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开设人文学科课程的大学, 就不能实行培养世界公民的教育。换句话说,培养世界公民的大学,应在专业课之外为所有的学生开设一些文科共同课。 ”[1]《美学》课程就是这类人文学科公共课之一,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
加强《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操,有利于促进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精神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新型素质人才。尽管当前《美学》已成为一门学科特色鲜明、理论积淀深厚的课程,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可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理论性强,课堂气氛不活跃;二、教学方法陈旧,亟待革新;三、美学理论“无用论”的普遍存在问题;四、课堂出勤率不高。针对以上病症,我们应将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对美的热爱”,对社会美、生活美、个体美的向往,以此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体验美。 并围绕这一目标,对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具体教学模式进行以下几方面精心设计。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今国内《美学》理论着作和教材众多,如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的《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等,以及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美学与意境》、朱立元的《美学》、叶郎的《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周宪的《美学是什么》、彭锋的《美学导论》等,这些论着和教材为我们的《美学》课程提供了广博的内容,是讲授好这门理论课的基础。 然而,论着和教材的丰富却并未减少这门课存在的问题与难题。 但凡担任过《美学》教学的老师不难发现,这门课理论性强,师生间互动甚少,互动也困难,教学气氛较生硬,不活跃,这极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吸收。同时,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 “学以致用”---是否直接有助于就业---这一直接现实功利目的的影响,在学生中滋生了美学理论“无用论”的思想偏见,“学以致知”、“学以致智”逐渐式微,许多大学生的学习过于跟着市场走,跟着经济走,这些观念对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无裨益,也不利于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由上可见,《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满足学生情、志、意需要的结果。 但凡迈进高校校园的大学生,缺乏的不止是学习能力,更是思辨能力、科学地审视问题的智慧。因此,《美学》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应将“学以致智”与“学以致用”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发展、个体需要相结合,以理论内容为基础,以美的呈现为平台,在社会的文化语境之下,引导学生学会诗意的思。以此理念为基础,《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有“增”有“减”.“减”的是直接的、生硬的理论灌输,删减纯理论性教学及相关课堂教学内容,对于那些学生接触不多, 但在美学理论中却极为重要的观点、 概念和思想,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有意味的形式”、“陌生化”等重点内容,仅做扼要介绍。 “增”的是能将理论与学生个体需要、 时代发展有机结合的内容。 学生个体需要应从情、志、意三层面展开,美、美感的理论出发点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对美的体验、感悟、审视能力亦是当今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与智慧。 “尽管他们都有一些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经验,但他们中很少人对美及美的问题进行过认真思考。 对此,首先需要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在他们进人审美境界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之后,相信他们会自觉去阅读、思考教材上已讲得足够详细的理论。 ”[2]
学生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体悟,可以深刻体悟到艺术作品之美,将艺术形象同广袤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图画中不断体悟并提升审美情趣与品位。如引导学习欣赏名画《格尔尼卡》,让学生感知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画风, 想象 1937 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惨景,体悟作者在绘画中所表现的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愤怒和呐喊,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向往和平的价值观,陶冶情感、培养意志。 个体的发展绝不应该、也不能脱离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代,中国时代发展立足于 21世纪,放眼世界,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过程是漫长的、复杂的、艰巨的,充满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紧靠科技的进步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也需要我们运用哲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以及动态化的视角,不断探索中国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这就更需要我们从以往优秀的思想理论中来汲取养料,而《美学》课程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毛泽东等人的理论,正是将审美同方法论、理论同实践、个人需要同时代发展有机结合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些内容的课时可予以适当增添。
2 教学方法的变革
