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1]。近年来,我国已开发生产了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浅栽、宽窄行可变插秧,且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力推广应用[2]。2013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为3 013.711万hm2,水稻机械种植水平较2012年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5%;水稻机插水平达到28%,较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为60.6万台,同比增长18.1%[3-4]。机插秧技术是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改变了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5],减轻了由于农业劳动力短缺带来的社会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逐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生产[6-7]。
近年来,农业生产机械化受到国家重视,水稻作为3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水稻机插这一薄弱环节近年来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为此,笔者以水稻机插为主题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文献检索,通过对主要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水稻机插研究论文的现状和分布特点,以利于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进一步研究[8]。
1 数据库来源分布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是我国收录期刊最全、文献量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所收录的期刊基本囊括了我国正式出版的社科和科技期刊。
笔者以CNKI为数据检索源,对其收录的所有期刊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上至其创刊年代,下至2014年7月[8]。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项为检索条件进行相关检索,共检索出2 462条记录,表1显示的是其数据句库来源分布情况。从表1可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了1 769 篇,所占比例达到 71.85%,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内容为主,涵盖了农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9-11];其次是收录在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556篇论文,占全部论文总量的22.58%;而在优秀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等高等学历学位论文中收录的较少,突出了该领域人才结构不协调且十分缺乏、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在国际会议论文中收录的更加少了,可见我国水稻机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比较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较少。
2 学科类别分布
学科类别,即文献来源类别,是指刊载某个专题文献的期刊所归属的学科领域;分析学科类别,可以确定研究主题的性质以及其横向研究的程度[8,12]。在该项分析中,笔者主要以农业工程、农业经济、农作物、植物保护、工业经济、农艺学的类别划分标准,以主题检索结果为依据,对水稻机插论文数据的学科类别进行分析(表2)。【1】
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文章核心部分主要刊载在农业工程、农业经济、农作物等农业类学科类别上,农业工程、农业经济、农作物等期刊集中刊登了近年来水稻机插的主要研究成果[8];同时发现水稻机插研究覆盖管理类、经济类、信息类等多个领域学科,不再局限于农业类学科。
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稻机插研究已经受到多学科人员的重视,并不再像以前的水稻机插研究一样,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的研究,涉及到了多产业融合的问题,水稻机插的跨行业性、产业融合性是非常明显的。
3 发表年度分布
依照文献计量学相关知识,统计分析水稻机插研究论文的发表年度分布情况,从时间上了解该研究专题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度[13],笔者收集到的1974-2014年有关水稻机插研究的2 462篇论文,其年度分布情况见表3,发文数量随年度变化如图1所示[8]。从表3和图1中可知,早期发表的水稻机插论文是在1974-1999年,共发表54篇,仅占总发文量的2.23%,年度发表论文数量少,且年度变化幅度小;而近10a我国的水稻机插发表论文数量整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10篇增长到2013年的307篇,增长速度快,幅度大[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水稻机插研究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点。【2】
4 研究层次分布
我国水稻机插的研究主要包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等方面,主要集中在自然学科领域,占65.73%。表4研究层次分布表中显示在工程技术、行业指导、专业实用技术以及基础与应用基础层次上研究关注的最多。多领域多层次的研究拓宽了水稻机插研究范围及深度,使其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3】
5 核心作者分布
核心作者群,即活跃作者群,指在某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当一篇论文单独出现时,并不能反映该学科的发展规律,只有大批论文形成的文献流才能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13]。核心作者群是形成文献流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着导向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一般核心作者具有以下2个特征:一是在学科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发文量(重要性评价);二是在学科内具有突出影响力——被引量(影响力评价)[14]。
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本文核心作者候选人最低发文量和最低被引量分别为4篇和7次,从而确定核心作者侯选人[15]。然后根据学术综合测评公式确定每一位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16]。综合测评公式如【4】
经过计算,所有核心作者侯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如表5所示。【5】
在发表论文的作者中仅记录4篇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数量由多到少的作者依次是陈惠哲、钟平、李杰、吴文革、蒋祖明、周青、张琳、薛艳凤、于林惠、霍仲洋、任万军、姚雄、朱德峰、张洪程、张玉屏、陈川、李世峰、庄春、陈新红、邵文奇、张健美、池忠志、朱庆森、丁艳锋、许轲、戴其根、徐一成、魏海燕、龚金龙、王其传、林贤青、孙春梅、常勇、张山泉、杨文钰,这些作者中最多的有8篇。运用学术综合测评公式对所有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进行评测,水稻机插研究的核心作者是其中综合学术水平值≥100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由表5可知,水稻机插的核心作者是薛艳凤、朱德峰、陈惠哲、朱庆森、张洪程、许轲、霍仲洋、戴其根、丁艳锋、周青、魏海燕、龚金龙、于林惠、徐一成、李杰、陈川、王其传、张玉屏、孙春梅等19位。笔者通过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水稻机插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一个水稻机插研究的核心着者群体,该群体即涵盖了水稻学界资深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又包括在水稻机插实践领域工作多年的工作者及成果斐然的中青年学者。
该群体多年致力于水稻机插的研究,具有较深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其研究引领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发展方向,也基本体现了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水平与实力。
