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室性早搏治疗中稳心颗粒加穴位贴敷的应用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1 共1221字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因心慌胸闷就诊的患者趋向年轻化,这与精神压力、过量烟、酒、咖啡不无相关。自2012~2014年运用稳心颗粒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56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均符合非器质性室性早搏诊断,中医辩证属心脾两虚证的心悸患者,女性17人,男性39人,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56岁;病程最长为3年,最短为1周。

  1.2方法

  56例患者均采用口服稳心颗粒联合穴位贴敷疗法,15天为1疗程。稳心颗粒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3次。穴位贴敷疗法:取双侧心俞、巨阙、神门、脾俞、足三里,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1.3判断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

  2结果

  痊愈20例,显效3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病案举例:患者,男,31岁。2013年11月初诊,该患者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于1月前开始出现心慌胸闷,遇劳加重,发作次数逐渐增加,曾于当地诊所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遂求治于本科,查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频发室早,舌质暗淡,苔薄,脉细;中医诊断:心悸;中医证候: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予口服稳心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取双侧心俞、巨阙、神门、脾俞、足三里,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治疗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15天后患者自觉心慌胸闷症状消失,又行1疗程巩固治疗后,症状未反复,查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变异指数正常。

  期前收缩的发生可能是由神经反射引起,特别是通过胃肠道的感受器所激发的神经反射更为常见。过多的茶、烟、咖啡或腹内胀气、便秘、过度疲劳、紧张或忧虑等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也常常是发生期前收缩的诱因,这与当今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重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中医观点认为本病属"心悸"范畴,该患者忧思过虑,劳伤心脾,气血亏损,不能上奉,而发本病,故调理心脾为治疗大法,通过内服稳心颗粒以通脉养心健脾,配以穴位贴敷心脾两经穴位加强调理心脾功效。稳心颗粒组方中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气之功,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健脾,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大肠经,功效通脉行瘀,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醒脾健胃,琥珀镇静安神。由于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脾,贴敷两经穴位可通调心脾经气,选心经原穴神门以宁心安神,心俞配心之募穴巨阙,俞募互配,补益心气,调理气机,脾俞配足三里以健运脾气,心脾相合,可加强内服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相得益彰,效果显着。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7.
  [2]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5-2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