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初探

来源:学术堂 作者:於佳君
发布于:2023-01-29 共11728字

  摘 要:公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都贯穿着公民教育的理念,承担着塑造优良公民的基本使命。显然,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趋势是向公民教育转轨,为培养公民服务。因此,从初中品德课程中所渗透的公民教育出发,立足于公民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定位,对当前学校公民教育在教育定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相应地对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要对公民教育正确再定位、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统整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要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四大对策,共同为推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而努力。

  关键字:公民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现状分析

The Reflection about the Position of Civic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of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idea, teaching goal and teachingcont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rriculum standard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filled with theidea of citizen education .And it takes the basic task of shaping good citizens. Clearly, the reform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rends to citizen education, to service cultivating civil.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citizen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of junior highscho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izen education in current school andanalyzes current problems about educational noting and teaching and studying methods andelevating methods.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four tips of countermeasures about existingproblems: We should review citizen education well again; we should apply right teachingmethods: we should combine students’ real living world with scientific knowledge world; weshould rebuild scientific revaluating system. And we stri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position of civic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目 录

  引言

  一、公民教育概述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

  (二)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

  (一)新课程理念中的公民教育

  (二)新课程目标中的公民教育

  (三)新课程内容中的公民教育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实施现状

  (一)教育定位上的误区

  (二)教学方法的审视

  (三)学习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践行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对公民教育的思考

  (一)公民教育的再定位是前提

  (二)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本条件

  (三)统整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关键

  (四)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引 言

  人的现代化乃是现代化真正得以实现的核心要旨,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与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历程相比,我国现代公民教育则相对滞后和缓慢。时至今日,我国仍未能建立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也没有设立独立的公民课程体系。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日益深入和发展,我们已越来越注意到公民教育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成为‘整体人’的发展,统整其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培育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成员”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其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已融入了大量的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因此,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过程,探析教育实景中公民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此做出些许思考,这不仅是对推进我国公民教育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当前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公民教育概述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

  “公民”一词可以追溯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时期,现代意义的公民是指“个体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制度化,它表现为个体在政治秩序中的成员资格,以及与这一资格联系在一起的权利和义务。”[1] 237 “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身份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2]236 同时法律上规定“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这表示公民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一切公民都是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独立个体。

  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是以公民内涵为基点,是特指培育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合格公民的教育。与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一致,公民教育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强调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政治生活的参与,旨在培养具有大公无私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在服务于宣传资本主义宪法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规定中,逐渐孕育出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旨在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概念常常被划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公民教育的含义近乎于教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在狭义层面是指“旨在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成员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一些知识教育”, [3] 18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个体正确行使主体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的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民能力,塑造对国家负责任的良好公民,而本文讨论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是建立在狭义概念基础上的。

  (二)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西学东进的浪潮,公民教育思想逐渐引起国内关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公民权利作了规定,一定意义上否定了“臣民意识”,同时教育部颁布了新教育宗旨,突出了以培养国民健全人格为目标,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后公民及公民道德教育概念被不断提及和使用,民国五年第一次将“公民须知”加入修身科,1920 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上对编订公民教材和开设公民科有了更具体的建议,并在 1922 年壬戌学制改革中将修身科改为“公民科”,以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正式发展起来了。

  然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实现一党统治的目的,在教育上强行推行“党义至上取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党化教育,公民教育遭受重创。在民国建立的十几年里,公民教育从无到有,公民课程从综合到分化,社会公民教育的意识由模糊到清晰,对公民教育的关注由小到大,公民教育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实行人民民主政治制度,但由于公民主体意识的缺乏,法定的公民权利并没有得到实现。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课取代公民课,使教育政治化,加之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十年”,公民教育遭遇严重践踏,步履维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民的社会权利意识、主体地位意识不断强化,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一转变使与此相关的公民教育问题被提上了议程,对政治课改革呼声日益高呼。1985 年中共中央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政治课程改革,将培养“四有”公民列为中等学校教育目标被确定下来,之后国家教委把公民教育列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已达到一定的层次。总体来说,世界范围的公民教育已相对比较成熟,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原因,中国的公民教育发展迟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初中思想品德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

