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澜沧江区域傣族佛经“世俗化”现象的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5603字
论文摘要

  一、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

  “世俗化”现象的出现“世俗化”一词的出现是相对于 “宗教”这一概念而言的,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最初是指教堂的财产变为皇亲国戚们的私人控制的财富和可供其随意调配的物品。后来,世俗化一词含有教职人回归世俗社会,或脱离宗教而获得自由。在文学领域出现世俗化亦是相对于文学里的宗教因素而言。在东方文学史上,有学者认为 “所谓 ‘世俗化’,既是相对于第一个文学时代的宗教信仰而言的,既非宗教化和贫民化”。如果把傣族文学放在整个东方文学的背景里考察,它与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等出现世俗化的文学时代既有相同规律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傣族佛经文学在中国文学领域里独领风骚。傣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境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在中国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南和南部。云南境内的傣族集中生活在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景谷、孟连、双江、耿马等地区和瑞丽江流域的德宏等地区。傣族喜欢选择依山傍水的坝子居住,精神信仰主要以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从公元 4 世纪开始,佛教逐渐传入,并逐渐被澜沧江、瑞丽江流域的傣族民众所接受,在印度的贝叶经籍影响下孕育并萌生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傣族贝叶文化,它给傣族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到了 14 世纪继明清以来,傣族地区相继进入封建领主的社会结构,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生产力得到发展并形成稻作文化,水田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出现,傣族地区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进行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傣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加上傣族民间除了佛寺收存贝叶文献外,普通家庭也有收集贝叶经的传统习俗,在傣族重要民俗活动赕佛中就有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的活动。在赕佛这个民俗活动的影响下,傣族民间诵读经书蔚然成风,这些社会因素促进了文学繁荣的景象,为傣族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最明显的特征是傣族文学创作已经逐渐由信仰时期的创世和英雄史诗向带有市井意味的世俗化文学过度。这时期,散文、小说大量涌现,叙事技巧日趋成熟。
  综上所述,傣族稻作文化的肥沃土壤和新的佛教思潮文化空气的交织叠合,傣族的贝叶经文学在明清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众成为文化创作的主导力量,也成为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主体,傣族佛经文学迎来了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二、“世俗化”之一: 佛祖形象与傣族文化身份认同

  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首先表现在佛经文学作品里的傣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印度佛经文学与傣族文化碰撞后,保留了印度佛经故事痕迹用傣族文化书写的文学,在书写过程中获得了傣族文化身份认同。傣族佛经故事 《贝叶经》里的重要作品——— 《佛祖巡游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是以生活在傣族地域文化里的 “佛祖”为主体建构而成的鸿篇巨作,通过佛祖巡游活动来获得傣族文化的身份认同感。这个佛祖就在傣族身边,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脚印,每个山川河流都是他命名的,民众生活习俗的形成和他的故事息息相关。作品仅仅在开头部分还存在以印度佛经为蓝本改编的痕迹,故事开头这样描述:
