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艺学论文

土壤酸化的农业主驱因素概述(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6 共5563字

  2.2 各等级耕地地力特点

  二级耕地是桐庐县农业生产中地力最高的一类耕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地面有一定的起伏;灌排条件良好;总体上肥力较高,耕作层较厚,土壤以微酸性和中性为主,有机质为中高水平,有效氮和速效钾主要中等水平,有效磷为中高水平,但有一定数量的二级地存在土壤氮、磷、钾的缺乏;容重稍偏高。三级耕地的农业生产能力处于中等,与二级田呈相间分布,许多地力指标与二级地相似(如速效钾、有效磷、耕作层厚度、容重等);但三级田灌溉条件较差,有机质和全氮明显偏低。其基础设施不完善,灌溉条件较差;土壤保肥保蓄性相对较低;部分土壤存在缺磷、缺钾;土壤酸性较强。四级耕地农业生产能力中等偏下,其土壤有效磷中等,耕作层较为深厚,主要存在抗旱能力弱、保蓄能力弱、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较低、有效钾不足等问题,农作物产量较低。五级地力耕地农业生产能力最低,主要在丘陵地区,土壤保肥性差,缺钾土壤比例较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偏低,土壤酸化明显,基础设施差,易受干旱缺水影响,农作物产量低。

  从二级耕地至五级耕地,灌溉条件逐渐变差,土壤缺钾、土壤酸化逐渐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素水平有所下降,土壤保蓄性变差,粘土或砂土的比例增加。但不同级别耕地之间的土壤有效磷变化相对较小。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知,桐庐县缺乏一级地,总体上耕地质量水平偏低。耕地质量是在特定气候区域以及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由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及培肥水平等因素影响并决定。耕地质量水平偏低显然与本县耕地在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及培肥水平等因素存在一定的障碍有关。

  3.1 养分障碍因素

  3.1.1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偏低 桐庐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 量 变 化 较 大 ,在 1.20~87.90 g/kg 之 间 ,平 均 为21.58 g/kg,变异系数为 42.72%,主要在 10~30 g/kg 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30 g/kg之间的耕地土壤比例占31.72%,有机质含量在10~20 g/kg和30~40 g/kg之间的土壤分别占46.39%和13.83%;有机质在40 g/kg以上的土壤比例仅3.46%;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 g/kg以下的土壤占4.59%.这一结果表明,桐庐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处于中量和中下水平,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kg的土壤占全县耕地土壤的1/2左右。

  全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在0.39~3.31 g/kg之间,平均仅为1.66 g/kg,变异系数为32.53%.全氮处于高量(>2 g/kg)的比例只占 18.98%,处于中等(1.5~2.0 g/kg)的土壤样本数占总样本的比例为34.80%;全氮处于较低(1.5~1 g/kg)的土壤比例也较高,为35.11%;全氮处于很低(<1.0 g/kg)的土壤比例占7.22%.总体上,桐庐县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基本上处于中量和中下水平,有近一半(42.32%)的土壤全氮在1.5 g/kg以下,表明有较大面积的耕地土壤存在缺氮。

  桐庐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在 9.0~303.7 mg/kg之间,平均为85.25 mg/kg,变异系数为68.46%.碱解氮处于高量(>150 mg/kg)的耕地只占15.99%;处于中等(120~150 mg/kg)的耕地占 10.76%;处于较低(90~120 mg/kg) 的 耕 地 占 6.93% ;碱 解 氮 处 于 很 低(<90 mg/kg)的耕地比例达 66.32%.总体上,桐庐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在中下水平。

  3.1.2 缺磷和缺钾土壤比例较高 桐庐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异非常大,在 0.4~174 mg/kg 之间,平均为23.27 mg/kg. 耕 地 土 壤 有 效 磷 处 于 低 级 别(<10 mg/kg)的比例为 39.87%,其中低于 5 mg/kg 的占20.98%;处于中等(10~20 mg/kg)的占 24.67%;处于高(20~40 mg/kg) 或很高 (>40 mg/kg) 分别占 18.72% 和16.75%.由此可见,桐庐县耕地土壤各级有效磷分布较为均一,虽然有35.47%的耕地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20 mg/kg),但仍有39.85%耕地处于严重缺P状态(<10 mg/kg)。

  全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344 mg/kg之间,平均值为95 mg/kg,变异系数达67.80%.耕地土壤速效钾处于低级别(<100 mg/kg)的比例约占64.18%,其中低于 50 mg/kg 的比例有 27.71%;处于中等(100~150 mg/kg) 的占 18.30% ;处于高 (>150 mg/kg) 的为17.64%.由此可见,桐庐县耕地的土壤速效 K 含量总体趋于中下水平,有1/2以上的耕地存在明显的缺K问题(<100 mg/kg)。

  3.2 其它障碍因素

  3.2.1 土壤酸度较高 耕地土壤的 pH 中值为 5.70,以酸性和微酸性为主,主要在pH 6.5以下。在pH 4.5~5.5和5.5~6.5的土壤比例分别为39.70%和50.30%,pH在4.5 以下的土壤比例占 0.6% ,三者共占 90.6% ;pH 在6.5~7.5 的土壤比例分别为 7.8%;pH 在 7.5~8.5 的土壤比例为1.6%;而pH在>8.5的土壤比例为0%.

  3.2.2 存在一定的灌排限制 桐庐县耕地分布处的地貌类型主要有河谷平原、低丘和高丘。按面积统计,河谷平原耕地占14.52%,低丘耕地占76.32%,高丘耕地占9.16%.耕地分布的海拔在 5~600 m 之间,其中海拔在10 m 以下的占 0.69%;海拔 10~50 m 之间的占 37.26%;海拔50~250 m之间的占54.75%;海拔250~500 m之间的占 7.17%;高于 500 m 的占 0.13%.因地处丘陵地区,耕地的立地条件较差,地面起伏较大,丘陵区的耕地灌溉能力相对较弱;而河谷区的耕地排涝较差,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桐庐县耕地农田基础设施有配套和基本配套的占80.99%;不配套和无设施的占19.01%.灌排设施好的占23.1%,较好的占8.3%,一般占56.4%.

  3.2.3 多种自然灾害 桐庐县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较易频繁发生的地区,局地局部年份易发生重灾,造成粮食生产重大损失。

  4 结论与建议

  桐庐县耕地质量以中等为主,二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9.5%;一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0.0%;三等地仅占0.5%.因地处丘陵地区,耕地的立地条件较差,地面起伏较大,丘陵区的耕地灌溉能力相对较弱,河谷区的耕地排涝较差。桐庐县耕地土壤肥力不高,表现为土壤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中偏下水平,田块间土壤养分不平衡。对此,耕地质量建设对策与建议如下:(1)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桐庐县今后开展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放在山塘综合整治、灌排渠道整治、排涝站更新改造等方面,以形成较完善的灌、排工程系统,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取得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抗御灾害能力明显提高的效果。(2)土壤改良的技术措施:基于桐庐县耕地土壤肥力不高,土壤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中偏下水平及田块间养分不平衡的特点,培肥是桐庐县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以上耕地土壤肥力,耕地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应放在调节化肥施用结构,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增施有机肥和含钾化肥,既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比例,也要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比例,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化肥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等。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49(6):1210-1217.

  [2] 傅伯杰。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1990(3):1-7.

  [3] Karlen D L, Varvel G E, Johnson J M F, et al. Monitoring soilquality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harvesting corn stover[J].Agronomy Journal,2011,103:288-295.

  [4] Moebius-Clune B N, Van E H M, Idowu O J, et al. Long-term soilquality degradation along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in westernKenya[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11,141(1-2):86-9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