  (一)新课程理念中的公民教育

  原有的课程标准将思想品德课程定性为一门“常识课”,新课程进一步阐释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4] 1 这说明新课程标准从以前的“知识本位理念”回归到了“生活理念”,以初中生正在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为基点,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和国际生活相交融,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需求。随着接触的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能在扩充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个人生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正确认识不断成熟中的自己,并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为过有道德的、有意义的公民生活做准备。

  其次,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5] 2 这表明思想品德课程是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享有主体权利的基础上,平等、自由、独立地参与社会,引导初中生从天真浪漫的孩童成长为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负责任的公民。

  (二)课程目标中的公民教育

  通过一定的学校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合格而成熟的公民是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而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正在向这一方向转轨。思想品德新课程转变了以往突出知识目标的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思想,呈现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的要求,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这条主线,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是公民教育在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各方面的体现和要求,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奠定基础。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新课程遵循初中学生思维变化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规律,提出了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要将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并善于调控适应这些变化作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认识他人,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必须要掌握的第一步。最后,结合初中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面临的问题,立志使学生与社会融为一体,做一个关心祖国命运和发展的公民。

  在道德教育方面,首先新课程提出初中生要“自尊自强”,塑造自尊、自立、自强的良好人格特质,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宽容、理解,学会对他人负责;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加强学生社会公德、社会服务、公平正义意识,理解并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在法律教育方面,首先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生要学法用法,增强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爱法的公民。

  在国情教育方面,新课程通过学生对:“文化认同”升华到“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情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清楚意识到当代青年肩上的责任,立志报效祖国,做一个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公民。

  (三)课程内容中的公民教育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内容更加注重切近学生和社会实际,关注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和创新素质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在道德、法律、国情等领域的学习要求处处体现了社会对当代公民的诉求,也规定了初中生学习内容的方向,在此,我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思想品德课程中涵盖的公民教育思想。

  七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是初中生接触这门课程的入门书,在整个体系中起着基础衔接作用。正如前沿《致同学》中指出:“中学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你们将破茧化蝶,从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公民。”[6] 2 这正说明了思想品德课程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中解决难题,从而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既是道德原则,也是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同样也是一个公民原则,作为一个公民,人们必须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从小学生转换为中学生是他们青年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角色转变,面对一切陌生的环境,如何快速适应并融入新的集体中,便是他们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因此,第一单元安排了“自尊自信”,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初中生”身份的变化,在准确认识新身份、适应新生活的基础上,提出初中生要“做个阳光少年”,要有挑起更重担子和克服成长中的困难的勇气,培养个人主体意识与独立意识,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这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然而,树立主体意识的关键是要能科学评价自我,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只有立志实现自己抱负的人才能成为有益国家和社会的优良公民。同时,自信离不开自尊,做人从知耻开始,教材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因缺乏羞耻之心而做出有损公德和人格的事情,给学生上了一堂最深刻、最直接的社会公德大讲堂。

  公民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培养正确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既是良好公民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塑造“自尊自强”的主体人格的同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一个成员主体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要“自尊自信”的同时,也要尊重、宽容和信任他人,从而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服务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材纵观古今,列举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退避三舍”的典故、神五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汶川大地震八方支援等事例,证明了在集体、在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要养成文明礼貌、关爱他人的好习惯,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公民;要了解并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共同准则,树立平等的权利义务观,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要培养集体意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一个立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志青年。

  总之,课程内容中凸显的公民教育是显而易见的,整个体系贯穿着“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我与社会”的主脉络,共同探讨了初中生成长之路上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增加学生公民知识和增强能力,磨练为成熟合格的公民。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实施现状

