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在城郊及农村等周边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养殖区、专业村和专业户,在为城乡居民提供肉、蛋、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废弃物[1]
.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控制农业污染、削减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已成为国家"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重点。
浠水县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都知名的畜禽养殖大县,近年来浠水县把加快发展蛋鸡产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2009 年 10 月成功举办湖北省蛋鸡标准化养殖现场会后,2010 年末全县即实现家禽存笼 2 100 万只,其中高产蛋鸡存笼达到1 700 万只,禽蛋产量达到12. 5 万t,并连续三年蛋鸡养殖位居全省首位,被誉为"湖北省蛋鸡第一县".一方面畜禽养殖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均农牧业收入每年平均增幅超过 17. 4%) ,切实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畜禽养殖排污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流域水体、地下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已然十分严重[3].如何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措施,减少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对已产生的粪便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及综合利用,实现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畜禽养殖现状
浠水县畜禽养殖主要以生猪和蛋鸡养殖为主,其总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 95% 以上[3].2014 年,经浠水县环境保护局调查统计,全县现有畜禽养殖场(户) 5 061 家,其中蛋鸡养殖场(户) 有 3 648 家,存笼量 1 446. 7 万只,生猪养殖场(户) 1 413 家,存栏量 25. 85 万头。蛋鸡规模化养殖比重达 90%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 80%以上。
根据《农业技术经济手册》[4]中的畜禽养殖排污系数(见表 1) ,计算可知浠水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年排污总量(见表 2) .
由表 2 中可知,浠水县规模养殖粪便年排放总量达64. 63 万 t,其中,鸡粪为 36. 46 万 t,猪粪 10. 29 万 t,猪尿16. 98 万 t.2014 年浠水县畜禽养殖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排 放 总量 为 2. 403 5 万 t,其 中 生 猪 排 放 占27. 95% ,蛋鸡排放占 72. 05% ; 化学需氧量(COD) 排放总量为 3. 328 4 万 t,其中生猪排放占 29. 54%,蛋鸡排放占70. 46% ; 氨氮排放总量为 0. 2267 万 t,其中其中生猪排放占 23. 60%,蛋鸡排放占 77. 40%.综上,浠水县畜禽养殖排污以蛋鸡为主,各项污染因子的排放比重均达 70% 以上。
2 养殖污染情况
畜禽粪便一般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还田使用,如果粪肥供给的养分超出当地农作物达到目标产量所需,就会造成作物施肥过量,从而增加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量,使周边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威胁[5].一般每公顷土地能够负荷的畜禽粪尿在 30 - 45t 左右,如果高出这一水平,就会带来土壤的富营养化,对环境产生影响,采用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指标对畜禽规模养殖密度进行间接衡量,采用猪粪当量来计算最大承载量(按含氮量进行换算,猪粪当量系数为 1,猪尿为 0. 51,鸡粪为 2. 10)[6].经统计,浠水县4. 42 万 hm2耕地面积每年需承载猪粪当量合计93. 06 万 t,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 21. 05 t /hm2,是湖北省最大承载量(45 t/hm2) 的 46. 79%,就理论统计而言,污染总体平均水平尚在可控范围内。
但就局部环境而言,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引起水体 COD 超标导致严重的有机污染,氮磷等有机物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环境功能丧失等[7 -8].通过调查发现,浠水县畜禽养殖业的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养殖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已经导致一些大的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锁口潭水库、象鼻嘴水库、余堰水库、大屋水库等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渠段被鸡粪、淤泥、垃圾堵塞,排水不畅,水体呈黑褐色。清泉城区、洗马镇、兰溪镇、汪岗镇等地的饮用水源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
3 减排技术措施
3. 1 科学饲养方式
采用环保饲料进行饲养可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消除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治本之举。
研究表明[9 -10],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每提高 0. 1% 可减少营养物排出 3. 3%,使用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代替粗蛋白日粮可降低生猪尿中氮的浓度并减少排尿量,两项总计可减少尿中总氮 41%.此外,饲料采用合适的粉碎粒度、制粒和膨化技术、液体后喷涂技术等均可提高其质量和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畜禽粪污排放。
3. 2 干清粪技术
水冲粪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水粪中的污染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中,增加了后续处理的负担。而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可保持畜禽笼舍内的清洁,无臭味,产生的污水量少,且浓度低,易于净化处理; 干粪直接分离,养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经过适当堆制后,可制作出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1].
3. 3 雨污分流
环保部在 2010 年关于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 应建立完备的排水设施并保持畅通,其废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制。因此,针对浠水县新建或改建畜禽养殖项目要求必须实行雨污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排污减量化。
3. 4 种养结合
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和污水零排放的治理要求,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充分利用果蔬种植基地、农田及鱼塘,消纳沼渣、沼液,避免二次污染,达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粪便、沼液、沼渣、沼气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 为零排放标准[12].可发展以净化沼气池为核心的"猪 - 沼 -果"、"猪 - 沼 - 鱼 - 稻"、"猪 - 沼 - 蔬"、"猪 - 沼 - 茶"等农业生态模式。
3. 5 有机肥生产
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物质,可制作成优质有机肥料[13].生产有机肥方式既解决了粪便的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小区的建设,集中产生的畜禽粪便量会不断增加,建立有机肥生产线实现对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较好的污染防治措施,可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4 结 语
浠水县畜禽养殖基数大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其中尤以蛋鸡的污染排放为主,其 COD、BOD5和氨氮排放均占全县该三项指标排放总量的 70% 以上。总体而言,浠水县的畜禽养殖污染水平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养殖分布的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受污染程度较重。结合浠水县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行清洁养殖,从养殖的源头、过程和末端控制及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同时采取废物综合利用的办法有效消纳养殖废弃物,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的难题,实现畜禽养殖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曼莉,于东润,宋有涛。 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防治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2,41(2) : 178 -180.
[2]张强,刘彬。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J]. 中国饲料,2013,(17) : 8 - 11.
[3]杨宏,何爱民,陈建国,等。 浠水县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情况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 当代畜牧,2014,(5) : 58 -61.
[4]牛若峰,刘天福。 农业技术经济手册[M].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