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田水利论文

国内外灌溉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4 共6622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 研究发现工程技术和建设投入不再是解决灌溉问题的关键,管理不善才是导致灌溉系统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此后,国际上开始推行灌溉管理改革,其核心趋势是将水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设施、决策)的权利、义务、责任不同程度地由国家转移给市场化的水管机构或农民用水组织,调动用水农民参与制定决策和投资,进而改善管理的激励、问责制度,提高农业、经济生产力和成本回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管理要素开始被纳入灌溉绩效的考核指标,特别是对“灌溉管理转权(IMT)”和 “农民用水户协会 ”的专门研究。 综合 20 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大部分对灌溉管理改革给予了肯定,但有关争议也一直存在。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灌溉管理绩效的研究方法,据此分析了当前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争论与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与建议。

  一、灌溉管理绩效与研究方法演进

  1978 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简称 ASCE) 最早对灌溉绩效进行了定义,关注灌溉效率、配置均匀、应用效率三个维度。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灌溉绩效评估,以单一关注工程效率为主,包括对用水量的测量、输水系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相对用水供给率等指标。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管理维度开始纳入灌溉绩效评估。 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对灌溉管理系统的认识和边界界定不一,对灌溉管理要素的绩效评估方法存在分歧。 灌溉管理系统的概念, 首次由 Small 和 Svend-sen 提出, 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系统边界:前者以灌溉水源或灌溉设施为边界,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设计边界、服务边界、净灌溉边界(有季节性); 后者主要指一个灌溉系统的政治、经济边界(农业和社会经济)。 灌溉绩效评估是一种工具,通过系统性的观察、记录和诠释,为不同管理层面提供反馈,以提升灌溉资源的高效和有效利用。 综合既有研究,管理绩效侧重一系列灌溉管理投入活动、向产出的转化效率(资源利用、作物生产),以及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农民收入、用水的公平性、设施维护、水费收缴、协会管理、妇女参与)。

  灌溉管理绩效研究方法的演进,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始于 20世纪 90 年代, 研究者们尝试基于灌溉系统构建一套普适的评估指标,从时空维度去衡量,跨区域的、不同管理模式的横向比较,以及某灌溉系统在不同管理阶段的纵向比较。 1990年,Molden 和 Gates 首次在灌溉绩效评估中增加了管理维度,提出了管理要素对灌溉效率、充足性、独立性和公平性 4 类绩效的影响(相对于结构性要素),从时空维度去衡量灌溉用水的需求量、配给量、可供量及实际供给量。 1992 年,E. Ostrom 提出基于“供给维度 ” 和 “ 占有维度 ” 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项进行管理绩效评估。

  R. Meinzen-Dick 重点关注灌溉 “及时性”这一指标,这对于复杂农业灌溉系统更有解释力。 为了进行国家、地区以及模式间的横向比较和某特定系统的纵向比较,Molden 等人提炼出9 个外部指标 ,分别衡量农业 、用水 、环境和财务绩效。 VermillionD.L.基于18 个灌溉管理改革国家的研究成果 ,提炼出 5 个维度的评估指标(IWMI 评估框架), 重点用于管理改革研究,包括财务绩效、运行维护绩效、农业生产率、经济影响、环境影响 5 个维度。

  2000 年以来,研究者着力构建有差异的、 针对性强的绩效评估指标,并纷纷将其应用到各自的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开始关注不同利益主体、不同地区、不同评估目的等因素对绩效 研 究 的 影 响 。 2005 年 ,Burton 和Mutawa 提 出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绩效指标, 强调实现最大化农业产出、确保用水公平和水分配的最大效率 3 个标准。 不同利益主体对“何谓好的灌溉系统”有不同标准。 评估指标可分为过程、 产出和影响 3 类,评估界面可分为工程(灌溉系统)、项目(渠系 )、协会 、体制等 4 类 ,并 从配置(Allocation)和 调度 (Distribution)两 个维度细化了评估指标。 同年,Goranti-war S.D.等 学者指出,不同的灌溉分配方案应采取不同的绩效指标,如作物种植、用水分配、灌溉频率和灌溉程度。

