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乡村基设施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2 共9030字
  【题目】青州市乡村基础设施发展问题及完善研究
  【第一章】乡村基设施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基建的相关理论分析
  【3.1】青州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2】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状况
  【3.3 】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分析
  【3.4  3.5】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与案例
  【第四章】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第五章】促进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对策建议
  【结束语/参考文献】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与策略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1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明显,国民经济快速提升,初步向四个现代化方向靠拢。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农村经济建设还是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医疗、卫生、教育等各种资源较为落后,而且这种差距正在不断地被拉大,为社会发展留下了很多问题隐患。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村是我国最为广阔的地区,农民是我国最庞大的人群,这三个问题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必须予以妥善解决。现在,随着工业的长足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保护和支持农业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也基本成熟。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鉴国外部分国家在农村建设上的先进经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国内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局面。
  
  面对国内农村的落后局面,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这不仅是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农业角度来说,只有建设新农村,才能保障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至今,我国的农业产业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对严重自然灾害缺少抵御能力、先进生产技术无法普及等一系列问题也在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资源进行统筹利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相关的农业技术人才,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做到与国际先进农业水平的接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地区落后局面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从传统的简单种植业向深加工型企业转变,围绕农业而兴起的二、三级产业都对农村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好农村基础设施,将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变得更有活力,社会开放程度增加,从而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显着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活力,有利于村级管理的良好实施。再次,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更多的是牺牲农村,发展城市,而如今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这一局面必然要改变,城市反过来支持农村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涉及到农村得财政、医疗、卫生、教育等体系的农村 5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要实现。
  
  青州市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农村区域面积比较大,农村经济所占比重非常大。一提到青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以青州蜜桃、青州银瓜、青州烟草、青州蔬菜等比较知名的品牌,基本上都属于农业范畴。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青州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说,青州农村地区发展依然较为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这已经严重制约了青州市整体县域经济的快速进步。
  
  本文希望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问题着手,研究目前青州市在农业基础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如何,存在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有哪些,从而制定出符合青州市市情的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路,在帮助青州市农村地区实现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县级市区提供可以参考的经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亦称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是源于社会建设过程中对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类硬件的总称。基础设施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前期研究也主要在西方国家得到开展,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些经济学家针对基础设施的含义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1)农村基础设施的理论研究。
  
  罗森斯坦·罗丹是发展经济学平衡增长理论的先驱者,他强调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源,它可以给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遇,这些社会的先行资本主要包括道路、通信、动力等全部的基本资源。还提议要通过政府干预来指导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认为“基础设施这个具有聚集性特征的领域无疑要求计划化,通常的市场机制不能提供最合适的供给”.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慢慢兴起,人们开始渐渐重视市场的引领作用。尤其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基础设施的特征研究越来越成熟,又加上Kirwan、Antonio Estach等世界级的银行专家在做一些投资研究中引入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研究中就慢慢渗入了商业化、私人化参与等各种因素,就这样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也慢慢的不再仅仅依靠有限的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一下子就跳出了政府投资的模式,人们的思想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
  
  1994年世界银行专门做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专题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基础设施6就是长期的拥有完善功能的的工程建筑、构筑、设备等有关设施,这些设施要为所有相关工业项目和群众生活提供各种必须的服务。报告还认为,基础设施种类繁多,其中传统的基础设施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部分,一是像电力、通信、供水、天然气、排污、垃圾收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这类公共设施;二是像水库、坝体、沟渠、干渠等这类公共水利工程;三是像交通公路、铁路、港口和航道、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也认为基础设施是社会先行资本,提出只有建设起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才能迅速发展,他强调:“社会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从广泛意义上说,在经济起飞可能出现之前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社会基础设施。”
  
  亚当·斯密提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来自西方的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就应由国家、政府去承担。亚当·斯密着作的《国富论》中明确的阐述了他的观点,书中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维护是国家和政府必要的职能之一,他认为“君主和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护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设施”
  
  Issah,Khan和Sasaki三人根据对Harris-Todaro两部分基本模型的的研究拓展,还特意的把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政府的行为一并纳入模型中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发现,指出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带动那些依托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Zhang和Fa在深入调研印度的基础之上,使用一般矩估计法(GMM)带入其截面数据,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这农业产业生产力的提高与否,认为很多年来农业生产要素与农村交通设施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密不可分,有了水利设施提供的水利资源保障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农业产出,不仅如此,水利设施的建设还会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调蓄影响。相应的,交通道路设施的建设对农民外出劳作、运输作物带来很大方便,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农民的休闲外出甚至迁徙都有很的的推动作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amilla通过构建生产函数对意大利基础设施进行了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核心的基础设施对生产率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非核心的基础设施对生产率有负向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政府对经济建设要有很强的干预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公共设施工程的建设来带动更多的相关资金的投入,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居民的就业需求。同时对经济危机还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他特别强调,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是国家和政府用来调蓄宏观经济的一个科学途径。
  
