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视逐渐提高,而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基于此,文章着重分析了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向学生讲解生活现象、原理等内容,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将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学生在实验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而且本身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而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围绕实验展开理论知识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了解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改变量间的联系、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其次,结合实验提出问题:物体受到力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这种猜想?通过思考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再次,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后,准备好实验器材:小车、橡皮筋、模板等,学生单独操作实验,在整个过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其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的行为,一步步考查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实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很多物理教师缺乏实验创新意识,直接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平抛运动的研究”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①教师可给出几种实验设计方法,如借助水流研究平抛运动或借助斜面、小槽等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等,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②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实验,每小组3~4 人。
各实验小组记录好实验数据与结果,然后在课堂上分析实验结论;③对于提出质疑的学生,即便其提出的结论与课本结论不同,教师也应对其进行鼓励,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原因。通过实验设计,能够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启发学生的不同思维,实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思考不同现象与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发现与创新,实现自身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建立于实验之上,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材中的理论都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论证得出的。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亲自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进而形成正确完善的实验结论,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物理概念,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物理实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探究过程,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比如,在“光的折射”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现象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如,水中铅笔、初升太阳及水中鱼等。在解释清楚相关的原理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几个类似的例子,延伸问题,让学生列举出光反射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推理能力。
实验不仅仅是给学生传递操作步骤与结果,更多地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物理现象。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合理有效的物理实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物理概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本身也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本研究中通过分析高中物理实验的运用,提高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海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5):12-14.
[2] 黄刘扣.高中物理实验“云”教学模式构建[J].湖南中学物理,2014(9):78.
[3] 蒋顺中.让实验走近学生: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9):51.
[4] 庞洪友,王景聚.注重初高中知识结构差异跨越初高中物理衔接台阶[J].中学物理,2016(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