  在前文中已谈及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曾长期受到轻视或刻意的回避,这也导致了我国公民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夭折”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公民教育在改革浪潮中重新唤醒了国人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暴露了实施过程中的些许问题。

  (一)教育定位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只是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内容之一被呈现出来,这很容易造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将二者的关系相互混淆。在教育者看来,公民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思想品德教育当中的一个子目,加之我们既缺少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的支撑,又缺乏公民教育的实践过程,漠视公民教育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选择。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二者在教育定位上出现误区。在 2001、2003 和 2011 年三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日渐完善,逐步扩展到公民生活涉及的政治、法律、社会等多方面,但它并不能包括公民教育的全部,它们是相互交叉不可替代的关系。两者呈现的侧重点不同,思想品德课程是突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和行为素养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促进学生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发展,以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社会、树立权利义务意识的公民为基本任务的普世价值理念的教育。我们知道,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依靠的是不同的教育途径,正如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品德的发展等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机制,我们很难用同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如果对公民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定位不准确,势必会影响散落于课程中公民教育内容的教育实效性。

  (二)教学方法的审视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与学生讨论和一起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7]14 这是对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下,很多教师也正在遵照新课程教学理念,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达到课程标准目标和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教材以“生活、探究、扩展”三大板块重新组织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增加设置了探究活动环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仍是主流,评判学校、教师、学生成果好坏的标准仍然是以分数高低为主要标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潜意识里落实的仍是以往“多学、多做、多背”的老方法。力图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并能主动参与到社会探究活动中。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掘和综合运用教材,这使散落于其中的公民教育更容易被遗漏,缺乏切实的落实。

  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中讲到“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内容时,教师习惯向学生灌输大道理,以长者的威严姿态警诫学生应该和必须要怎样,强化思想教育,将书本罗列的知识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尊重他人”等一一让学生牢记,学生能熟练背诵便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本课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品质”,学生只有经历过思想斗争才能形成道德认同感,在行为上才会真正的自我约束。因此学生在探究性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主体的实践与思辨,学生会自发地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对他人的表现,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评价这样的行为,谈谈自己的感想,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尤其是对自身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学生会增强是非辨别能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内心的戒律。教师要鼓励并督促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践行社会公德,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塑成合格公民所具备的人格品质和行为素养。

  (三)学习方法的运用

  新课程提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原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8]15 没有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容易缺乏内部动机,也难以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我们发现在课堂中也常常开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这也表明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意识在逐步加强,但在教学实景中,由于初中学生的自觉性还较低,加之学校的不重视、教师的不督促,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会了做表面功夫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仿佛形成了“共识”,类似这种的生活探究活动往往被搁置,殊不知,在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学到的很多公民知识和培养的公民能力都被忽略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虽然靠传统题海战术或是填鸭式课堂教学也能让学生达到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目的,但是在此学习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学习的“机器”,称不上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也不会真正学会生存,增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因此这也是学生成长为优良公民的重要阻碍因素。

  例如在第二课《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实景中,通过书本学习学生知道要真诚、勇敢面对自的长处和短处,达到真正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但是学生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点的层次上,不去进一步思考:“我的长处、短处到底是什么呢?我该怎样对待呢?

  ”那么,学生是无法达到能正确认识自我的目标,这不仅是未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标,更是更是阻碍学生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可和公民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践行

  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还是以考试分数来判定学生学习成果。自然,包含于其中的公民教育部分也没有有效的衡量考核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9]24 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是要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例如,在第六课第二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要求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仅凭学生能在答卷上写出这条知识点未必就能说明学生达到了学习要求,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当然,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已受到了关注,也有学校将其纳入学分考核中,但由于缺乏严谨的组织管理,也没有切实有效的实施和评价体系,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社会实践在切实提高公民素养的教育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今后改革和发展公民教育应该讨论的问题。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思考

