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证范畴。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多不规律,IB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1994年IBS罗马Ⅰ诊断标准定稿后,国内相关研究积极开展起来,中药治疗IBS由于疗效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研究思路与方法不断完善,文献量逐年增长。本文通过对国内1994—2013年中药治疗IBS期刊文献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从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核心作者等不同维度系统分析近20年IBS研究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索,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搜集与整理
1.1.1资料来源检索1994—2013年近20年间中药治疗IBS的相关文献资料。论文获取主要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相互补充检索,未收录的全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手工检索获得。
1.1.2检索策略第1次检索,运用检索词“肠易激综合征”或“肠易激综合症”或“肠易激惹综合征”或“IBS”联合检索,检索项选“主题”,排序方式选“无”,匹配选“精确查询”,检索期限为“1994-01-01—2013-10-01”,检索到肠易激综合征等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别用“中医”、“中药”、“中医药”、“治疗”为“主题”进行第2次检索,并将检索得到的文献题录下载并导入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进行精确查重;第3次检索,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手工排检,最终确定与中药治疗IBS相关文献入选。
1.1.3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1纳入标准①符合IBS诊断标准的文献;②符合中药治疗IBS临床研究、个人治疗经验的文献;③辨证治疗类文献选取含有IBS具体辨证分型、症状描述以及治疗方药的文献,非辨证(中医专方)治疗类文献选取含有IBS治疗方药的文献;④应用国标、行标或学会标准进行辨证的文献,按照其采用的标准进行分类,各项标准作为一篇文献纳入统计分析;⑤综述性文献查找原始文献,按照原始文献进行纳入统计;⑥2篇文章名称不一致,但内容雷同以及一稿多投的文章以1篇计。
1.1.3.2排除标准①资料来源不清,与临床实际情况明显不符者;②无明确的中医证型分类标准或治疗方药者;③动物实验与药理研究者;④中西医结合治疗者;⑤中医非内服中药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者。
1.2研究方法
1.2.1确定分析类目分析类目即文献计量学统计量,根据研究者的具体需求而定。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检索与筛选后,共701篇文献入选,其中包括18篇个案类文献。
从文献年度变化、地区与主要研究单位分布、核心作者与合作撰文情况、期刊分布与研究类型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1.2.2中医治疗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首先,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本研究将“辨证论治”作为评价治疗文献的第一要素,所有辨证论治类研究论文均列为Ⅰ类文献;其次,循证医学将临床研究分为不同类型以判断证据级别,本研究将临床类型作为评价的第二要素,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列为a类文献。根据以上2个文献质量评价维度,本研究将中医治疗文献质量根据不同证据等级分为6类。中医治疗文献证据等级体系如下:Ⅰ类文献(辨证论治类文献):Ⅰa辨证论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Ⅰb辨证论治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Ⅰc辨证论治的专家经验或个人治验文献,Ⅰd辨证论治的个案文献;Ⅱ类文献(专方治疗类文献),Ⅱa中医专方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Ⅱb中医专方治疗的其他文献。
1.2.3文献统计方法建立MicrosoftAccess2010数据库,将收集的IBS中药治疗文献信息录入数据库中。文献年度变化概要中的部分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文献发表时段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文献量的未来变化趋势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其余类目的统计采用Excel2010中数据透视表或直观图进行表现。
2、结果
2.1文献质量评价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中Ⅰ类文献共96篇,占总文献量的13.7%,分别为Ⅰa类文献9篇,Ⅰb类文献0篇,Ⅰc类文献69篇,Ⅰd类文献18篇;Ⅱ类文献605篇,占总文献量的86.3%,分别为Ⅱa类文献407篇,Ⅱb类文献198篇。统计各类文献量的年度变化情况,其中Ⅱa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2.2文献年度变化概要
2.2.11994—2012年IBS中药治疗文献量年度变化情况见图1。
由图1可见,IBS中药治疗文献在1994—2012年间整体呈增长趋势,2002年之前文献量波动较大,2002—2008年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出现小幅度回落,此后文献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2.2.2IBS中药治疗文献各时段文献量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各时间段文献量正态性,检验P>0.05,提示各时间段文献量均符合正态分布。对各时间段文献量进行Anova方差分析,方差齐性Levene检验P>0.05,提示具有方差齐性,故取方差分析结果F=39.45(P<0.05),提示各时间段文献量不完全相等。采用SNK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提示各时间段文献量均不相等。