6 合着度统计分布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析论文合着度有以下2种方法:一是一类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二是一类期刊在一定时域内多着者论文数与总论文数之比[17]。后一种是由美国学者K.Subramanyan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学科的合着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18]:【6】
合着率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某期刊、某学科多着者论文数与总论文数之比[20]。篇均作者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期刊、某学科的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21]。合着率、篇均作者数反映作者的合作程度,进而反映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情况以及本学科领域内研究的深入情况[22]。论文作者数为个人独着以及2人、3人、4人与5人及以上合着情况如表6所示。表6数据表明:(1)参与水稻机插研究的着者较多,总的篇均作者数为1.94;(2)以独着为主,占所有着作方式的53.77%;2人合着的比例也较大,为20.80%;甚至还有5人、6人、7人合着的现象,总合着率为8.52%。以上数据说明有关水稻机插的研究涉及面较广,包括植物栽培、工业机械、信息科技、农业机械、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综合性交叉性较强。
7 发文机构分布
由表7可知,水稻机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扬州大学、江苏省泰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淮安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苏省淮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文章数量都在5篇以上。从这些发文机构看出,水稻机插发文最多的是管理部门或者是实践单位,而不是研究机构,这充分体现了水稻机插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反映了研究来源于实践的探索和总结[8]。
8 支持基金分布
基金论文是指将受基金项目或课题资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科研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的论文,它是基金项目或课题进展的风向标,也是评审基金结项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还是完成基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23]。表8显示的是水稻机插研究领域内的基金支持论文的分布情况。在文献计量学中,衡量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基金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所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体现某一领域国家发展的重视程度,代表了某一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和制高点[23-24]。从表8中可知,水稻机插研究基金支持的论文共计97篇,占中国知网在该领域论文总量的3.94%,基金说明资助规模太小,力量不够。在基金支持论文中国家基金项目占有65篇,达到67.01%,相对而言,国家对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实现机械化种植的重视度在加强;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黑龙江省、山西省、上海市等省市地区都有地方基金支持,综合全国各地水稻机插水平,这些省市地区都处于领先水平。然而中外联合基金却没有,跨地区、跨机构、跨学科的大规模联合研究基金缺乏[25]。
另外,水稻机插研究基金资助渠道较少,省、地、市、研究所、高等院校以及民间团体的潜力未被挖掘。
9 主要文献源分布
主要文献源是指刊载某一研究领域学术文章较多的文献源,是获知本领域学术前沿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统计过程中,笔者考虑期刊的性质(即月刊或双月刊),将载文数量12篇及以上的期刊按照载文量依次递减排序(表9)。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得到累积载文篇数的半对数坐标图,纵坐标代表论文累积量,横坐标代表期刊累积量的自然对数,如图2所示[26]。图2基本符合布拉德福分布律的曲线要求,曲线延展基本趋于平缓,说明水稻机插研究的核心期刊群已基本形成。结合表9中对历年来水稻机插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江苏农机化、现代农业科技、农机科技推广、湖南农机、现代农业装备、上海农业科技、农业装备技术、中国农机化导报、湖北农机化等9种期刊载文量超过文献检索的1/3,即仅有11.11%的期刊占有量却收录了34.85%的论文,具有很高的集中趋势。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及布鲁克斯公式,可以说它们是水稻机插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期刊源群。
10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定量分析,我们对中国水稻机插研究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数据库的来源看,中国水稻机插研究的数据库庞大,收录在各类知名数据库中,不断填补着水稻机插研究的空白,奠定了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基础,为水稻机插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27]。从学科类别分布情况来看,水稻机插研究类属于农业的范畴,然而水稻机插研究的学科交叉、跨行业性及多产业融合性非常明显。从发表年度及发文数量看,水稻机插文章近些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水稻机插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从研究层次上看,水稻机插研究层次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拓宽了水稻机插研究的范围及深度。从核心作者群来看,水稻机插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较核心的作者群,且仍在不断发展。从合着度的分布看,合着率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我国水稻机插研究协作化、复杂化和深入化的发展态势。从发文机构可以看出,水稻机插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部门和实践单位是其主力军。从支持基金分布可以看出,基金论文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国家基金不断增加,省、地、市、科研院所等基金不断发展。从发文机构分布可以得出,水稻机插研究论文已形成核心期刊群,论文具有很高的集中趋势。综合来说,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范围层次在不断深入和延展,基本架构了水稻机插研究的基本体系,同时与企业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提高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28]。虽然我国水稻机插研究的形势喜人,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29],如近年来的水稻机插研究主题不平衡,侧重点不明显,理论指导性的文章偏少,基金支持力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不过总体态势还是很好的。随着水稻机插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水平一定能大步提高[30]。
参考文献
[1]房忠岭.谈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6):22.
[2]李玉东,史晓光,徐春梅.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1):105.
[3]张汉夫.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迅速[J].农机市场,2010(2):15-15.
[4]晓峰.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快速发展[J].农业工程,2014,(01):047.
[5]农业部.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EB/OL].(2006-11-09)[2014-07-18].
[6]钱银飞,张洪程,钱宗华,等.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9,31(10):1-5.
[7]赵小广,宗力.WTO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7(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