  马歇尔、庇古、萨缪尔森等是福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他们从公共物品的特性出发, 7认为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基础设施的两个重要特性,但是要达到排他的目的单纯的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是很难实现的或者必须要用很高的成本为代价才能达成目的,这样的话,将会大大的降低规模经济的发展效率,可以说对于很多私人的部门来书,他们缺少为基础设施融资和建设的动力,这就说明政府提供大部分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是必须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英国的奥尔森表示,普遍来说,国家和政府就有为这个国家的居民提供相应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的一系列过程中,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存在着较强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因此私人部门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提供公共物品。
  
  美国经济学家W.罗斯托(2012)将基础设施称为“社会基础资本”,他把社会基础资本视为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之一,他认为“在起飞阶段以前的社会和起飞阶段的社会的资本形成水平和模式中,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必须用于运输和社会其他基础性支出。
  
  除了它们在数量上的重要性之外,他还总结了社会基础资本支出所具有的特征,即建设和回报期很长,一次性投资巨大和收益的间接方式等等世界银行家拉普丹(2013)在《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文中提出,国家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支出属于公共支出,私人部门对公共产品的支出属于公共筹资,再确定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是公共筹资还是公共支出时,要考虑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相对关系,不能单纯的考虑用私人部门去代替政府去投资建设,公共支出应首先集中用于私人市场不会提供或者提供过少的产品和服务。
  
  (2)国外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在财政支持方面,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财政支持措施比较稳定,支持资金不断提升。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实力差别较大,因此在对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支出预算也不相同,但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支出措施来看,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且资金的投入总量不断上涨。举例来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对农村进行财政支持,最初的预算为5%左右,到九十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7%左右,但因为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到1960年美国的绝对支出达到140亿美元,1986年又增加到253.5亿美元,在90年代末时,国家支出已超1600亿美元。欧盟各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一度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约7%,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时才有相对所减少,尽管这样,欧盟各国在基础设施投入的绝对资金数量上却在不断的年代初1每人获得的生产者补贴增加了6000美元。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对农村的额融资政策变革较快的,尤其是印度的”六五“计划(1978年到1983年)中,明确了的农业建设的投资要占整个计划支出的43%,比工业投资的比例还要高。
  
  (2)政府财政支持的对象主要为农业基础设施中比较大型的农业工程,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农村支持资金上的重点,比如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网的建设,生态型农业的环境保护工程等的,还有国土治理也是各个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区域。外国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去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推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在不同时间因为各种原因采用的支持措施和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国外的这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理论。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问题基本都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正视,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用于鼓励农村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下,有关农村问题的研究也大幅增加,其中就有许多是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甚至超越了早我们几十年的国外发达国家,相应取得的成果也非常多,很多成果在通过转化之后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小助推作用,这些成果对于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国内民情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均,居民素质以及区域内思想开放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大多数乡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些急功近利,很多工作都只流于表面,或者照搬某地区的所谓成功模式,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果也令人惋惜。
  
  19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具体的研究上,张厚安、徐勇等人基于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将中国农村问题系统的梳理一番,使得它们在当时的学术界独树一帜,对当时和后来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蒋和平,朱晓峰(2007)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新的理论高度的,新农村的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发展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期工程。书中系统地阐明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义、历史意义、发展背景、特点、发展理念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施模式,对农村开展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指标评价和目的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设计。对现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很有参考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1995),林毅夫基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认为增加农民的收入的一个手段就是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减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准,同时对内需的拉动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郁建兴(2007)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基本方针,要在此方针的统筹下开展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必须切实改变既有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与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否则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将成为无用之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在城镇化道路的过程中积极稳妥的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带动力,要通过对农村市场参与能力的深化、提高农民收入为起点,推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快速建设。
  
  宋洪远等人(2012)详细的解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怎样去利用国内和国外先进的理论模式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对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做了深刻的理论阐述;还将当前形式下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一系列相关的现实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论证,他们得出只有加快国家财政对农业产业支撑政策的调整,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准,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输出,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切实的解决农村服务体系不足的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方面。
  
  国内学者通过对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力度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针对国内目前财政支持农业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展开的,尤其对于政策这一部分研究较多,比如关于一方面是国内的学者针对我国的论述。
  