  实证研究方面,按照评估方法进行划分,既有研究大致有 4 类:一类研究采用 E. Ostrom 的供给和占有维度指标,将灌溉管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包括尼泊尔、中国台湾、菲律宾和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第二类聚焦在某类评估界面,如用水户协会和渠系界面, 被广泛采用的是Molden 和 Gates 提出的时空维度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第三类针对地区间、模式间的差异进行横向比较和某特定 系 统 的 纵 向 比 较 , 多 采 用 的 是Molden 等人的 9 个外部指标;第四类以 IWMI 的评估框架为代表, 被广泛用于不同国家的灌溉管理改革研究。

  综述过去 20 年来的灌溉管理绩效研究,本文筛选了一批国际上有区域代表性和方法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文章,分别从灌溉管理绩效的评估界面、评估类型、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数据来源进行归纳,分析了评估结果存在分歧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二、国内外灌溉管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根据当前灌溉管理绩效的研究方法,将评估界面分为 4 类,分别标号为“1”工程(灌溉系统 )、“2”项目( 渠系 )、 “3” 协 会 、 “4” 体 制 ( 如行政村)。 管理模式亦分为 4 类,分别标号为“1”行政化管理、“2”市场化管理、“3”协 会自治管理 、“4”混 合管理 。 评估类型划分为 3 类, 分别标号为“1”静态个案、“2”横向对比以及“3”纵向对比。 按照定性、定量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标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可划分为 3 类,分别标号为“1”定性、“2”定 量 、“3”定 性加定量 。 管理绩效分为 3 类:产出绩效、过程绩效和影响绩效。 根据 M.G. Bos 等人的总结,产出指标即衡量系统的投入 (水、设施、劳动力、资金、规则)和产出比,不但关注产出的数量(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也强调产出的质量,如渠系利用率、生产率(单位水、单一作物)、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在时空维度的公平性和充足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过程指标,着重强调农民参与、沟通模式、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如调整种植结构、用水计划)等;影响指标,重点评估一个灌溉管理模式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中长期影响,如公平性、减贫、妇女参与等衡量指标。 绩效评估结果分为:“P”积极影响、“N”消极影响或无改变、“-”不涉及。数据来源主要有 4 类:“1”二手数据、“2”访谈为主、“3”问卷为主、“4”实地测量或 GIS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数据。 对改革的评价分为3 类:“1”积极、“2”消极、“3”中立。 实证研究的分类统计见表 1。【表1】

论文摘要

  根据以上统计,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采用定量指标(14 个),旨在评估协会的管理绩效(11 个),其中 9 个进行了横向绩效比较,包括与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对比(4 个)、与市场化的私人部门管理和混合管理模式对比 (4 个)以及不同灌区的协会之间的绩效比较。

  横向绩效比较需要建立内外部基准值,目前仅有 1 项研究作出了这方面的努力。 有 6 项研究进行了纵向绩效比较(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津巴布韦、中国),但对有时间跨度的数据要求较高,需要定点监测、实地测量或卫星遥感数据,既有研究仍多以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来进行数据收集。 按照管理绩效分类来看,包括产出绩效、过程绩效和影响绩效。

  1.产出绩效的评估(13 个)既有实证研究,仍多采用单一的工 程 性 绩 效 指 标 , 基 于 Molden 和Gates 提 出的指标体系 , 检验管理要素对灌溉效率、充足性、独立性和公平性的影响,但并未剔除结构性要素(工程)对绩效的影响。 一个是衡量充足 性 的 “ 相 对 用 水 供 给 率 (RWS,Levine, 1982)”, 适用于横向绩效比较。 其中作物蒸腾采用 CROPWAT 公式计算 (FAO,1992), 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 研究发现,灌溉管理的产出绩效在模式间的差异,主要归因于配水规则及其遵守程度,如巴基斯坦、苏丹的研究。 第二个是衡量生产率的“单位面积土地(总面积和作物面积)/单位水的生产率 (供给量和消耗量)”,产出以产值计(包含价格因素)。 该指标适用于纵向绩效比较。 研究前提是特定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一致性高, 主要农作物和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既有研究结论分两类,一类指出灌溉管理绩效得到提升,主要归功于转权改革, 土耳其采用转权前后 20年的数据,发现单位灌溉面积产出提升了近一倍, 单位水耗产出提升了0.1 美元/m3;另一类研究则争论 ,引入协会对灌溉产出绩效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如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研究指出协会并未改善灌溉用水的可靠性。

