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蛇传的传播属性
(一)口耳相传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最典型的特征。作为民间文学的“白蛇传”,在其诞生、流传的过程中一直离不开口耳相传,从民间的“你讲”“我听”的自由传播到勾栏瓦肆的说书表演再到舞台上的戏剧演出,白蛇传的传播一直离不开“口述”、“耳听”这两个基本特征,虽然到后来也出现了其他的非语言形式的传播,比如书面文本传播、民间美术作品传播等,但那些并不是最主要的传播形式,也不能否定“白蛇传”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事实。在其早期的口头传播以及后来占主要地位的舞台传播,“口述”“耳听”的特征最为鲜明。
(二)流变性
白蛇传的另外一个传播属性是流变性。白蛇传的传播并不是一个版本流传到最后,而是处于不断的流变当中。当白蛇传故事在民间诞生流传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些比较进步的文人将流行于宋元杭州瓦舍勾栏说话人的口头讲唱内容和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搜集和整理加工,编成传奇、话本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后来清代一些文人也对白蛇传故事进行加工,并且把许多宣扬封建迷信的糟粕带进了这个故事,于是出现了大批民间戏曲和通俗演义之类的作品。这些作品又反过来对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产生影响,并且由于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双重存在,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的每一次传播又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白蛇传故事的流变性。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白蛇传故事的异文,这就是它的流变性所造成的。
二、白蛇传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范围广、时间跨度长
白蛇传传说的雏形诞生于南宋末年,成形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播史,它从人们的口耳相传到文人笔下的白蛇传、艺术家演绎的白蛇传再到这些形式白蛇传的回流,故事在口头文学和文人文学、其他俗文学之间,辗转相传,交叉影响,使得白蛇传这个优美的民间传说比其他民间传说的情节更丰富多彩,人物更丰满,主题更深刻,版本和异文也更多,所以才流传了几百年而不衰。再从流传范围上来看,白蛇传传说故事的发生地是杭州、镇江和苏州,这个传说最初也只是在杭州和镇江、苏州等地口头流传,由于多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戏曲这个传播介质的加入,使得白蛇传传说从杭州和镇江这两个中心区域向全国辐射开来,成为全国人民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传说的流传地之广是其他民间传说所不能比的,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的特点。
(二)多种传播介质介入传播
白蛇传在诞生之初只是在人们的口头上流传,包括先前的口耳相传和后来的说话、评话等,后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加工改写,成为话本小说中时有出现的小说题材,于是开始出现了文本传播,再后来有戏剧家把它写成了剧本,把白蛇传故事搬上了绚丽的戏曲舞台,从而有了舞台传播,再后来白蛇传故事又被搬上了电视和电影荧幕,并且因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的播放而一度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期间歌剧、音乐剧、动画、漫画、网络游戏等传播媒介都加入到了白蛇传的传播行列。
(三)作为民间文学类非遗的白蛇传与其他类非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蛇传传说就其本身来说是属于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其发展传播的过程中,慢慢出现在了其他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中,成为了其他类非遗的常见题材。比如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京剧在内的全国几十个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传统剧目,其中以文武开打、唱做并重的京剧《白蛇传》最有特色;再比如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文化艺术的创造,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本土人文环境、反映社会生活需要、寄托大众审美理想的美术形态和样式。这些美术形态和样式包括雕塑、泥塑、陶塑、发帖画、瓷刻、剪纸、刺绣、竹编、年画等,而白蛇传是它们的常见题材,所表现情节主要有《断桥相会》、《水漫金山》、《游湖借伞》、《端午惊变》等。
三、白蛇传的口头传播现状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可谓家喻户晓,在 2006 年即被评为江苏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属民间文学类。而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除了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外,其生存处于困境的现实和濒临消亡的现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白蛇传属于口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本质的传播属性是口耳相传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口耳相传的特性正在减弱,笔者曾针对一批大一学生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笔者发出的 20 份问卷中,关于“你是通过哪一途径了解《白蛇传》这一民间故事的?”只有一份问卷的答案是“别人的口头讲述”,绝大多数的答案都是“电视剧的播放”。可见在白蛇传的传播中,口头传播已经处于濒危的局面,白蛇传的口头传播亟待抢救。
(一)传承主体后继乏人
随着当今社会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型社会转变为工商业型社会,传统劳动耕作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劳动耕作的方式一去不返,使《白蛇传》等民间口头传说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讲述这些传说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1890 年出生的镇江人李志中系白蛇传传说在镇江的第一位实际可考的传承人,已于 20 世纪70 年代病逝;第二位传承人为 1909 年出生于宜兴的宗震名,擅讲白蛇传传说,其中以“泪漫金山寺”最有影响,老人于1990 年病故;第三位传承人为 1912 年出生于丹徒的倪双喜,他是唱山歌的能手,演唱的山歌号子《白蛇传》在镇江广为流传,他于 20 世纪 80 年代病逝。此外的传人还有 1909 年出生、人称“故事篓子”的周广富;1900 年出生的故事能手包季青等人也都是讲白蛇传的代表性人物。而一旦这些凤毛麟角的传承人全部离世之后,白蛇传传说的口头传承将面临后继无传承人的危险境地。而“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没有了传承人,白蛇传等民间口头文学将无法传承。
