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云南青贮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建议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作者:李宏涛
发布于:2020-11-20 共3817字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畜牧业对饲料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青贮玉米作为草食家畜粗饲料的重要来源,对促进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云南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情况和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状,分析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优质高产品种选育力度、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加大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机械化生产; 对策;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粮经饲结构,粮改饲面积在逐年增加,自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73亿元,支持牛羊养殖场户和专业服务组织收贮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青贮玉米是指在适宜收获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绿色植株,并经切碎、加工,使用青贮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青贮饲料以饲喂牛、羊等为主的草食牲畜的一种玉米。发展青贮玉米有力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种养两端双增收。

  1、 云南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情况

  2016年,云南省沾益区、个旧市被农业部列为粮改饲试点县,共完成粮改饲总面积约0.5万hm2,收贮优质饲草料29.55万t。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要加大粮改饲工作力度,推广鲜食和饲用青贮玉米生产。全省完成收贮面积3.29万hm2,收贮量153.56万t。2018年,全省完成粮改饲种植面积4.3万hm2,收贮量182.33万t(其中全株青贮玉米177.55万t)[1]。随着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和收贮量在逐年上升。
 

云南青贮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建议
 

  粮改饲作为云南省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青贮饲用玉米产业打造成一个新兴增收产业,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以石林县为例,2019年全株青贮玉米平均产达4.9 t/667m2,奶牛养殖场收购价为0.41元/kg,均产值达2009元/667m2,而种植籽粒玉米平均产为410 kg/667m2,收购价格2元/kg,种植籽粒玉米均产值为820元/667m2,种植青贮玉米比种植籽实玉米均增收1189元/667m2。经测算,用青贮玉米作为饲料每头牛的饲养成本降低900多元[2]。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既为养殖企业提供了优质饲草来源,培育了一批实力强、信誉好、前景广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同时也带动了种植户增收。

  2 、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状

  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生产工艺路线为:机械耕整地→精密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贮藏。

  2.1 、机械耕整地

  拖拉机配套铧式犁进行翻地后,用圆盘耙、钉齿耙耙地,最后用镇压器镇压打平。如果要求起垄种植,可采用拖拉机配套联合耕整地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根茬的粉碎、土壤的旋耕、松土和起垄等多项作业[3]。整地后要达到没有大的土块,地块平整,耕作深度达标,便于蓄水保墒的要求,一般3~5年要对土壤进行一次深松。

  2.2 、精密播种

  玉米精密播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精密播种机可以实现开沟、深施底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性作业。播深为2.5~3 cm,肥料应在种下5~8 cm、种侧5cm左右。不同青贮玉米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不同,如曲辰9号适宜密度为5 000~6 000株/667m2[4],云瑞21号为7100株/667m2左右,红单10号为6 500~8 000株/667m2,文青贮2号为3 800~4 500株/667m2。

  2.3、田间管理

  通过中耕机械适时对玉米苗进行深松、培土和追肥,可装配多种工作部件,分别满足作物苗期生长的不同要求。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能有效提高喷洒效率及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青贮玉米产量。

  2.4、 机械收获

  青贮玉米按收获工艺分为直接收获和分段收获两种方法。直接收获法是用悬挂式青贮玉米收获机或带有玉米割台的牵引式、自走式青贮玉米收获机,直接收割在田间直立生长的整株玉米,切碎并将其抛送到普通拖车或专用青贮饲料拖车中。分段收获法是先用手工或玉米割晒机将青玉米割倒在田间,然后运到贮藏点,用固定式青玉米饲料切碎机进行切碎[5]。种植面积大、地块大而平的地区主要采用直接收获法,畜牧业相对发达部分农村及小面积种植地区,主要采用分段收获法收获青贮玉米。收获作业要求割茬高度小于15 cm,损失率小于5%,籽粒破碎率在95%以上,牛饲料长度3~5 cm,羊饲料长度2~3 cm。

  2.5、 打捆裹包

  打捆裹包的青贮饲料更易贮藏,不易变质,比窖贮的贮藏效果好。青贮玉米粉碎收获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进行打捆裹包。用打捆裹膜机将收获后的青贮玉米高密度压实、缠网和打捆,并用青贮专用拉伸膜进行裹包,然后再送到贮藏点贮藏。裹包青贮贮藏和转运方便,可实现饲料商品化利用[6]。

