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临泽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对策,包括提高群众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对策;临泽县;
新中国成立后临泽县的农村供水先后历经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四个阶段,于2016年进入了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实施的各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减少了农村涉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增强了抗旱防灾能力,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1、 临泽县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临泽县辖5镇2乡共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0 29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 178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高达99%。全县共有12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厂,其中有6家千吨万人集中式供水厂,共埋设各类供水管道近2 000 km,供水量为20 235 t/d,所有供水厂的水源均为地下水,且所有水源均划定了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63 hm2、二级保护区3 643 hm2。
2 、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存在问题
2.1 、群众的认识不到位。
供水工程改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缺乏节水意识,用水方式粗放,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遇到供水管网破损、冻裂等现象时,认为这是政府和水管部门的职责,很少积极主动的参与维修管护工作。
2.2、 资金紧缺。
临泽县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项维修管护资金有限,导致部分管网和供水设施老化失修,破损、堵塞现象普遍存在,加之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较早,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建设标准较低,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用水需求。
2.3、 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临泽县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机制,且由于专项资金紧缺,导致信息化建设范围不大、水平不高、发展滞后,对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数据的维护管理困难,相关信息更是无法实现共享。同时早期采用的一些自动化设备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加之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一般,导致水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制约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群众认识。
通过组建专门的培训班、发送宣传册、微信公共号推送、张贴标语等方式,向农民群众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其享受饮水安全权利的同时还须履行的相关职责,自觉树立安全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爱惜保护供水管网和其他供水设施,积极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护,在发现供水管网出现“滴、冒、跑、漏”等现象时,能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相关水管部门,必要时能够投工投劳,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供水保障率和供水服务水平。
3.2 、加大资金投入。
水管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同时,要吸纳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其投入运行后的维修养护工作,从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服务水平。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临泽县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搭建智慧供水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县的水资源保护区管理、供水厂等进行远程综合调度,适时在线监测水源状况、水质检测状况和供水管网运行情况、管道压力、供水流量等动态数据,对农村安全饮水进行取水、制水、输水、用水的全过程监管,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护效率和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确保水管部门在监控中心可远程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及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监管信息化、数据可视化、调度智能化,促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4 、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农村供水管理水平,扭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建设、轻管护的不利局面,强化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设备管护,确保农村供水安全有保障。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相应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严格的考核,对管护工作完成效率高、质量优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管护工作完成不到位、不及时的组织或个人进行淘汰,不断提高管护人员责任意识和综合管护水平,从而提高农村供水服务水平和群众的用水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