  “佛祖圆满菩提正觉的时代,投胎生成一位少年,取名叫麻都塔腊珈玛纳瓦,一天,他和相依为命的母亲随船出海。船队航行到第七天,商船突然破裂下沉,船上数百名商客全部遇难,麻都塔腊珈玛纳瓦和母亲在水中拼命挣扎。在危难时刻,麻都塔腊珈玛纳瓦为了拯救母亲,以极大的毅力,背着母亲,奋力向岸边游去。他们在海里游了七天七夜。此刻,一尊在梵天界里的大梵天看到这对在海里挣扎的母子,产生了怜悯世间生灵之心,就从天上下来施法,让少年心中产生要成为普渡众生、救苦难的佛祖的念头。麻都塔腊珈玛纳瓦感受到了这突然萌生的念头,背着母亲努力向岸边游去。他们又游了七天七夜。这时,大海的守护神喃灭哈腊丢瓦拉帕受到天神的指责,就施法将母子送上岸边。母子俩脱离危险后,麻都塔腊珈玛纳瓦先向母亲叩拜,再默默虔诚祈祷: 让我们成为一尊通晓一切智慧的佛吧,在将来的时代里,让我们去解救世间众生吧。”
  傣族地区流传的佛祖生平故事,既有佛经文学的神圣感同时又有具有傣族文化身份认同感,两者交融并存。它从传入到成为该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甚至在傣族民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何这部作品会成为经典?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佛教与傣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并借助文学的特殊功能来宣扬佛教教义,因而佛经文学首先是文学其次才是佛经文学。《佛祖巡游记》记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世尊佛祖的前世和今生,通过佛祖生命里历经的苦难和顿悟过程叙事讲述一代师宗成长的故事,作品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感人至深,能触动读者心灵。佛经文学的特点是既有真实感人的一面同时又充满了神圣感。
  德国宗教哲学家鲁道夫曾阐释 “神圣感”为: “是一个宗教领域特有的解释范畴”。由于宗教神圣的内涵通过文学叙事而呈现出具有 “神秘感”的世俗化故事。鲁道夫曾分析过宗教神秘感这种二元结构性质的东西。一方面是让读者产生 “畏惧感”。这样的畏惧感在文学作品里占据过多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抗拒,甚至会让崇拜者在这个高高在上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面前产生自惭形秽、卑微渺小的心里感受。另一方面,“神往感”驱使崇拜者会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面前顶礼膜拜甚至战战兢兢或唯唯诺诺。佛经文学的神圣感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这适应了在古代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社会秩序需要依靠宗教道德意识来约束人们的需求。
  《佛祖巡游记》的佛祖是傣族心中的佛祖,既至高无上又仿佛无处不在。原因是该故事在传入时,聪敏的傣族人民以本民族文化书写使其获得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西方学者认为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气。在 《佛祖巡游记》里体现了傣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的集体无意识。从表层看,是佛祖的个人智慧,佛祖巧妙地结合当地的风物山川,在其巡游过的山川河流和傣族居住的地方都给其取了山川名称和傣族人们居住的寨、勐等名称,其实是傣族先民的集体智慧,这些名称体现了先民们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生存下来的经验,带有明显的傣族文化特征延续至今。故事巧妙利用佛祖的“巡游”把傣族人民居住的地理环境作了介绍,对山川地貌地理特征描述得十分详尽,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给其命名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集体智慧并形成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乃是各民族的各种集体无意识原型观念,人们因其被唤醒这种沉睡在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而获得审美愉悦。傣族地区为何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 为什么命名时有的是 “曼”有的是 “勐”,傣族村寨的选址命名都是傣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其中可以看到傣族文化里集体无意识所包含着的傣族先民的生存智慧的原始意象。诸如傣族文化里的水崇拜意象,竜林意象等等。
  佛教与傣族文化在 《佛祖巡游记》里交融成一个整体。傣族文化身份认同与佛教的宗教神圣感在文学作品里具有整合功能和感召力,能使社会的不同个体、群体或各种社会阶层的人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合功能是宗教借助民族文化使之共同体内唤起一种强烈的仁同意识,将其所信仰的教义乃至领袖奉为神明,佛教的道德规范对于人们的行为发挥着强大的约束作用。

