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地面进行灌溉是田间施水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灌溉方法具有较广泛的应用。由于目前水资源缺乏,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灌溉水量的蒸发和损耗,则需要建设水利工程,使灌溉过程中能够达到节水,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在灌溉过程中还需要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强化对灌溉建设和管理的科学研究,从而更好的对农民生产进行指导。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水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各行业用水矛盾不断加剧,为了更合理的实现对水资源的利用,则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的解决农田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农业的丰产增收。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完善的节水灌溉管理。由于国家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度提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加强了监管的力度,这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但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很多部分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重视度缺乏,这就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管理中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1.2 节水灌溉工作缺乏合理性规划。科学合理的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是确保灌溉效率的关键。但在当前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依靠勘察资料来进行设计,或是依靠自身的设计经验来进行设计,对于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缺乏参考,这就直接导致了节水灌溉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的所带来的后果即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效果大打折扣。
1.3 农村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仍固守着传统的种植结构,这样就使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作用很难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加快对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确保节水灌溉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2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1 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充分的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利用水资源的调配技术、节约用水管量技术等来对农田进行灌溉,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引起节水灌溉技术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已存在着不适应性,所以需要采取更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推动技术的改进,有效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工作效率。目前在节水灌溉技术上利用了卫星定位系统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到农作物对水和营养的需求,同时通过计算机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对农作物各个时期所需要的水量和营养素进行灌溉或是施肥,不断的改善农作物的品质,确保实现农业的增产丰收。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减少了不必要的灌溉,不仅有效的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2 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对工程进行完善。水是我国宝贵的资源,节水工程灌溉的建设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量。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在规划阶段比较重要,它影响了节水灌溉建成之后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或是农村的地理特点,同时还要参考勘察资料以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指导理念;对于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应该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根据农业灌溉的需求对每一个灌区的水量利用指标进行确定,保证农业灌溉工程的高效性和节水性。只有真正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灌溉工程的有效性。
2.3 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前期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并且会亲临现场实施指导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关部门就疏忽了对工程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态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3 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管理和研究
3.1 基于农业节水灌溉的特点,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采取开放方式,吸纳多学科专家参与;二是要科学总结建成工程的管理运用效果,从中取得经验和改进方向;三是跟踪农民生产进行监测,取得的科学数据直接为改进生产管理服务。
3.2 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分两个层级。一是宏观战略研究,意在为灌区建设找出正确方向,使之与流域的和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相适应。二是微观的技术性研究,意在解决生产管理的技术性问题,并为落实宏观战略研究提供支撑。
3.3 农田水利是防汛抗旱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农业生产的诸多条件分析,减少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农田的排灌条件,把现有灌区的中低产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多年来,农田水利工作围绕推进水价改革,进行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要以农民用水自治为核心,以完好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终端水价制度为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轻农民用水生产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加快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强化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从而使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快推动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14(5):24.
[2] 宋国雁,冯连伟,袁爱建.节水灌溉规模连片开发的设想与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3(4):133.
[3] 孙丽君.澄城县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陕西水利,2010,8(S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