2.2.32013—2017年IBS中药治疗文献量变化趋势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年度文献量Y与年度编号X的直线回归方程,得出相关系数R=0.969(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文献量Y与文献编号X呈正向直线相关。方程的回归系数a=3.509(P<0.05),截距b=-0.667,回归方程为:Y=3.509X-0.667(P<0.05),回归方程的Anova检验F=263.301(P<0.05)。
根据回归方程预测未来5年内文献量情况,今后5年IBS中药治疗文献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17年将达到84篇。
结果见表2。
2.3文献地区分布及主要研究单位
2.3.1IBS中药治疗文献地区分布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分布于中国30个地区,涉及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除了台、港、澳地区文献未予收录外,全国只有西藏自治区未见IBS中药治疗文献报道。文献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为江苏、河南、广东、浙江及山东,占总文献量49.8%;排名后5位的省份为重庆、新疆、青海、吉林及海南,文献量仅占总文献量的2.4%。由此可知,东南沿海地区为IBS中药治疗研究文献的主要产出地,其次为中部地区,而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的研究力度不足。
2.3.2IBS中药治疗文献主要研究单位及类型统计见表4-5。
由表4可见,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主要研究单位的分布情况中,通讯作者单位为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文献量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高等医学院校。研究单位的统计结果与文献的地区分布情况基本相符,不一致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某些地区整体研究的文献量不多,但个别单位的研究实力较强,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
由表5可见,701篇文献中研究单位类型分为12种,其中作者单位类型为医院的文献594频次,占总文献量的84.7%,其次为高校、卫生院与研究所,以上四者共占总文献量的96.7%。
2.4文献核心作者及合作撰文情况
2.4.1IBS中药治疗文献核心作者及所属单位统计普赖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M=0.749(nmax)1/2,即核心作者的最小发文量等于最高产作者论文数平方根的0.749倍。公式中“nmax”为该主题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本研究中M=1.059,取整后为2,即发表论文数为2篇及以上的作者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核心作者。结果见表6。
2.4.2作者合著情况论文合著是现代科研工作的必然趋势,合著率和合作度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中328篇为合作完成,合著率为46.8%(328/701);作者总数为1256,合作度为1.8(1256/701)。
2.5文献期刊分布及研究类型
2.5.1IBS中药治疗文献期刊发文量比较与核心期刊群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来自于137种期刊,排名前21位的期刊统计结果见表7。表中21种期刊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医药杂志为主,刊载文献量占总文献量的50%以上。
根据高夫曼对于布拉德福定律的阐发,刊载某一主题的最小核心期刊量计算公式为:L=A/a×z/2。其中A为文献总量,a为作者总数,z为刊载论文量为1的期刊数。本次研究L=15.63,取整为16,即刊载论文量为16篇及以上的期刊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核心区内期刊,依次为《河北中医》31篇,《新中医》30篇,《陕西中医》
26篇,《四川中医》26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4篇,《实用中医药杂志》23篇,《江苏中医药》18篇,《浙江中医杂志》17篇,《江西中医药》16篇,《陕西中医》16篇。以上10种期刊占期刊总量的7.3%,刊载论文数占总论文量的32.4%,为本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
2.5.2IBS中药治疗文献的研究类型分布IBS临床诊疗分为不同类型进行,本研究中701篇IBS中药治疗文献同样分为不同研究类型。论文中IBS不分型综合治疗者328篇,占文献总量的46.8%;IBS腹泻型(IBS-D)论文314篇,占44.8%;IBS便秘型(IBS-C)论文57篇,占8.1%;此外尚有其他类型论文2篇。可见,IBS不分型与IBS腹泻型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重点类型。
3、讨论
3.1IBS中药治疗研究逐步发展从文献量的年度变化来看,1994—2012年间IBS中药治疗研究论文数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2002年前文献量波动较大,此后增长速度较快,并于2008—2011年达到峰值。究其原因可能有2个。
第一,随着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IBS专方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逐年增长,IBS中药治疗的总文献量也相应呈增长趋势;第二,2002年前虽然IBS诊断的罗马标准已经发布,但国内的诊断标准并未定型,中药治疗研究处于摸索阶段,反映于文献量则波动较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颁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于2003、2007年发表并修订了我国IBS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在统一的诊疗标准指导下,IBS科研工作进入了蓬勃发展期,2008、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分别公布了“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指南”及“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IBS中药治疗研究文献量达到了高峰。