  2.6 、贮藏

  收获后没有进行打捆裹包的青贮玉米饲料可以采取窖式青贮、坑式青贮、壕式青贮、袋式青贮等贮藏方法,原料要层层推匀,每次装料30~50 cm厚,用拖拉机或青贮压实机等机械逐层压实后密封贮藏。裹包后的青贮玉米饲料应该存放在地势平坦、干净、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 、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规模小,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种植经济作物收益比种植青贮玉米收益高、农资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农民种植青贮玉米积极性不高,难以进行连片种植,大中型机械作业困难。目前云南省青贮玉米产业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和农业部门以项目的形式辐射带动发展,种植人员对其认识比较粗浅,示范推广力度不足。有些县区想发展青贮玉米但是没有配套资金,部分县区农民甚至没听说过青贮玉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改饲的进程。

  3.2、 品种良莠不齐,栽培技术相对落后

  云南气候立体多样,针对不同海拔气候选育的全株青贮玉米品种较少,各地在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选择上还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未能根据不同气候类型选择适宜品种[1]。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低,即使使用优良品种也难以获得高产[7]。播种时期不当、播种密度不当、施肥量不科学、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都会造成青贮玉米产量下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3.3 、机械化程度低,配套技术不完善

  青贮玉米收获机、打捆裹包机价格高昂,投资回收期长,多数人不愿购买,能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地区很少。收获方式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分段收获,机械化程度低且效率不高,养殖场外面经常看见一台台拖拉机满载着青贮玉米,排着长队等待过磅。贮藏方式多为窖式贮藏,对技术要求较高,任何一个地方发生霉变就会影响整窖口感。

  3.4、 商品化基础弱,市场体系不健全

  青贮玉米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一般在当地消化。有些地区适合发展青贮玉米但是缺少规模养殖,种植后没有销路,运输出去成本又太高不划算。收购价格体系没有形成,产业间共赢的机制尚未建立。种植户大多倾向于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贮玉米收购价格高时按青贮出售,价格不高时按籽粒出售。有时候一些种植籽粒玉米的农户,发现玉米长势不是很好,会以低价当作青贮玉米销售,拉低青贮玉米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优质高产品种选育力度

  根据种植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选育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好、叶量丰富、青绿期长、适合宜机化的青贮玉米品种,加快粮饲兼用型品种研发进度。因地制宜制定高产栽培技术,实施宜机化种植,实行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4.2、 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

  多措并举,逐步实现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形成固定而科学的配套机械化技术。加快适用于山区半山区的中小型青贮玉米收获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收获与打捆裹包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度,青贮玉米机械要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好的地区,要积极引进高效、大功率农业机械以提高生产效率。引导和鼓励机手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

  4.3、 实现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

  坚持“以畜定贮、以贮促养、整体推进、提高效益”[8]的原则,建立种养共赢机制。养殖场通过自种自贮、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等方式,实现青贮就近转化。订单生产模式既解决了种植户标准化生产和产品销售问题,也为养殖企业形成稳定的饲草供应链和节本增效创造了条件,确保生产出来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实现种养双赢。加快培育连接市场和种植户的中介组织,形成产销之间紧密衔接的保障机制。

  4.4 、加大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

  尽管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面临种植规模小、群众知晓率低等问题,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可创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农技推广部门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农机推广部门从耕、种、管、收、贮环节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推动青贮玉米生产标准化。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手把手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民可看可学,增强对种植青贮玉米优质高产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确保推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杨丽萍.云南省粮改饲实施情况及建议[J].中国畜牧业业,2019,(10):34-36.
  [2]“粮改饲”:青贮玉米优化畜牧业发展[J].甘肃畜牧兽医,2018,48(2):9-16.
  [3]邹洪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5):94.
  [4]刘万军,祁翠兰.复种青贮玉米品种曲辰9号种植密度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135-136.
  [5]李伟,李金岭.青贮玉米的机械化收获[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3):35.
  [6]李霞,梁军林,李晓康,曲芃屹,段珍,张进龙.浅谈玉米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7,(6):36-38.
  [7]陈立坤,罗燕,白史且,等.西南地区饲用玉米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88-89,107.
  [8]云南粮改饲“种养双赢”青贮玉米成新兴致富产业[J].南方农业,2016,10(31):14.

作者单位:昆明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原文出处:李宏涛.云南省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207-2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