(二)听众的缺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文化传播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秩序”时代。当前,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几乎完全代替了人们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往传统的以“说”和“听”为主的信息交流方式被现代可视的符号交流方式所取代,于是口头讲述的白蛇传故事人们再也不愿去倾听,以往茶余饭后在田间、地头一群人围坐一起听人讲故事的场景再也不复出现,人们再也不满足于倾听单调的口头讲述的故事传说,而是追求电视、网络等视听传媒所带来的视觉、听觉上的震撼效果,传统的口述讲故事的方式失去了听众。
四、民间文学类非遗口头传播的保护措施
民间文学是流传于人民大众口头上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它的根本属性是口耳相传性,而一旦失去这个属性,民间文学也将不是真正的活的民间文学,而只是民间文学的化石。对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学者们更多的是提出记录保存的保护方式,将还活在田野里的民间文学在其消亡之前赶紧通过记录的方式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很可取的一种保护方式,但是民间文学要想活态地流传下去,光靠记录文本的方式还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它活起来。
(一)发掘“地名文化资源”,在“地名遗址”定期举办“民间文学讲唱比赛”
民间文学类非遗,它不同于民间美术、传统技艺等其他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依靠民众集体传承的属于民众精神生活状态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促进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承,也是促进人民大众集体对它的传承。一般来说,申报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地区,普遍拥有该民间文学的相关遗址、遗迹,比如“董永传说”的“望仙桥”、“董永与七仙女定情的老槐树”,“白蛇传说”的“法海洞”,“梁祝传说”的“英台阁”、“碧限庵”等,而这些遗迹遗址的存在,说明该故事或传说在此流传甚广,凝聚着当地民众的集体情感和特殊的历史记忆,因而常常成为民间故事讲述、传唱的重要场所。“地名文化资源”,是各地申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凭据,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流传地域遍布大江南北,但仅有极少数地方存留着故事或传说中提及的地名。
发掘“地名文化资源”,在“地名遗址”上定期举办该民间文学的讲唱比赛,容易凝聚当地民众的集体情感,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保护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地名遗址”,是当代文化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本土历史文化记忆的尊重,这一举措也有利于传播和扩大该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因而有关部门要发动群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相关遗迹、遗址上定期举办民间文学讲唱比赛。
(二)让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纯用录音、录像、摄影、摄像、文字记录等方式进行濒危项目的抢救只能起到对非遗项目进行保存的目的,而更重要的保护方式是创造适宜的环境,让非遗项目得以活态地传承延续。而非遗项目的传承,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传承,失去了人这个传播载体,非遗项目的传承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随着老的传承人的消亡消失,一些非遗项目也面临灭绝消失的境地。传播主体的缺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障碍。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新的传承主体使非遗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呢?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 2007 年第八界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出台文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1]
这句话指出了我们非遗的发展出路,即从娃娃抓起,从校园入手来培养年轻一代的接班人从而让我们的非遗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让非遗进校园,是将校园里的青少年儿童作为重点传播对象,这样能加强孩子们对非遗知识的理解力和领悟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小培养孩子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使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非遗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例如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发起的“成都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活动日”,“民间游戏”进校园和“民间故事”进校园,在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培训基地”,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课外教学活动。
在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五个民间文学项目中,只有吴歌在校园进行了传承,而包括白蛇传传说在内的四个项目都没有能够进入校园。因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民间文学类非遗进校园包括把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或者编入课外阅读课本供孩子们课外阅读,或是在校园里定期举办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讲唱比赛,也可以定期把传承人请进校园,给孩子们讲故事、唱山歌等,这样一举数得:既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的传播和传承,又能增加传承人或艺人的经济收入,还能赋予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变民间文化“不登大雅之堂”的陈旧观念。
注 释:
[1]周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走进中小学[N].中华读书报,2007-12-05.
[2]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