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伏邪内伤”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1. 1 伏邪内伤
“伏邪内伤” 学说,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疟论》有云: “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 《素问·痹论》: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在 《黄帝内经》时代,伏邪学说不仅包括 “伏气温病”理论,也囊括了现代六淫治病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皆可伏而不发成为伏邪.这点在清《王氏医存》中即有体现,其曰: “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凡肢体酸痛、麻木,及梦魇、梦遗、痞块、肿瘤、耳聋、目翳、鼻痔,一切对证药不效,皆别有伏邪。”
清代刘吉人在其所着的 《伏邪新书》中准确的阐述了伏邪的概念,其曰: “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回顾内经时代的中医理论,其总结的 “伏邪内伤”理论,在临床应用甚广.
1. 2 湿火伏邪
结合先贤丰富的临床经验,在 “伏邪内伤”学说中,湿火之邪致病尤为突出.随着《易经》“同气相求”自然感应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方法逐步渗透到中医哲学之阴阳体系中。中医认为湿邪为阴邪,湿中无阳精,易伤人体阳气; 湿性重浊、粘腻,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 湿邪易于趋下,伤及人身下部; 而火邪乃消灼之气,纯阳热而无丝毫生气,专于消灼。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人体阳气与阴液; 火热之邪易生风动血,易致臃肿; 易于扰乱心神.伏邪致病可涉及经络,亦可涉及脏腑,而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大法则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特色。
2 “湿火伏邪”与中医脑病
周慎认为,脑病症状错综复杂,但却有规律可循。其辨证需分清外邪之象、痰象、瘀象,及气郁、内风和正虚之象。掌握了这个辨证纲领,对于脑病的治疗方法及用药才能有所提高。纵观这六个方面的致病因素,结合其临床经验认为这六个方面致病皆可导致气机闭阻,血不能为气行,气血失和,诸邪丛生,湿火之邪内扰,呈现以脑部异常征象为主的临床表现.
3 “伏邪内伤”理论
在中医脑病中 “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崇尚 “治未病”思想,这是中医学精华之所在。“伏邪内伤”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体现在: ( 1) 未病先防: 所谓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增强体质,既 “避其毒气”,又预防 “伏而未发”的病症。 ( 2) 既病防变: 《瘦吟医赘》云: “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也。”在临床上唯有去除病邪,邪去则正安。( 3) 瘥后防复: 临床上多有疾病迁延难愈,而脑病多老年患者,在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时,加之体质虚弱,往往易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正规治疗后,有实验室检查正常但症状反复者,此时积极干预可干预因素,防止疾病复发。“伏邪内伤”理论贯穿脑病治疗过程的始终,理、法、方、药一线贯穿.
4 临床验案举隅
王某,女,47 岁。主诉: 失眠多梦 3 年余,伴神疲乏力。患者系公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自行予佳静安定口服后,入睡尚可,但是繁梦纷扰,时有惊醒,睡眠深度不够,翌日神疲乏力,时有心悸、胸闷、头晕沉,时有偏头痛。为进一步改善睡眠,来求中医治疗。查: 舌暗红,舌体偏小,苔黄腻,脉弦细。诊断: 湿火伏少阴心络之失眠。
患者系忧思伤脾,思虑太过,脾之运化功能减退,又时常赴宴,多食膏粱厚味,导致湿邪内生; 七情太过则生内火,湿火交织,阻于心少阴络,扰动心神,出现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湿邪上蒙,则头晕沉,甚则偏头痛。舌暗红,舌体偏小,苔黄腻,脉弦细,亦为湿火交蒸,阻于络脉之证。方药: 生黄芪 30g,丹参 30g,生地黄 30g,连翘 12g,龙胆草12g,车前草 12g,黄连 6g,栀子 12g,当归 15g,泽泻 30g,柴胡 12g,茯神 15g,知母 12g,川芎 15g,地龙 12g,延胡索 15g,远志 12g,夜交藤 30g,合欢皮 30g,酸 枣 仁 30g,珍 珠 母( 先煎)30g, 龙 齿( 先煎)30g,肉桂 3g,淡竹叶 9g.上方 7 剂,水煎服。二诊: 服上方后,患者睡眠深度明显好转,胸闷、心悸不适症状较前有所改善,但仍时有头晕沉,偏头痛未发作,舌暗红,苔黄稍腻,脉细。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羌活 9g,石菖蒲 12g,加强化湿升清的作用。
三诊: 服上方 14 剂后,诸症好转,晚上夜尿 2 ~ 3次,影响睡眠,无心悸、胸闷不适症状,神疲乏力明显好转,舌暗红,苔薄白,脉细。考虑湿邪已经开始消退,在原方基础上,加强养心血的力度,同时少佐温阳收涩之品。去龙胆草、车前草、泽泻、柴胡、延胡索,加菟丝子 15g,柏子仁 15g,天冬15g,麦冬 15g.四诊: 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症状,原方巩固治疗。同时嘱其服用肉豆蔻五味丸 3 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 《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云: “寐主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湿与阴不相携,阴虚则易感召湿邪,湿邪蕴藉于心少阴络,不仅寐差,且翌日自感神疲乏力,心悸胸闷不适。
这是神无所归,神无所养导致,与单纯火邪伏于心少阴络病有异。若湿火已经化毒,往往会出现翌日神志恍惚,情绪异常,这又是湿热内伏与湿毒内伏的本质区别。 《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云:“不寐,心血虚而有热病也。”没有热、火、毒等多因素参杂其中,很少会出现不寐,不寐必兼热。因此对于失眠的治疗,要注意两点: 一是是否兼湿,兼有湿邪的治疗必须遵循先祛湿,后养阴的原则;二是判断病在经,还是在络。
5 总 结
“伏邪内伤”学说始于中医经典理论,其发展日臻完善,在中医脑病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脑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疗与预防,贯穿理、法、方、药于一体。“伏邪内伤”理论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军秀。 《内经》中伏邪学说对现代临床的影响 [J]. 四川中医,2010,28 ( 3) : 51 ~52
[2] 刘清泉,高洁。 伏邪探源 [J]. 中医杂志,2011,52( 2) : 95 ~97
[3] 杨雨田,武俊青,杨悦娅。 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 [J].中医文献杂志,1992 ( 2) : 10 ~11
[4] 张宏瑛。 浅析俞根初 《通俗伤寒论》的伏邪外搏证治观[J]. 浙江中医杂志,2012,847 ( 8) : 612 ~613
[5] 任继学。 伏邪探微 [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 1) : 4 ~7
[6] 丁宝刚。 伏邪理论初探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 ( 1) : 38 ~ 40
[7] 李璐玚。 外感六淫致病随季而异 [J]. 首都中医药,2010,9: 33 ~ 34
[8] 周慎。 脑病六辨论 [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 6) :
[9] 陈成国。 从历代对中风病认识的演变看中医学理论的发展[J]. 吉林中医药,2008,28 ( 6) : 394
[10] 江顺奎,李雷,刘明,等。 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M].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 ( 3) : 537 ~539
[11] 王左原。 《内经》 “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先机扶正[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 ( 4) : 255,282
[12] 江顺奎,李雷,侯敏。 试论伏邪疾病的治疗规律 [J].中医杂志,2012,53 ( 13) : 1160 ~1162
[13] 王步青。 魏中海教授 “虚邪伏络”理论探讨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 ( 2) :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