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有关三农问题论文范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21421字
第二篇有关三农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海北州农村牧区养殖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农村牧区养殖业是海北州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其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 70%以上,是农牧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养殖业发展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州把大力发展养殖业作为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稳步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坚持农区与牧区养殖并举,强化政策引导和项目资金扶持,着力调结构、育特色、建基地、扩优势,以牦牛、藏羊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导的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

  1.1、因地制宜,布局合理优化 按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规划布局,立足各地农牧业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明确区域功能,不同区域确定并发展了各自的主导养殖产业,呈现出三区竞相发展的格局。(1) 天然草地畜牧业区,即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养殖业,主要饲养发展以高原牦牛、藏羊为主要品种的养殖业,兼饲养少量的半细毛羊、当地山羊和马,饲养牲畜总量约 240 万头只匹,畜种畜群结构较为单一。(2) 半舍饲畜牧业区,农牧民既经营草场和牲畜,同时经营小块农业,属于农牧结合区。全区草场及牲畜数量规模为纯牧业区的 30%左右,牲畜以藏羊、细毛羊和牦牛为主,其中饲养绵羊约 47 万只,牦牛 9 万余头,同时发展黄牛、当地山羊、绒山羊以及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肉牛等,有 6.5 万头只,种类较多、规模较小,各地利用草场和农作物秸秆进行半舍饲饲养,实行以农促养、以养补农。(3) 舍饲畜牧业区,这一区域属纯农业区,主导产业为粮油种植业,养殖业为辅助产业。各地依托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发展藏羊、半细毛羊、奶牛、当地黄牛、生猪、藏香猪、蛋鸡、冷水鱼等多种养殖业,利用暖棚等完全进行舍饲养殖,加快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

  1.2、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升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新、鲜、特”产品。面对多变不定的市场,各地不断顺应市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近年来餐饮市场对海北牛羊肉、羔羊肉以及土鸡等禽类需求量较大的实际,积极引导调整养殖结构,牧区在抓好高原牦牛、藏羊等传统养殖业提质增效的同时,着力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提高母畜比例,大力发展羔羊产业、犊牛经济,并积极推进牦牛提纯复壮和白藏羊等优畜的繁育生产,以及集约化经营。半农半牧区及农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巩固提升牦牛、藏羊、半细毛羊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扶持发展了山羊、肉牛、奶牛、生猪、蛋鸡等适宜当地条件的特色养殖业。从整体来看,各地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养殖种类日益繁多,呈现一乡一品、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

  1.3、转变经营方式,养殖业“两化”同步发展 各地按照调结构、转方式、育特色、上规模、强基础、扩优势、提效益的思路,各地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因势利导,认真落实扶持发展养殖业的政策措施,尤其通过项目资金扶持,使我州畜禽养殖业呈现“两化”同步发展的趋向。(1) 基地化,随着近年来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的建设推进和集约化经营的开展,全州 50%以上的牧业村已经打造了高原牦牛、藏羊、细毛羊等优畜繁育生产基地。农区养殖业也以养殖小区或养殖场形式打造了一批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州总共建有各种养殖业基地 198 处,每处基地畜禽饲养数量都在200 头只以上,实行集中规模经营,使畜禽养殖业实现了基地化、规模化发展。(2) 组织化。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农牧户除了散养自食的畜禽外,在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推动下,各地对用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养殖业,积极扶持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经营主体,据统计,全州共组建养殖业专业合作社 337 家,农牧场 81家,养殖专业大户 5736 家。

  1.4、强化配套建设,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1) 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把扶持发展养殖业作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州已建有各类养殖场(小区)193 处,大部分养殖场实现水、电、路、暖棚、贮料棚五配套,有条件的养殖场实现水、电入棚。州上投资扶持四县各修建了一个年生产加工饲料 1 万 t 以上的饲草料加工厂,全州目前已建成 6 家饲草料规模生产加工厂,部分养殖场通过租赁等形式有了固定的饲草料基地。随着各地设施养殖小区建设的加快,硬件设施条件逐步配套完善,使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增强。(2) 不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在扶持发展养殖业过程中,把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积极实施畜种改良和优畜繁育工程,基本上在各乡镇都修建了牛改、绵改点,到 2015年,全州基本上建成了以州有科技试验示范园、县有畜牧综合服务中心、乡有畜牧兽医服务站、村有防疫员的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养殖业合作社、养殖场等经营管理者自身也聘请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良种良法应用、畜(禽)疫防治、检疫等方面给予指导服务。

