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 果
2. 1 不同血糖水平分组基线资料比较及 2010 年至2011 年时肾功能不全事件的比例: 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TC、TG、HDL-C 水平逐渐升高( P <0.05) ; 与其他三组比较,基线空腹血糖<7. 0mmoL / L 组年龄、吸烟、饮酒及合并高血压病者比例均最高,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最低( P<0. 05) ,并且随着血糖水平分组的增加,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比例也呈递增趋势( P<0. 05) ,在男性人群中也可观察到此结果( P <0. 05) ,而在女性人群中,各组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 05) 见表 1.
2. 2 影响肾功能不全事件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 析: 模型 1 以 2010 年至 2011 年度肾功能不全为因变量,以空腹血糖水平为自变量,以第一组为对照,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四组发生肾功能不全事件风险为第一组的 1. 98 倍( P<0. 05) .模型 2为在模型 1 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了年龄、性别、TG、BMI、TC、LDL-C、HDL-C eGFR、、FBG、饮酒、吸烟、高血压病史,结果显示: 第四组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仍增加,其 RR 值为 2. 47( 1. 37 ~4. 47) ,结果见表 2.
3 讨 论
有研究证实[4 ~6],高年龄、高血糖水平以及长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三个高危因素,尤其是持续高血糖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明确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将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本研究发现,不同血糖水平分组发生肾功能不全发病率分别为 3. 35%,3. 89%,4. 74%,6. 43%,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4 年后糖尿病人群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7],良好的血糖控制能使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下降,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这说明 DM 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可能有高血糖以外的因素参与,但是至少说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将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本研究中,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因素后,空腹血糖水平≥11.0mmoL / L 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空腹血糖水平<7mmoL/L 者相比,第二至四组肾功能不全的发病风险分别是第一组的 1. 37 倍、1. 60 倍、2. 47 倍,第四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病风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有学者跟踪 1 型糖尿病患者 10 年,在持续高血糖状态没有得到控制或控制不利的情况下,试用ACEI 治疗观察延缓 DN 进展的疗效并不理想。这充分说明持续高血糖是影响 DN 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另有研究[8]发现,空腹血糖控制在 6. 2mmoL/L时,新发和恶化肾病的事件相对危险下降 21% ( P =0.006) ,由此可见,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新发和恶化肾病事件显着下降。
参考文献:
[1] 朱婕,吴寿岭,王艳秀,等。 高敏 C 反应蛋白对新发脑出血危险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华内科学杂志,2010,49( 6) :469 ~472.
[2] 刘莉红,贾晓蕊,马素艳。 白介素-8、白介素-10、C 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综述,2011,17( 18) :1135 ~1137.
[3] 徐燕,张红。 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J]. 河北医学,2014,2( 20) :248 ~251
[4] 何颖,肖常青。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0,6( 4) :620 ~622.
[5] 廖国玲,王玉华,杨凤琴,等。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与临床生化指标分析[J]. 检验医学,2010,25( 8) :592 ~ 595.
[6] 王旭方,李梦婕,葛永纯,等。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代谢组学特点及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23( 2) : 127 ~ 130.
[7] 许妍。 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4,11( 35) :2352 ~2353.
[8] 蒋晓春,樊静,王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 8) :81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