  朱钢等(2000)在《聚焦中国农村财政--格局、机理与政策选择》中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财政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接着给出了实践意义的提议。一些研究具有开拓性,具有独到见解,如财政净投资、农业税、”轻税“政策质疑、”费改税“改革方案的评价等。
  
  罗于剑等(2005)在《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对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率进行探究和研究,认为的把相对分散的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同时加强对农业项目的优化管理是提高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
  
  张克庆,李泽民(2009)在《创新财政支农体系研究》一书中认为,依靠财政拨付供给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因不同时段和地区产生很大的差距,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能力较差的现实出发,分析现实中政府财务对农业支持制度的特征,发现目前财政支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的总量不够、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投入体系不够完善、融资能力较差等等。鉴于此,他们强调一定要强化财政支农体系的创新性研究,依靠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争取找出适合我国目前阶段农村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体制,找准制度改革的受力点。例如现阶段受财政支持的农业项目普遍存在的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够、投入缺少保障体系,融资机构不够合理、投入收益相对不好、投资方式缺少灵活性。所以还要继续进行财政支农的创新体制探究,在过去一点点进步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吸收外国的好的体制与手段。
  
  范建刚(2010)在《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优化问题研究》中,使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工具,着重对上世纪80年代之后到现在一段时间我国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支出的最优规模进行了剖析和估算,通过研究为国家未来拟定各种相关财政支农的政策和措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匡远配(2012)在《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研究》一文中解释了强化财政支农投入资金整合的原因,预测了将来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时可能遇到的阻碍并分析出这些阻碍出现的原因,尤其是还提出创建一种指标评价体系来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成绩作综合评估,把交易成本理论作为范例,通过利用成本转化工具这一手段,综合的剖析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创新了研究方法。他们认为,支持农业的财政资金整合不单单是属于经济学的问题,更属于管理学的考虑范畴,他们在文章中提出了集群、耗散结构、模块化和协同效应理论,使用这些科学理论系统的联系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将这些传统的理论联系到一块,再用他们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整合问题的探究提供服务。文章最后还针对财政支农的阶段性目标模式和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对我国对财政支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际的理论价值,助推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
  
  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学者对国外财政支持农业的关注与借鉴,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以及日本这几个国家分别对其农业财政政策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对比和评价,并提出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唐明义、王晟(1998)通过对美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在《美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演变与启示》一文中就美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有益经验,谈到其对我国转型时期农业扶持的借鉴意义。随新玉(2004)从比较角度分析美国农业的财政政策和欧盟农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改革进程、财政支农政策的特点。李果仁(2011)对欧洲、美国、日本等世界上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政策做了详细的归纳和整理。王翊覃(2013)研究了美、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印度等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并对他们的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指出尽管这些国家的国情不一,但他们的一些做法和对策依旧可以为提高我国的农业支出财政政策提供很大的经验及帮助。
  
  概括来说,我国地理面积非常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域差异都十分明显,而且其中有平原,有山区,有荒漠,有草原,不同省份之间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此我国的农村问题非常复杂,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基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简单的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有时候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针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更加具有地域的针对性,结合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当然,对于其他地区经验的借鉴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
  
  本文以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和总结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州市目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并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对策。
  
  具体来说,论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分析了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对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概括了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涵义,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特点、属性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人口流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工业反哺农业论等几种支持理论,以及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第三部分对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状况,分析了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和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并以青州市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和规划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第四部分分析了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和限制因素,在有利机遇方面,本文认为存在国家支农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利的支撑等三方面。在制约要素上,本文认为渐进式改革的缺陷-旧体制的惯性延续、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阻碍、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依然不够、政府干预与村民自治的相互矛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对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制约。
  
  第五部分提出了促进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对策建议,分别从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逐步加大和规范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最大程度化兼顾公平,协调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等六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1.3.2 研究方法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文献归纳法等方法:
  
  (1)深入访谈和实地调查法:本文作者走访了部分青州下属农村,对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搜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力争比较客观公正的分析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走访部分农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反馈信息,以更好的进行本文的写作。
  
  (2)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尤其是国内部分比较成功地区的研究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并归纳总结形成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认识。
  
  1.3.3技术路线。
  
  本文技术路线如下:
  
图 1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一是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理论出发,概括和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涵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从结合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管理模式进行论证分析。
  
  二是基于青州市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了青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情况,因地制宜,探求适合青州市新农村建设模式,并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进行探究,提出对策和建议。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涵盖面又非常广,其中的工作量巨大,因此本文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分析,部分数据还略显单薄,在部分项目的实施上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今后文章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