  2、养殖业发展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看,我州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2.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是我州养殖业发展的主流,经营主体受文化素质限制,观念落后,绝大部分实行个体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数量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而且生产经营中缺乏先进实用技术的运用,综合生产经营能力低,发展层次和水平不高。

  2.2、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我州养殖业尽管每年都有较大的投入,由于需求量大,国家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业主自身无融资投入能力,导致养殖业需要的暖棚、饮水设施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区暖棚数量少、覆盖率低,有些建成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经营难以规范;牧区在原本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之落实休牧、禁牧政策,使牲畜饲养方式由散养逐步转为舍饲、半舍饲养殖,养畜户需要加大投入修建棚圈、饲草料棚和购置饲料加工机械等,由于自身无较大的投入,使基础设施状况差,制约着养殖业的向前发展。

  2.3、产业化程度低 在养殖业发展中大部分经营主体为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少,产品包装和加工转化率低,以原始产品销售为主,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尤其高原牦牛、藏羊、草原鸡、藏香猪、冷水鱼等特色养殖缺乏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没有形成高原特色品牌优势;各经营主体之间尚未普遍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合作机制,没有形成“企业 + 基地”“、专业合作社 + 农牧户”的产业化格局,带动农牧户发展的能力弱,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

  2.4、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各地由于综合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对养殖业经营主体需要的技术咨询、动物防疫、产品营销、市场信息等方面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主要是有些相关机构不健全而不能服务和服务缺位的问题,也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服务不好的现象,还有责任职能不明确,有能力服务而不主动服务的现象,使养殖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

  3、加快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我州发展特色养殖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同时特色养殖适合一家一户生产,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把特色养殖业作为新兴的重要产业来抓,研究出台特色养殖产业鼓励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特色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州县农牧部门要发挥部门和技术优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合理设计和调整特色产业布局,以高原牦牛、藏羊、生猪、西门塔尔肉牛、草原鸡、土鸡等养殖为重点,尤其是农区要大力推广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养殖,着力构建特色畜禽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

  3.2、要规模养殖,创建基地 规模养殖是保障畜禽产品批量供给的有效举措,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变目前我州特色养殖“散、小、差”生产格局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推广门源文义养殖场模式,采用“合作社 + 基地 + 农牧户”等模式,鼓励支持养殖大户和合作社创办养殖基地,引导各地藏羊、西门塔尔肉牛、黑白花奶牛等分散养殖户建立养殖小区,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多途径提高产业开发的整体效益,提高特色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水平。

  3.3、要强化培训,健全体系 要围绕发展养殖业产业,发挥各级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深入推进养殖科技入户工程,创建科技示范场,培育科技示范户,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节本增效的养殖技术,建立健全“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场”的农技推广机制,为特色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建立健全养殖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适时调整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3.4、要培育龙头,打造品牌 一是培育龙头。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联农户、建基地,大力推广“公司 +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转化增值。二是做强中介组织。

  要着力培育一批运作规范、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组织,密切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的联系,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创新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发展产销对接、订单配送、连锁超市,逐步建立符合现代畜禽产品流通要求的物流体系。三是树立特色品牌。要注重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突出市场取向,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特别是要打好高原牌,加大高原牦牛、藏羊等地方特色品牌的宣传,积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3.5 要加大扶持,强化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核心、三农工作的中心、经济发展的重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紧密配合,加强协调,分工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全面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格局,共同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2) 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整合资源、捆绑资金、集中扶持、抓点带面的要求,多渠道归集资金,逐步建立起企业与农户自筹、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四大资金来源支持体系。其中,企业与农户自筹资金是主体;政府补贴用于扶持特色养殖产业进一步扩大优势,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及创品夺牌等实行以奖代补;对投资开发特色农业产业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补贴。金融机构要充分运用信贷政策,简化贷款手续,增加信贷额度,延长信贷时间,降低信贷利率;要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信用担保和保险机构扩大业务范围,为特色规模养殖场(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保险服务,解决特色养殖“贷款难”问题。(3) 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合理安排养殖用地,是特色养殖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要在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特色养殖,切实解决好畜禽养殖用地问题。在我州范围内,凡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等兴办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养殖业用电统一按农牧业生产电价执行。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