  2.过程绩效的评估(7 个)侧重关注灌溉管理单位的放水能力、 政府和用水农户的灌溉支出,研究所采用的绩效指标各异,研究结论不一。 既有研究所采用的过程指标包括:作物种植密度、灌区放水/田间输水绩效、灌溉面积/可持续性(渠系利用率)、灌溉强度、单位面积灌溉成本等。 过程指标多用于纵向绩效比较,采用单一指标,利用分阶段线性回归模型。 一类研究指出,过程绩效并未因转权改革而得到提高。 如斯里兰卡的研究,采用“单位面积运行维护支出”这一指标,指出农民灌溉支出虽未增加,但却加大了用于渠系维护的劳力投入。 来自中国的横向对比研究,采用相同指标,也指出“与传统管理和私人管理相比,协会管理方式的维护成本更高”。 菲律宾的一项纵向研究,结合定性指标,分析管理改革对协会的运行、维护、维修、财务管理方面的影响,发现“协会并未带来过程绩效的提升”, 主要归因于量水设施、灌溉管理培训以及农技推广服务的缺乏。 另一类则指出过程绩效得到了改善,如中国的研究,通过比较放水次数、取消或延迟放水次数这一过程指标,指出农民自主的协会管理要优于传统政府管理和私人管理方式。 墨西哥的研究,采用“农户用水成本”指标,指出协会降低了用水成本,主要得益于灌溉交易成本的降低。

  3.影响绩效研究(17 个)关注减贫和贫富差距、水费收缴率、灌溉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协会的财务状况等方面。 从政府角度进行的评估, 更关注运行维护的可持续性(单位面积运行维护成本以及农民对放水、冲突及解决的需求回应率)、协会财务的独立性(水费收缴率、机构财务的可持续性) 以及灌溉节水效果;农户角度,更关心管理对农业收入(单位灌溉面积净收益)和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绩效(放水公平性指标)。

  影响绩效研究大多结合定性指标,一般采用访谈方法收集数据,涉及用水冲突协调、协会问责和农户在灌溉管理中的参与以及农户对供水可持续性、公平性、充足性的预期等。 定量指标也是各不相同, 除二手数据外,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定点监测、实地测量等方式获得关于供水量、供水时长以及能否适应个体层面所需等统计数据。 当前关于影响绩效的研究聚焦在“公平性”指标,既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的横向对比研究,指出“用水公平性”在协会之间差异较大。 参与程度与问责机制是影响协会间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 纵向对比研究,分析了影响绩效得到改善的原因。 日本和菲律宾的研究,强调了“公平性”研究的重要性,转权后穷人和富人的水稻产量提高的差异为5%, 而且影响到灌溉系统的可持续维护。 还有一类研究,侧重从政府的视角关注节水效果,采用“单位面积作物用水量”这一指标,指出改革节水效果不明显, 主要源于 “农民节水意识不足”“改革忽略了对农民节水的经济激励”。

  当前国内学者对灌溉管理绩效的研究,多围绕“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具体做法、所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等,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对影响系统绩效发挥的根本原因分析不足。 综述既有的实证研究,绩效评估主要集中在灌区层面,评估指标的选取较为统一但具有单一性, 数据收集以问卷调查为主,缺乏定点监测、实地测量等统计数据。 其中,一类是衡量产出绩效的指标,被广泛采用的是“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用于灌区横向模式间比较或纵向比较,包括湖北漳河和东风灌区、淮河流域、湖南铁山灌区。 “相对用水供给率”并未被应用到国内研究中。 第二类是评估过程绩效,采用“灌溉频率或次数”“单位面积作物用水量”这两个指标, 包括湖北漳河和东风灌区、淮河流域的研究。 “单位面积运行维护支出” 并未被国内研究者普遍采用,特别是特定灌区的纵向研究。 另有一项黄河流域的研究, 采用灌溉改革中农民的参与度(参与改革决策、管理者选择、日常会议)建立了灌溉管理的透明度指标, 指出改革初期主要动力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干预, 随着时间推进,当地资源、社会经济特征开始发挥一定作用。 第三类是采用“农户(种植业或农业)收入”,作为衡量影响绩效的指标,包括淮河流域、湖南铁山灌区以及内蒙古河套灌区, 指出协会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显着。 绝大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获取, 陕西关中灌区的研究结合了定点监测数据,采用“亩均农业收入”和“人均收入” 作为衡量产出绩效和影响绩效的指标,进行模式间横向比较。

