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探讨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作者:纪守宇
发布于:2019-01-15 共3099字

  摘要:目的 观察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 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8例, 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床边责任制护理。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接受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 (P <0.05) 。结论 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 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成效更佳, 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方面应当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床边责任制; 常规护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效果;

内科

  床边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 它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在护理过程中将患者摆在首要位置, 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并基于护理理论知识为患者制定全面的系统的康复计划[1]。在具体护理过程中, 实施护理人员床位分管护理的原则, 这种护理方式针对性更强。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结构一般偏大, 发作时常常没有任何征兆, 患病时间通常较长, 鉴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复杂性, 要求在对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不仅仅是治疗方式, 后期的护理也要做到全面完善[2]。为寻求一种质量更高, 使患者从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最佳体验的护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院进行了床边责任制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模式下的对比观察实验, 结果表明, 床边责任制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好,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 进入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8例, 其中男性患者52例, 女性患者46例, 患者年龄在38~65岁, 平均 (48.8±1.6) 岁。在选取患者标准方面, 患者病情相接近, 皆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 每组4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按时检测, 保证良好的病房环境, 做到干净卫生, 保持通风状态, 出现任何情况异常的现象时, 及时报告主治医师。

  1.2.2 研究组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模式。将研究组患者的床位进行统一编号并分组, 如1~8号为第一组, 9~16号为第二组, 依次类推, 每一组均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的时候, 要与其多沟通, 并讲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叮嘱患者在日常生说中要注意的预防事项。除了要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之外, 对患者心理方面的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护理人员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与患者多交流, 观察其情绪的变化,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评估, 以便为患者制定全方位的心理辅助治疗方案。在沟通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模式, 对患者正确引导, 同时与患者家属也要保持联系, 确保患者的最佳护理状态。沟通时态度要亲切以及注意听取患者对护理的建议。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结束后对98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测, 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层次, 显效为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康复情况较好, 身体各项指标均较稳定;有效指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各项指标偶有波动;无效是整个护理过程对患者康复没有明显帮助。

  1.4 统计学方法:

  得到的数据用SPSS18.0分析, 进行t或卡方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测结果显示, 接受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患者, 其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 (P<0.05) , 表1为治疗效果评估结果统计表。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 ]    

  3 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他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心脏、血管等与机体血液运输有关的结构,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动脉硬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列分支疾病在发病原理和治疗手段上一般都大同小异, 都是由血管科以及心脏科等诸多专家联合治疗。在心血管病的病发症状方面, 心悸是一种对直观的表现形式, 通常表现为患者心跳加快, 在临床检查时会发现心率不齐等症状[4]。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结构偏大, 加上换上心血管疾病之前, 可能还有像高血压等疾病的困扰, 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相较于一般患者来说弱了许多, 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各种病菌的感染;长期的心血管疾病往往还会造成许多并发症, 使患者消化系统变差, 生命器官功能下降, 这很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用于消灭病原菌的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 降低了患者抵抗病菌侵害的能力[5];由于机体血液循环能力的下降, 肝脏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通不畅, 可能发生堆积堵塞的现象, 而这种环境恰恰为病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该病的长期性, 在护理期间医师还要注意向患者普及腹部感染的致病机制, 普及基本的疾病预防常识和病情突发时的抢救措施, 密切关注并记录身体的各方面情况, 如体温、心率、血气和呼吸等指标, 并且注意询问患者自身的感受, 若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护理不仅要达到专业护理规范要求, 更要顾及到患者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 致力于为患者打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降到最低的一种护理模式。床边责任制护理主要以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和风险意识, 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登记记录, 重点把握问题的关键因素, 同时做好入院评估的安全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护理交接班, 建立安全标识, 做到对每一个治疗环节的认真谨慎[6];在治疗过程中, 为避免患者的消极心态, 可以给患者多讲一些成功案例, 以增强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 同时, 用通俗易懂话给患者讲解疾病方面的理论知识, 让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保证病房通风性良好, 护理环境的舒适性, 在患者休息时,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处于正确的卧床姿势, 尽量避免身体左侧处于卧位, 减轻心脏所受压力[7]。患者所处的护理病房做到每天一次的紫外线消毒, 治疗前后所有的医疗车、治疗工作台面的清洗消毒, 按时的地面湿式清扫, 各类检测仪器、设备的定期清洁, 氧气雾化瓶的每日消毒;在饮食方面, 护理人员要为心绞痛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餐谱。控制盐的摄入, 以防血压的升高;每天脂肪的摄入量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降低血液黏稠度;高固醇类的食物, 如动物的内脏, 蛋黄等要避免食用, 利于保障血管健康的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注意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改善,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 以促进血液流通。同时, 强化护理人员的能力, 加强礼仪训练、语言沟通都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 床边责任护理所遵循的护理人员床位分管护理的原则, 在风险意识的调控下, 可最大限度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态度, 加强日常工作的细致性, 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有助于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 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用十分明显, 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方面应当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爱琼, 董文鹏, 童光, 等.数字量化评分法在农村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 (10) :1029-1030.
  [2] 陈丽娟, 周建玲, 魏红卷.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护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 13 (11) :1050-1052.
  [3] 张立新, 师树田, 聂绍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5, 13 (7) :666-668.
  [4] 李少枝, 王文会, 陈伟强.自制肘关节制动托具在经肱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护理体会[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 21 (3) :427-428.
  [5] 陆群, 万霞, 姚孝娟, 等.护理干预配合阿司匹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级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6) :10-13.
  [6] 廖通, 张元春, 李焕轮, 等.床边检测NT-proBNP及c TnI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 2016, 44 (10) :1255-1258.
  [7] 王晓莉, 徐莉, 张丽萍.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14) :36-38.

作者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原文出处:纪守宇.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02):245-2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