的又适合自己的专业书籍,让精神资源为社会生产,为工作服务,创造出物质财富。
三、图书馆面向广大读者,发挥导向作用,变大众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
1、为读者求知,求解服务,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人的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图书馆要发挥导向作用,变大众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把握好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特征,从现在馆藏人手,发挥导读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针对性提供文献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近几年来,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越办越活,各种专业藏越来越多,图书馆越办越得人心,受到大家的欢迎,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因此;图书馆还应加强藏书建设,合理调整文献结构和布局及信息软件的配置,以适应读者个性化需求,方便读者借阅,努力满足读者查阅。
2、发挥导读书目作用,为读者工作服务。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节省时间,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导读书目的作用。导读书目是按专业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年代、不同专业、不同人群,结合图书馆藏书,编制的专题参考书目,其中书目把书名、类别、索引等都一一列出来,以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个性需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取所需。
3、作好学科的跟踪服务,为读者工作服务,建立一定的信息反馈制度,以便及时了解读者的最新需求,及时订购新书、好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利用质量。
4、未来的图书馆藏书,并不因为它的数字化而变成一大堆硬件组织起来的电子空间,它仍是人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精神家园和知识殿堂。“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发挥图书馆的导向作用,为读者作好服务。当前正处于改革不断深化,新思想、新作风、新精神、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层出不穷,每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他们对信息需求具有广、快、新、精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络资源迅速传递信息的职能,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及时下载,并提供给读者,使广大读者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新的知识和手段,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裴祥喜;冯涛崔炳德;图书馆导向系统分析与设计,《硅谷》2012. 03. 08.
[2]喻萍;李亮之;图书馆导向设计漫谈,《津图学刊》2004. 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