从各时间段以及未来5年文献量变化趋势进行考察可知,1994—2013年4个时间段内文献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文献量年度变化情况,客观地揭示了IBS中药治疗文献量的整体增长趋势。继而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统计学方法,预测未来5年内IBS中药治疗研究将不断发展,相应的文献量将持续增长。
3.2IBS中药治疗研究地区与单位分布不均衡从文献地区分布来看,IBS中药治疗研究的范围分布较广,除台、港、澳地区文献未予收录外,全国仅有西藏自治区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对地区文献量的考察,我们可以得知IBS中药治疗研究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河南等中部省份,西部与东北地区的文献量明显较少。分析其原因,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当地居民对自身健康比较关注,患病就诊率高,科研投入力度也较大;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当地居民的患病率高,同时地近京津地区,科研实力较强。提示IBS的中药治疗研究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科研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考察研究单位与类型,我们可以得出IBS中药治疗研究以医院为主体,其中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依靠高校优越的科研资源成为主要研究单位,其次为高校、卫生院与研究所,一方面提示医院以及基层卫生院越来越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反映高校与研究所依然是科研重镇,而临床基地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研究工作的趋势日趋明显。
3.3IBS中药治疗研究核心作者与论文合著不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核心作者共21位,但核心作者的论文产量普遍较少,高产作者的缺失提示IBS中药治疗研究领域尚不稳定,研究不够深入。通过对论文合著情况的统计,可以得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合作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近5年合作程度明显有所提升,但总体上合著率及合作度仍不足,提示IBS中药治疗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与成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4基本形成了IBS中药治疗研究核心期刊群从期刊发文量来看,IBS中药治疗研究文献主要刊载于中医药期刊上,其中以省级中医药杂志与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为主要发表阵地。根据高夫曼对布拉德定律的研究成果,计算并确定IBS中药治疗研究文献主载于《河北中医》等10种期刊,这些期刊形成了本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通过对IBS中药治疗研究文献类型进行统计,IBS不分型与IBS-D是IBS中药治疗研究的重点,IBS-C研究文献较少,一方面提示IBS不同类型患病率可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IBS的治疗应重视辨病分不同亚型治疗。
4、小结
本文综合分析了1994—2013年IBS中药治疗研究相关文献,深入探讨了隐藏于统计量背后的客观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近20年间IBS中药治疗研究的文献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未来5年内文献量仍将持续增长;主要研究单位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中部科研实力较强的省份,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科研工作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有望得到加强;核心作者群已初步形成但仍不稳定,缺乏高产作者及科研合作,提示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论文刊载以省级中医药杂志为主要阵地,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专方治疗方面,缺乏辨证论治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高水平论文较少。
参考文献:
[1]李敬华.中医治疗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示范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2]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2-164,200-20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易激综合征诊治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7.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38-40.
[6]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03-106.
[7]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