  三、灌溉管理绩效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既有研究的关注点是管理要素对灌溉绩效的影响, 即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和组织建设来改善灌溉的效率、充足性、 公平性、 可靠性及可持续等问题, 多以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学理论为支撑。主要的研究假设是,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将有助于提高灌溉绩效;社会、经济平等、减贫等问题与灌溉绩效息息相关; 社会产出可以被量化计算; 结构性工程要素与非结构性的制度要素可以被独立、区分衡量,进行管理绩效的纵向和横向对比。 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评估界面、类型与评估指标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 管理绩效的评估界面, 更多的是在非结构性边界,如用水小组、用水户协会、行政村。 然而用水农户的行动单位边界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模糊掉结构性系统边界的界定。 研究缺乏对制度安排与组织管理要素的严格区分与综合衡量,少有研究将当地自然物理条件、农业生产特征、社会经济情况、 农户家庭特征等要素纳入,有对当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去背景化”的理解之嫌。实证研究中,指标选取的单一性、随意性较大,且仍以工程性指标为主。 产出绩效多采用衡量“充足性”和“生产率”的单一指标;过程绩效侧重管理的“独立性”,采用“单位面积运行维护支出”(含劳力投入) 和农民的灌溉支出,并结合了定性指标;影响绩效关注“公平性”指标的评估,以及政府视角的节水效果评估。

  第二,绩效衡量缺乏支撑分析的理论框架,普遍缺乏对工程性自变量和管理制度自变量的区分。 纵向对比时,转权程度不同和协会发育的差异都可能会对绩效产生影响,既有研究中有少数采纳了 “有无转权合同”、“有无其他类型合作社 ” 作为关键自变量, 但缺乏有效的解释力。 横向对比时, 只有印度研究尝试建立内部基准值,目前仍缺乏实证研究。有研究分别单独检验了工程条件、 协会问责或农民参与等管理要素与灌溉绩效的相关性。 研究的分析框架多以研究者自建,如IAD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IOS可持续制度分析框架, 以及其他研究机构或研究者自建的评价框架。

  第三,缺乏有时间跨度的监测数据,其他数据的可获取性受限。 6 项纵向对比研究中, 仅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来进行数据收集, 国内实证研究也仅有 1 例。 官方统计数据、 面板数据、卫星数据、供水机构记录等监测数据不足,缺乏定性资料的结合。不利于采取统一的绩效指标和长期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研究。 采用监测和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体现在:由于灌溉农业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区域性特点,气象条件、土壤和工程条件、种植结构和习惯、生产条件、水资源条件、有效耕地面积、管理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评价结果。 对计量模型的统一性缺乏强调, 较为常用的分析模型和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倍差分析法、DEA 方法 (数据包络线分析)、SFA 方法 (随机前沿分析)、Tobit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针对上文对既有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农业水资源现状和灌溉管理改革实践,提出3 点研究建议: ①提取适合评估我国灌溉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 建立内、外部基准值。 指标体系要有针对性,区分地下水灌溉系统和地表水灌溉系统,区分不同的灌区、渠系、组织等不同评估界面。 基准值的建立侧重应用于管理模式间绩效对比研究,重点关注产出和影响绩效评估。 ②开发一套本土化的变量列表。 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灌溉水源及管理方式的特点,具有一般适用性和系统诊断功能 。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变量的数据获取和指标衡量方法,为实证研究提供方法依据。③形成具有一定样本量的灌溉管理数据库。一是健全全国各主要灌区的数据记录系统,主要包括定点监测、 实地测量、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数据,积累5~10 年跨度的数据为今后的 纵向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二是在全国不同类型灌区开展实地调查,搜集大样本数据, 并结合访谈收集定性数据,为更加动态、深入的绩效分析提供补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