  三、“世俗化”之二: 赕文化传播与悲剧艺术震撼力

  赕是傣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既: “行善,布施,修来世”,赕文化在傣族地区由传入到深入傣族民众人心,与文学作品的传播有一定关联。例如《维先达腊》这部文学作品的流传与赕文化的传播有着一定的作用。故事情节取材于印度佛经 《菩萨本原经》中的 《太子须大擎》,带有印度佛经故事痕迹,原经书共有十三卷,在贝叶上共有八百多页,有的版本字数多达一百多万字。体裁有叙事诗,后来又有根据叙事诗改编而成的长篇传奇小说。这部作品在傣族佛经文学里具有代表性,它通过人物形象遭遇厄运和苦难的经历来阐释佛教行为“赕”的诸多好处。伊格尔顿认为悲剧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人类社会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表征着社会变革和历史转型。佛教的传入仅仅是僧侣们的说教就能深入人心吗? 如果没有生动的文学故事和人物遭遇厄运的悲剧因素的故事,是不能打动人心接受教义的。这部讲述维先达腊怎样成长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忠实信徒故事,作品内容主要为宣扬赕佛思想,感人至深的不是贯穿其中的宗教道德意识,而是作品里的人物悲剧命运。故事梗概是:
  维先达腊原来是一位召勐,他性格温厚喜爱做赕,天神变作潘,向他讨要了他的一头能为人间播雨的白象,他就慷慨赕给他了,接着把马车也赕给潘。多年后,他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赕光了,于是被人们赶入深山。他的妻子和一对可爱的儿女跟着他到森林里过着流亡的生活,此刻他一无所有。贪婪的潘又来了向他索要孩子,维先达腊便狠心将孩子们赕给了潘。亲眼看着潘用绳子捆着并用鞭抽打着他们赶着带走,孩子们悲惨的呼叫和哭声撕裂了他的心,但他克制住自己的内心情感,任潘把他们带走。在途中孩子们挣脱逃回抱住他的腿乞求时,他还是任潘把孩子栓走,此刻妻子心碎昏厥过去,后来他还将妻子也赕给了潘,妻儿们在潘家里做奴隶忍饥挨饿受尽折磨。他自己在森林里漂泊多年后感动了天神,最后让他和家人团聚并荣归故里。
  整个故事情节最扣人心弦的是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悲剧效果超越了宗教的枯燥说教,维先达腊悲剧命运引发读者的阅读共鸣,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激发了内在情感,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悲剧能引起读者的恐惧与怜悯之情,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主人公维先达腊身上一件接着一件苦难事件发生,所产生的悲剧效果比单纯说教更深入人心。从傣族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发生的个人人生苦难,维先达腊由于赕的行为让他遭受了不应遭受的厄运。自然引起人们对于他的怜悯之心,但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于赕的行为认识,这是由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人物形象厄运才是构成悲剧的重大因素,悲剧中的受难形式往往是一般观众获得强烈心灵震撼的来源,维先达腊这一人物形象遭受厄运在悲剧中产生的地位和作用。布拉德利认为厄运纳入到命运观念的轨道悲剧更具震撼力。在他看来,悲剧都是偶然的意外事故在起作用。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潘”是个集贪婪、狡诈于一身的市井小民形象,由于 “潘”的阴谋致使维先达腊遭受磨难,先是失去家园带着家人流亡于森林,再接下来就是失去孩子和妻子,最后年老病多孤苦一人以致感动上天让他重返家园。叔本华认为悲剧世俗化是悲剧剧情常常与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它能引发人们对于人类普遍命运的理解。维先达腊的故事围绕傣族民众自身承受的痛苦以及如何摆脱这种痛苦展开的,而这一点刚好吻合了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最大的痛苦根源在于人的欲望,而人的欲望又是永远不可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解决人们精神痛苦的一剂良药———赕,通过赕的行为来达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傣族悲剧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生痛苦,使得人们直观到人类的欲望带来的精神痛苦,悲剧因素在文学作品里表现出的是生活里彼此斗争,相互摧残,因而维先达腊人生悲剧的结局不是悲剧冲突双方斗争的解决,而是斗争的双方在认识中对生命意志的否定。《维先达腊》跳出了以前固定不变的道德架构,变为苦难与精神危机之间更具活力的关系。通过人物形象的悲剧行动展现苦难正是为了超越苦难。维先达腊在历经了世间所有磨难后,才宣扬佛教道德要通过 “赕”的行为才能让普通人去获得纯净心性,这是人类道德的终极源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以 《维先达腊》为代表的佛本生经故事成为傣族文学艺术的启蒙作品。

  四、“世俗化”之三: 超越道德规训的完全世俗化寓言故事

  《苏帕雪》收集了傣族的格言、警句、俗语、箴言以外,最精彩的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不仅仅是借助宗教而流行的,它有大量作品呈现出完全世俗化的民间寓言故事的特征。它绝不是单纯的说教,皆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断案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的精彩叙述,通过文学鲜明人物形象的悲欢离合故事告诉人们生活常识和生活哲理。例如,一个被关的故事、和丘比争吵的故事、酒的罪孽、维突拉尼梯达、挖银坑……等等诸多形象生动的世俗故事,没有宣扬宗教道德和虔诚信仰,或是劝诫人们解脱涅盘,而是很直白甚至赤裸裸地讲述世人对于物质生活的利益追求和生活享受。并启示人们生活中处处皆有生存智慧,因而特别关心交友之道,甚至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傣族村社中的人际关系,指导个人在集体中如何避害而趋利,如何生存,提倡不轻信和不冒失,尽量去结交对自己有利的朋友,甚至尽量避开或讨好有权有势者,提倡弱小群体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敌等观点。从上述故事可以看到,这样的智慧和世故是从市井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可以说字字珠玑,是饮食男女们永远值得铭记的生活智慧。在叙事技巧上采用了民间故事里常用的手法,即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的连串插入式结构,把各种故事环环相套,既错综复杂又浑然一体,这种形式与印度和阿拉伯民间故事结构很类似。
  从 《维先达腊》、 《佛祖巡游记》、 《苏帕雪》等等傣族佛经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世俗生活的感性美,大胆想象的神话美、民族文化的器物艺术美,且在世俗化故事情节叙述中让读者感知佛教的哲理和神圣美感。哲理常常隐藏在生动形象的世俗化故事里,在文学世界的生动形象人物的命运和戏剧冲突中展现人性美。在傣族佛经文学殿堂里,世俗化的感性生活与佛教的说教交相辉映,以佛的超自然美映衬一个个感性的生活在世俗空间的人性美,这就是傣族佛经文学的魅力。它是傣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亦是傣族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傣族社会历史的演进,佛经文学不仅在其所属的民族中世代传递,而且被不同时期的人们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傣族佛经文学数量众多、叙事发达等现象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就越丰厚。因而,许多传统的佛经文学形象,例如召树屯、孔雀公主、金瓣莲花、唯仙达纳、苏帕雪、苏拉翁等,已经成为傣族或傣族居住地区的文化符号。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