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来源:经济 作者:许文利
发布于:2018-03-27 共2339字
城镇化作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途, 我国城镇化水平在过去30多年的中央政府政策等支持下进一步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致力于打造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城镇化。城市、农村相互促进, 城市带动农村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三农问题表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在城市工作生活, 和城市人口一样享有城市人口的福利待遇, 并取得城市户口, 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地理位置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业压力的改善、户口身份的变动等方面。就我国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 从一些社会指标上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由国家发改委编写的《国家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 我国城镇化比率已达到56%.据统计,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近40%, 与城镇化比率相比相差16%, 从此数据上体现出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慢, 需要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力度。
城乡发展不平衡,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过去我国在政策、资源等方面都更加倾向城市的发展, 因而使得农村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程度, 城乡之间发展极为不平衡,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非常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数方面差距过高, 2015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却高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423元, 两者绝对数方面的差距增长比率高达22%, 且这一增长趋势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存在。
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我国,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城镇化, 土地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目前局势上看, 农村小农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难以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 要想维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必须扩大规模生产经营加快土地流转使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农村普遍存在主体经营、分散流转、承包农户之间多种流转形式。但是, 在不同地区, 由于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存在, 农户选择的流转形式不同, 发展趋势也不一致。
二、城镇化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为本, 一直以来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国家城镇化规划》的颁布, 标志着农村人城市化规模正式启动, 尤其是最近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要求登记身份证时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从此政策上看, 城市人和农村人将在身份上无区别, 农民工也会逐渐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为了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 建立统一的身份制度, 各级政府需要在社会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体制以及住房社保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 真正实现农村城市居民平等, 让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成为城市中的新市民。
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主要追求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 针对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让贫困农村脱贫, 减少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方面的收入, 减少城乡居民相对值差距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体途径为:一是拓展农民就业途径, 一方面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完善可以让一部分农民在城市就业, 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特别是务农的农民, 根据农耕时间, 在农闲时给他们提供在农村当地或者附近地区的工作, 让这些农民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二是可以大力发展农村联合社, 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 这样使得农民因为规模化经济效益而获得更高的农业收入;三是不断健全农村居民保障机制, 特别是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和宅基地与耕地流转补贴, 增加农民财政补贴等其他收入的同时, 可以严格控制农民的农业收入因不可控因素而产生的风险。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解决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难题。第一, 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为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提供支持。针对种植大户、生产经营或家庭农场等专业农民, 可以成立合作社, 如果经营时间和规模符合一定标准, 可给予适当补助和扶持。第二, 加快针对长期农地转出的专项补贴优惠政策。农地流转的实现依托于转出与转入农户, 但转出方的影响更大。农户如果同意将所有土地全部转出, 国家要尽可能给予一定专项补贴, 来激发更多农户将土地转出, 尤其是土地面积少或长年外出打工的农民。第三, 针对农地流转制定的信贷政策要进一步优化。以土地流转为前提制定土地经营模式, 但这必然面临更多问题, 例如融资渠道和资金获取等。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要针对农户具体面临的资金及融资难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进一步激励和扶持农户在农村金融及土地承包等相关服务。第四, 针对农地规模流转制定并优化保险制度。农业保险的制定与优化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 实现对保障地合法合理流转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不但要关注它的数量过程, 更要重视它的质量过程, 各地要在对当地城镇化的战略地位尤其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明确目标, 确定重点, 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在速度、效益、后劲三者的结合上, 不断将城镇化推向前进, 逐渐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成效, 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幸福奠定基础, 开辟道路。
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不但要关注它的数量过程, 更要重视它的质量过程, 各地要在对当地城镇化的战略地位尤其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明确目标, 确定重点, 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原文出处:许文利.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J].经济,2017(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