关于教学方法方面,长期以来,中国美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有些陈旧、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以老师为主体是其一贯手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时或许是可以的。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它已不再能满足美学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网络、影视等现代新媒体的冲击,又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既有装潢、广告设计、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新兴跨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有提高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时代要求……因此,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仍采用以教师为主---在讲台上单一讲授、播放 PPT,以学生为辅---在台下“聆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以提交论文或开/闭卷笔试的传统考核方式,就显得过于简单、模式化了。因为该模式常常会忽视学生的专业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主体需求,既不利于提高美学教学水平,又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美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实现师生角色互动,营造民主的、充满激情的教学气氛。”[3]因此,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专业特点以及时代和社会需要等,以启迪学生、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传授知识为旨,以活跃的课程气氛为平台,形成一套方法多样、生动富有活力、行之有效、切合学生心理特点、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实现上述方法上的转换,可从五点做起:一是,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融入讲台,汇入课堂。在讲课之前或授课过程中,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围绕一个美学观点讨论,激发兴趣。二是,突破一位老师讲授整个学期课程的藩篱,由多位教师分周次进行讲授,这样,既对学生有神秘感,又可以各自教师讲授的风格和内容来吸引学生。 三是,突破师生间的空间局限,老师可在学生中讲课,学生可以到讲台上回答或讨论问题,既活泼了师生间的关系,又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四是,借鉴艺术等专业教学形式,突破单纯运用板书、电子教材、幻灯片等形式,让影视、音乐、舞蹈、辩论等形式融入美学课堂,将课堂变成学生能力锻炼、才华展示的大舞台。 五是,偶尔或许可摆脱教室这一“地域”限制,走出教室,进入艺术馆、画廊、博物馆、园林等场地,同美学课程中的相应内容结合,将实践同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
3 考核内容及方式的变革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必促使我们对学生考核内容的变革,单纯性的美学理论知识内容的考核,已不能适应今天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由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不同特征,中文、播音、编导、舞蹈、舞蹈、音乐、影视、戏剧、雕塑、建筑等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使今天的大学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的个性审美、心理、情趣等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不同,如更关注情趣、审美、饮食、健康、娱乐等自我个性方面的倾向,因此,考试内容亦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考试内容的调整与变革,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当今大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鄙弃不良的审美观念,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审美理念,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学课程考试内容及方式的变革,应该遵守两个原则:一是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二是民主与公开。 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原则进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变革,不是要舍弃以往的美学理论知识,而是将各专业学生的自我特点同理论知识相结合, 因人实施相应的考核,如中文专业可多与语言、文学相关美学理论结合,影视专业可多与影视、戏剧相关美学知识结合,艺术专业可多同音乐、舞蹈、绘画等相关内容结合,突出专业特色;将当代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以及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的诸种诸问题,同考核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思考并解答自我以及社会生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突出学生特色、时代特色,突出问题意识。根据民主与公开的原则,变革美学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式,同样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二者同为主体。以往的考试,通常是教师出题、学生作答,教师主导,学生被动。考试题型方面教师可整体把控,具体试题内容可由学生完成、教师完善,如教师可确定几类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让每名同学根据所学内容出题,每类型题目可出 3~5 道,教师汇总并对其加以完善,最终确定考核试题内容。为了更加透明,试卷的批阅、合分以及登录过程可挑选几名优秀学生代表参与,以发挥督促作用。 若单纯采用以让学生撰写正式学术论文的形成考核、结课,在具体考核打分环节将稍显主观化。 在教学方法变革部分,我们已提出要突破一位老师讲授整个学期课程的藩篱,由多位教师分周次进行讲授,因此考核方式也要作相应改革---由上课的这几位老师分别打出各自相应成绩、 最后平均,当然,评定分数的过程应是由学生参与其中的,这样亦将有利于客观、公正。 为了民主起见,“评分权不是给一位或几位教师,而是由学生和教师集体评定各位学生的学习质量”[2]. 惟有如此,才会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才可能打破以往机械性的、消极的对学生考核的藩篱。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内容及方式等方面,《美学》课程经过一些列的改革与创新之后, 有利于学生对美学课程积极主动的、深入的学习,对美学理论进行较好把握和深入思考,推动美学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美]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03.
[2]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3]黄倩.设计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学档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