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机械化论文

农机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来源:江苏农机化 作者:张峰
发布于:2020-03-20 共2584字

农机安全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四篇:农机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介绍了农机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对农机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级,并提出以评定的级别为依据进行分级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农机安全; 隐患分类; 分级监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带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农机安全监管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由于农业机械种类繁多,各地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亟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机安全隐患分级评定标准,并以评定的级别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分级监管。

农机安全

  1 农机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1.1 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驾驶操作人员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又不积极参加技能培训,驾驶操作水平不高,给农机的安全作业埋下隐患。

  1.2 农机具安全技术状态得不到保障

  一是部分驾驶操作人员对安全技术检验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也不懂得如何对农机具进行日常保养,农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标准要求,导致农机"带病"作业;二是部分农业机械存在长期超负荷作业的现象,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恶化;三是部分农机企业的产品质量不高,维修服务不到位,影响农机具的运行状态。

  1.3 农机作业组织管理机制较为松散

  农机作业组织往往是以亲戚或同村同乡的纽带关系建立起来的,缺乏专业的现代化运营管理人才,难以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风险承担机制也不完善。即使能够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在执行中也不能完全遵守。在缺乏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

  2 农机安全隐患分类

  对NY 2609-2014《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NY 2610-2014《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江苏省地方标准中一系列关于危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实地安全检验规范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其他行业关于安全隐患的分类方法,把影响农机安全的隐患分为四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以及安全管理的缺陷。

  2.1 物的不安全状态

  1)机械、装置、用具的设计、质量缺陷,防护不良,维修保养不良;

  2)危险物料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不符合安全要求;

  3)振动、噪声无安全防护措施或设备;

  4)有害电磁辐射无安全防护措施或设备。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

  1)不遵守规定。如: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用具;使用有隐患、故障的机械、装置、用具;选择机械、装置、用具有误;离开运转中需照看的机械、装置、用具;机械运转超速、超负荷,送料或加料过多过快;使用身体部位代替工具;驾驶中违法违章;等等。

  2)不采取安全措施。如:没有防止意外风险的安全措施;没有防止机械、装置、用具等自行启动、移动的安全措施;不按照信号启动、移动、离开机械、装置、用具;等等。

  3)维护、保养、调节过程中操作不当。如: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用具等装置不停止、不固定;带电设备不断电、不防护;加压容器不释压;加热物、高温物不降温、不防护;其他危险物不防护。

  4)安全防护装置调整、使用不当。如:拆卸安全装置或使之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使用方法错误。

  5)制造危险状态。如:货物过载;混入危险物或不安全部件、装置;临时或长期使用不符合规定或不安全的机械、装置、用具;使机械、装置、用具等在不安全、不稳定状态下放置;废弃物的不安全放置;等等。

  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如:不使用保护用具或使用方法有误;不穿安全防护服或穿戴方法有误。

  7)接近危险源。如: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装物体或站在悬挂物体下方;进入危险有害场所;攀爬或用力接触易翻倾、倒塌的(堆积)物体;在不安全场所、区域逗留。

  2.3 作业环境的缺陷

  1)作业场所的缺陷。如:道路通过性不良;机械、装置、用具等配置存在缺陷、安装间隔不足等;物体放置位置或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倒伏、倾斜防范不够;信号、标志缺失或设置不当。

  2)自然环境的缺陷。如: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和压力过大或过小;存在噪声;存在其他自然危险源。

  2.4 安全管理的缺陷

  1)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如: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齐全;安全设备和工具选择不当,未验收或验收不当,维修保养不当,使用不当(超有效期、超负荷、使用方法错误等),报废更新或再次利用不妥,无设备档案或档案不完全。

  2)危险评价与控制方面。如:未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隐患;未正确评价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潜在危险的预防措施不当。

  3)安全职责与分配方面。如:职责划分不清;职责分配互相矛盾;授权不清或不妥等。

  4)培训与指导方面。如: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培训方法、设备、产品有缺陷;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缺乏技术指导。

  5)生产管理方面。如:人员配置不当;未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工作安排不当;未定期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方面。包括:未制定相关制度和规程;或虽制定了制度和规程,但有缺陷;或有制度和规程但未落实。

  7)应急准备与响应方面。包括:未制订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

  3 农机安全隐患分级监管方法

  3.1 分级

  根据危险因素的性质、轻重程度,按照风险受控程度及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原则上将农机安全隐患分为正常、关注、危险、高危四个等级。

  1)正常级:无或极少有危险因素且风险完全可控;直接引发事故可能性较低,或可能引发较小经济损失、轻微人员伤害的事故。

  2)关注级:存在危险因素但风险基本可控;直接引发事故可能性一般,可能引发造成一般经济损失、造成人员较重伤害或死亡的事故。

  3)危险级:危险因素较多,风险管控难度较大;有较大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发生多人伤亡事故。

  4)高危级:危险因素多,风险难以控制;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群死群伤的事故。

  3.2 依级监管

  以评定的级别为依据,依级监管。明确监管层级,一般来说,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按级别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具体措施,注重强化对存在高等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系统、区域、岗位、人员的重点管控。

点击查看>>农业机械化专业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
原文出处:张峰,唐蒙.农机安全隐患分级监管探析[J].江苏农机化,2020(01):30-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