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子午捣臼法治疗水肿的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1464字

  引言

  水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但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且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采取针灸治疗。经过多年的研究我院采用了子午捣臼法治疗水肿,临床疗效得到了证实。该方法属于针刺复式手法,采用捻转提插补泻相结合的方法,能从根本上治疗水肿。现将我院采用该手法治疗水肿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35 例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 13 例,女性患者 22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2 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未收到显着效果且反复发作。

  1.2 诊断依据

  水肿在中医上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起病急、发病快,且患者均从头部和面部发病,肿胀程度在腰部以上最为明显。阴水往往发病较慢,大多数患者从足跗肿胀开始发病,肿胀程度以腰部以下最为明显。在本研究中 8 例患者为阳水,27例患者为阴水。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15 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方法治疗。

  2.2 治疗组

  20 例患者采用子午捣臼法治疗。具体的手法和组方如下:

  2.2.1 子午捣臼法综合采用提插、捻转、九六等基本手法,专治水蛊膈气,有引导阴阳、消肿利水,通利经气的作用。《金针赋》“子午捣臼,水蛊膈气。落穴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九入六处,左右转之,千遭自平。针法是:进针得气候,先紧按慢提九数,再紧提慢按六数,同时结合提针用右转六阴数,插针用左转九阳数,反复施行至适当度数后出针。《针灸大成》卷四:子午捣臼,上下针行,九入六处,左右转之不已,心安阴阳交通。

  2.2.2 组方温阳利水方(祛湿行气,消肿利水)。主穴 : 水分、气海、脾腧、足三里、三阴交、委阳、外关。配穴 : 上肢肿者,加偏历;下肢肿者,加阴陵泉;足背肿者,加足临泣;大便溏泻者,加天枢。主穴除委阳、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法外,其它各穴均用子午捣臼法。配穴偏历、阴陵泉、足临泣用泻法,天枢用补法(灸法)[1].每日 1 次,7 次为 1 个疗程,第 1 个疗程结束后使患者休息 2~4 天后再进行第 2 个疗程的治疗;多数患者均治疗不少于 1 个疗程。穴位要反复行针,每隔 5 分钟行子午捣臼法手法 1 次,以保持针感留针半小时。

  2.3 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痊愈:患者的肿胀现象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显效:患者的肿胀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的肿胀度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变化,甚至是更严重。

  3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 1.【1】

  
  由以上结果可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提示子午捣臼法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4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子午捣臼法治疗水肿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常规的针灸手法,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子午捣臼法的操作技巧,对于每个穴位的提插捻转、九入六出的刺激量要做到心中有数。②临床操作医生要精神集中,找准穴位,掌握好该手法的运行精髓:”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泄。“要做到对患者的深层肌肉进行针刺。③对于阳水患者要多进行手法的操作,以 10min1次为宜,少留针;阴水患者以 20min1 次留针 40 分钟。④对于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等均可使用该手法治疗[2].⑤此方法只要认真掌握领会,对临床帮助很大,可以提高对本病治愈的疗效。且简单易行,花费少,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淑英 .温针治疗中风偏瘫肢体末端局限性水肿 150 例 [J].中国中医急症,2002(06)。
  [2] 张建辉 .头针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