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播种小麦技术是指在玉米成熟后,使用机械收割玉米并粉碎秸秆均匀撒田间,在使用旋耕机或深耕犁将玉米秸秆旋耕或翻压入土后,再用机械播种小麦,并在播种后进行镇压。
1 机械化收获玉米粉碎秸秆
1. 1 推广玉米迟收增产技术玉米迟收增产技术是指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尽量晚收玉米,不仅能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玉米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还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土壤墒情,为秸秆腐熟和秋种创造有利条件,玉米适宜收获时间一般为 9 月底至 10月上旬。
1. 2 机械化收割玉米粉碎秸秆玉米成熟后,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直接粉碎秸秆,并均匀地抛撒田间,玉米留茬高度控制在 10 cm 以下,秸秆粉碎长度小于 10 cm,秸秆无堆积。
2 玉米秸秆还田及整地
在玉米收获后,应将玉米秸秆尽快还田,充分利用秸秆本身的水分,加快秸秆分解腐熟,便于下茬小麦播种、出苗。
2. 1 增施肥料玉米秸秆碳氮比为 65 ~ 85 ∶ 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 25 ∶ 1。玉米秸秆还田后,腐烂分解秸秆的微生物要吸收土壤中原有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如不增施肥料,会延迟秸秆腐熟进程,并出现与作物争肥现象,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麦苗因缺氧黄化,苗弱,生长不良。秸秆粉碎后,及时增施肥料,一般在下茬小麦计划施肥量的基础上,每亩增施尿素8 ~11kg、过磷酸钙 8 ~ 16 kg,在秸秆还田作业前均匀撒于碎秸秆上。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每亩在施用 2 kg 秸秆腐熟剂于碎秸秆上,以加快秸秆腐熟。为防止地下害虫危害,可结合增施肥料,用药剂处理土壤,能有效控制地下害虫,有利一播全苗。
2. 2 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及整地在增施肥料后,立即使用旋耕机或深犁将玉米秸秆旋耕或翻压入土壤,玉米秸秆还田入土率不小于 85%。使用旋耕机还田,要深旋 2 遍以上,最好纵向、横向各旋 1 遍,使秸秆、肥料与土层充分混合,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旋耕深度要达到 18 cm 以上; 根茬粉碎率不低于70% ; 每 2 ~ 3 年要深翻一次。使用深耕犁还田的,深翻深度以20 ~ 25 cm 为宜,翻压后用旋耕机耙透、镇实、整平; 有条件的地方,深翻度最好逐年增加,即能防止因翻压深度过浅而导致秸秆露出土外,还可防止因翻压过深而将过多的深层土翻到耕作层,导致耕作层养分不足、坷垃多,从而影响小麦出苗和正常生长。
3 机械播种小麦
3. 1 科学播种玉米秸秆还田后,要做到适期、适墒、适量、适法播种小麦。
小麦种子要选用包衣种子或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半冬性小麦品种适播期在 10 月上中旬,每亩播种量 10 ~ 12. 5 kg,播种深度 4 ~5 cm。因秸秆还田造成整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在播种时视整地质量每亩可增加播量 1. 5 ~2. 5 kg。播种时宜选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或带圆盘开沟器的施肥小麦播种机,以免勾挂秸秆造成壅土,或把秸秆拉出土表,影响播种质量。
3. 2 播后镇压玉米秸秆还田小麦播种后必须镇压,积极推广使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使用无镇压功能播种机,应在播种后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弥实缝隙,避免因秸秆还田造成土壤孔隙过多而导致种子不能与土壤充分接触、易跑墒、吊根等,影响种子发芽,使小麦扎根不牢,增加干旱或东害死苗的几率。
4 保持适宜墒情
实行玉米秸秆旋耕或翻压还田,小麦能否出全苗、出齐苗、出壮苗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土壤墒情,避免因秸秆吸水和微生物分解秸秆消耗水导致土壤墒情不足,而影响小麦出苗和长势。小麦播种前,如土壤墒情不足( 0 ~20 cm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 ,尤其是小麦玉米秸秆连续两季全量还田的田块,应在整地前浇水造墒,做到先补墒整地再播种。小麦播种后,若遇土壤表墒不足( 0 ~10 cm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5%) ,应及时浇灌补墒。在小麦越冬前,最好浇一次越冬水,使土壤紧实,预防干旱,防止冻害,确保安全越冬。
5 大豆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播种小麦技术
1) 关键环节。大豆机械化收获 + 机械旋( 翻) 埋 + 小麦机械播种。
2) 技术规程。①机械收获大豆。大豆成熟后选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并将大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覆盖地面。秸秆粉碎长度小于 10 cm。②机械旋( 翻) 埋。秸秆粉碎施肥后,应立即选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进行旋埋或深耕犁进行翻埋作业。实行旋埋作业的,旋埋深度要达到 18 cm 以上; 实行翻埋作业的,深翻深度以 20 ~25 cm 为宜。机械旋( 翻) 埋作业后,地面平整。③小麦机械播种。选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械适墒适期播种。
6 结语
所有相关机械在使用前,均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对机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和维修,使整机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所有相关机械在作业时,其作业标准要符合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标准。对水源不足或灌溉条件差的区域,不提倡玉米秸秆还田,要积极推广玉米秸秆离田技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