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从肺、胃、脾、肾治疗心悸的验案4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01 共2659字
关键词

  心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大多从心从肝论治,笔者在临床上有从肺、胃、脾、肾治疗心悸的验案,报道如下。

  1、肺气不宣,痰湿阻滞证

  例1张某,男,52岁。2006-05-04初诊。胸闷心悸3年余。患者3年前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曾到省级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24h达11678次。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结代。予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7d,效不著。2006-05-11二诊,详细审其24h动态心电图发现,夜间心动缓慢时室性期前收缩较多。同时伴有咯吐黏痰、气短症状。拍胸部X片未见慢性支气管炎。证属痰湿阻滞,肺气不宣。治则:宣肺化痰,升阳举陷,理气通脉。方用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合升陷汤加减。药物组成:紫苏子15g,炒莱菔子15g,芥子10g,桔梗10g,清半夏10g,当归15g,厚朴15g,前胡10g,黄芪24g,升麻6g,柴胡10g,炙麻黄6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mL,分早、晚2次服用。2006-05-18三诊,患者服上方7剂,胸闷、心悸、气短、咯痰均显著减轻。守上方继服14剂,诸症消失。查24h动态心电图示仅有室性期前收缩54次。告愈。

  按:该患者室性早搏频发乃由于肺中痰浊阻滞、肺气不宣所致。肺朝百脉,肺气阻滞,则经脉运行不畅,故见胸闷、心悸、咯痰诸症。夜卧时心率缓慢,心脏潜在的异位起搏点易出现激动而出现早搏(现代医学称为慢率依赖性早搏)。提高窦性心率,早搏自然消失。采用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合升陷汤加减,方中紫苏子、炒莱菔子、芥子、桔梗、清半夏、厚朴、前胡、炙麻黄宣肺化痰、理气;黄芪、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当归活血通脉。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升阳举陷、理气通脉,提高窦性心率之效。从而使肺宣痰化,百脉畅通,心悸自除。

  2、胃中温热、痰热扰心证

  例2张某,女,68岁。2012-06-12初诊。主因心悸反复发作2年余。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经多次住院输液及口服西药,病情仍反复发作。有胃病史10年。刻诊:心悸,心烦,胸闷,胃脘痛,食后胀满,嗳气,口干苦,大便干,纳呆,寐差,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结代。证属胃中湿热,痰热扰心。治则:清热化湿,和胃降逆。方用小陷胸汤加味。

  药物组成:瓜蒌30g,黄连15g,清半夏10g,紫苏10g,茯苓15g,白术10g,白芍药20g,鸡内金15g,炒麦芽15g,炒山楂15g,炒神曲15g,茵陈30g,大黄10g,炒枳壳15g,厚朴20g,石菖蒲10g,郁金15g,丹参30g,黄精30g,琥珀(冲服)4g,麦门冬15g,百合10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mL,分2次空腹服用。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2012-06-19复诊,诸症减轻,舌黯红,苔薄黄腻,脉弦。守上方治疗1个月诸症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按:《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生理上心脉之宗气由胃消化水谷精微之气所生成,由胃之大络上通于心,胃气盛则宗气旺。病理上,胃中湿热之邪,亦易循胃之大络上薰于心而见心悸、心烦或不寐等症。该患者之心悸乃胃中湿热循虚里上扰于心所致。故治疗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为法。方中小陷胸汤加茵陈、大黄清热化痰,宽胸和胃;炒枳壳、厚朴理气导滞;茯苓、白术、紫苏、焦三仙健脾化湿,消食;石菖蒲、郁金化湿安神;白芍药、麦门冬、百合、黄精养阴安神;丹参活血安神;琥珀除烦安神。全方共达清热化湿、养阴和胃、除烦安神之功。胃中湿热清则心神得安,心悸消除。

  3、心脾两虚证

  例3张某,女,67岁。2010-11-06初诊。胸闷心悸4年加重1d。患者于4年前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曾多次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同时伴有气短、乏力、眩晕、健忘、多梦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结代。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治则:健脾养血,益气生脉。方用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物组成:红参10g,茯神24g,炒白术10g,黄芪24g,当归15g,炙甘草15g,炒酸枣仁30g,远志15g,龙眼肉2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黄精30g,石菖蒲10g,木香6g,生姜3片,大枣3枚。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600mL,分2次空腹服用。同时用黄芪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0782)40g+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20mL+10%氯化钾注射液(陕西省秦光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4214)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西地兰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8)0.2mg入壶,每日1次;心血通10mL+10%氯化钾注射液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10-11-09二诊,自述用药1d心悸、胸闷即明显减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6次/min;心肌供血不足。停用静脉输液,守上方坚持服用1个月诸症消失。2012年冬又发病1次,依此方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又一次治愈。至今未复发。

  按:该患者为脾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进一步导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而致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故治以健脾养血,益气生脉。方中红参、茯神、炒白术、黄芪、当归、炙甘草、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养血;炒酸枣仁、远志、黄精、石菖蒲养血安神;麦门冬、五味子养阴生脉。全方共达健脾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故取效。

  4、心肾阳虚证

  例4陈某,男,72岁。2009-01-15初诊。头晕、胸闷、心悸、气短3个月。刻诊:面色少华,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黯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47次/min;下侧壁供血不足。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断:胸痹;心悸。证属心肾阳虚。治则:温肾补阳,益气生脉。方用保元汤加味。

  药物组成:炙黄芪30g,红参10g,肉桂6g,炙甘草15g,制附子(先煎)15g,淫羊藿15g,桂枝15g,丹参3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日1剂,文火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早、晚服用。2009-01-20二诊:服上方5剂,头晕消失,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明显减轻。上方连服30剂,诸症消失。心率70次/min。阿托品试验阴性。

  继用心宝丸(广东心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1843)2粒,每日3次,连服2个月。至今未复发。按:该患者年老体衰,心肾阳虚,不能温运血脉,阴寒内生,血行瘀阻,故见眩晕心悸、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

  方以炙黄芪、红参大补元气;制附子、肉桂、淫羊藿、桂枝温肾壮阳,散寒;炙甘草、麦门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脉;丹参活血化瘀;心宝丸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诸药相合,共奏温阳补肾、散寒生脉、活血化瘀之效。从而使肾阳旺,心阳温,阴寒散,血脉通,心率升,诸症皆消。

  参考文献:
  [1]李凤娥,王清贤.刘玉洁运用经方从肝论治心悸验案4则[J].河北中医,2013,35(2):168-169.
  [2]杨新建.河北省中医名家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56-4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