  (一)公民教育的再定位是前提

  如前所述,公民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化的人,是具有权利和义务主体意识的社会化政治化成员。党的十八大指出注重公民意识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三者有机结合放至突出位置,这既指明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也规定了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学校教育实践的目标是培养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都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公民教育绝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在注重公民独立主体的完善的基础上发展为合格的社会人。我国的公民教育是对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完善,也是我国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出发点,时代发展趋向要求品德教育由意识形态教育转向公民教育的轨道,为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二)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本条件

  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思想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教育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环节和条件。因此教学实践中所凸显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对我们创新发展教学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第一,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迪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主动探索如何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及我与自我的关系,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公民学习能力。

  第二,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密切联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多样化的的教育情境,积极组织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开展的教学情景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主体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深化思想认识。

  第三,积极践行自主管理模式,增强中学生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即是主要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意识的现代意识,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进一步认同和理解民主规则,培养民主素养,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加深了作为民主政治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例如,中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促进学生领悟教材中“公民平等”的知识,在践行民主管理中,增强行使权力的能力,树立公民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要克服有些学校的“形式民主”,在民主选举背后教师“内定”;在学生民主管理中学生管理者成了老师监视学生的“眼线”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民主失去信心,阻碍正确民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科学地务实自治模式,是提高公民意识的关键所在。

  (三)统整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关键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完善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思维观念自觉投射于个体社会生活,逐步健全自我的科学世界观体系,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长公民知识和增强公民能力。例如,在学习有关“公民权利”的内容时,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公民权利是什么并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这并不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真正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探究意识,在错综复杂的生活实景中扩充经验,丰富自身公民权利知识和提升公民综合能力。

  其次,鼓励学生勇于、乐于、勤于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社会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将广大中学生从狭小的课堂引入视野更广阔、更真实的社会大课堂。这种直接的公民教育手段,有利于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蕴含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增强了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行为训练,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真正纳入自身认同的戒律体系中,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例如,在第十二课《学习新天地》中,安排了学生小组学编一份报纸,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动手,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但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生要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更是要培养这种合作意识,在学习中需要,同样在社会交往中需要。当今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要求公民树立正确的合作观,顺应时代的脉搏,新课程提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要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共同面对人类生存问题。

  (四)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

  新课程思想标准提出要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进学校中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保证。公民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建立一种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的方向。

  第一,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的统一。现阶段,考试最为最普遍、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已暴露出越来越多不相适应的弊端,因此,我们倡导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观察、谈话、项目评价、成长记录、考试的方式。通过教师有计划、多种形式的自然观察和谈话,获得学生各个阶段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项目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围绕的真实社会问题展开的调查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成长记录是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第二,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坚持发展性与长期性。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正如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忠告,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努力,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第三,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不仅注重学生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目标和理念。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结 语

  公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中思想品德课程顺应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地与公民教育接轨,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融入公民教育体系,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并不能代替全部的公民教育,构建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是今后我国推进公民教育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也为完善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思想品德课程向公民教育转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虽然思想品德课程逐步贯穿公民教育理念,但当下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教育定位、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四大方面,这也直接造成了散落于其中的公民教育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公民教育的现状差强人意,所凸显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针对突出的问题现状,本文致力于提出相关的四大对策:第一,对公民教育的再定位是前提;第二,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基本条件;第三,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保证;第四,统整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关键。

  当然公民是伴随人一生的身份,公民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这也不是学校一方能完全胜任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进,充分运用各种有效资源,一起探索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路线。本文提出的部分现状和对策也许还只涉及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更快、高效地推进我国公民教育,是我们长期要共同致力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Peter Riesenberg, Citizenship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M].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2.

  [2]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四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杨福禄.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民教育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 [5] [7] [8]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6]张异宾,杜文艳. 思想品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蓝维,高峰. 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虞花荣.公民教育的当代价值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1):8-10

  [12]阎学燕,向丹.关于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2):143-145

  [13]马兰霞.中小学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现实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2(4):10-13

  [14]张建平.初中思想品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新课程.上旬,2011(1):5-6

  [15]李永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J].方法交流,2011(11): 149-15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