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生态美学理论关于人居环境的思考及其建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18 共5613字
论文摘要

  一、生态美学理论

  针对生态危机和美学自身理论的困境,生态美学运用整体性思维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美学和从美学的角度思考生态环境建设。

  1.形成与发展

  随着 20 世纪下半叶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了生态学与自然科学之外的学科的渗透与结合。人们开始将生态学的原则运用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中来,诞生了一批新的社会生态科学。生态美学就在此情况之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形成的。法国社会学家 J—M 费里于1985 年指出,生态学以及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正如费里所预见的那样,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生态美学的应用形态———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悄然兴起。而正是在生态批评的发展中,生态美学理论也得以实践与发展。
  生态美学在中国兴起也只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研究人数相对较少。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叶以来,生态美学作为新论题出现,逐渐成为国内学术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就生态美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和讨论。1994 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并先后组织多次学术讨论。2000 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和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标志着生态美学不仅引起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而且开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生态美学作为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2.生态美学的定义

  对于生态美学概念的理解,国内学者表述各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生态美学是研究人对于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审美观,关注生态环境具有的美感形式,人对环境的纯粹审美活动和人的美感获得;并且根据生态世界观,按照美的规律,为人类营造和谐、平衡和诗意的生活环境。如聂振斌、仪平策、李欣复和陈望衡等就持这一观点。另一种认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的整体性、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反思当下美学领域的理论困境,以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存在论美学理论形态。持这一观点的有韩德信、曾繁仁、刘成纪等人。
  综上所述,生态美学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即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

  3.生态美学与生态学的区别

  生态学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而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研究人类文化环境,它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整体生态进行全面思考和阐释。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的本质应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生态美学与一般的生态学的区别在于,它已超越单纯的自然生态领域,扩展到文化生态范畴;它更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含量、人文含量,更关注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本身的诗意价值和审美意义。生态美学的出现,既是对人类现实困境的回应,反映了人类对完整的、幸福的人类生活的寻求,同时也是对现有美学理论的突破。生态美学才是我们研究人居环境的最佳理论指导依据。

  二、人居环境概念

  人居环境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从 1993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首次提出,至今仅仅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但在此期间,建筑、规划界从事其相关研究的组织与活动相继增多。如清华大学于 1995 年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相关课程,此后,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加入,使得“人居环境学”这一学术名词,逐渐被接受和推广。
  谈到人居环境学,不得不提到由希腊着名建筑师、规划师,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创立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 CA)。吴良镛正是受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启示,才给出人居环境这一宽泛的概念的明确定义。人类聚居学是道萨迪亚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他采用“Ekistics”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
  Ekistics 源自希腊语“oikistikos”其意为“关于居住的”。此后,道萨迪亚斯在《为人类聚居而行动》一书中,给出人类聚居的广义定义是,人类聚居是人类为自身所做出的地域安排,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吴良镛采用系统论的思想,借鉴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将人居环境定义为:人居环境首先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
  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可见,人居环境不仅仅是传统建筑学上的住宅环境,还包括居民生活、生产等场所和信息交换等支撑系统。
  人居环境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 (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某个侧面。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从广义上看,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居住的地点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周边环境,包括城市人居、乡村人居、人类居住和集聚的各类社区和各种聚居地,都属于人居环境。但当今最令人关注的,也是通常在研究中提及多的主要指城市人居环境。

  三、生态美学理论关于人居环境的思考

  生态美学从它的诞生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着人居环境的问题。其中,德国哲学家、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对 19 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诗歌的解释中提出了“诗意地栖居”的重要美学命题,成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生态理想美,自此“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所谓“诗意地栖居”是针对工具理性过分发展的“技术地栖居”而言,旨在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所谓“刻板化”是指现代技术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把一切变得千篇一律。其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从而建造自己的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获得审美的生存。虽然海德格尔并没有提出“生态美学”这个概念,但他于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和 60 年代初期提出了着名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这一重要的生态美学观,对生态美学的内涵和研究范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在审美中只讲愉悦、赏心悦目,最多讲到陶冶,但却极少有人从审美地生存,特别是“诗意地栖居”的角度来论述审美。而“栖居”本身则必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好关系,包含生态美学的内涵,成为生态美学观的重要范畴。海德格尔从艺术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探索美学问题的着名观点,即“诗意地栖居”就是“审美的生存”。表明了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忧虑,对未来审美的生存所寄予的无限期望。这就是利用生态美学理论对人居环境的重要思考。
  其实,以“和谐”为美来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张,并不是在生态美学理论中才有的一个现代命题,而是早在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就已提出的美学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也体现着大量的生态美学智慧,特别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最接近人与环境的和谐这一生态美本质的。早在 2500 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的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彻底的深层生态学思想。这一思想,几千年来惠及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天人合一”是一种十分宏观的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哲学理论,它在我国古代各种理论形态中有着特有的内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人道,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则侧重于天道,但“和”却是其共同的内涵。再如《周易》的阴阳变易的理论,也是主张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阐明了天地、阴阳对立统一和谐一致的普遍规律。这些早期人类的生态学智慧为生态美学的发展和构建现代生态审美观中的家园意识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四、人居环境建设遵循的应用原则

  将生态美学理论引入人居环境建设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进行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造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考虑,将人居环境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整体的眼光看待人与环境。人类的建设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对自然生态的改造也应适度,应尽量保持原生态样貌,更不能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平衡即是一种美,生态平衡的环境产生生态美。在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就是人类活动与生态平衡的统一,营造居住环境的良性生态效应。禁忌:“先破坏后建设”,即一个地域往往被夷为平地之后再进行建设;“先污染后治理污染”。在小区居住景观建设方面,不仅要注重室内环境的建设也要重视室外环境的效果,以达到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2.以人为本原则

  人居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关系,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居住区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从生态美学内涵出发,注重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结合,在人居环境建设上不仅要在住宅建筑和景观的美化上做文章,显示形式美的审美价值,又不脱离其使用功能、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等内容美。在形式美的塑造上,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设计定位,确保田野、青山、绿水、动物、植物、气候、特色资源等各种审美元素的综合利用,建设既有地方风格,又有环境艺术特色的生态型人居环境。

  3.地域性原则

  生态美学指导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域性设计原则上主要表现为“植物乡土化”和“文化生态化”两方面。植物乡土化,即尽量多使用本地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点缀的方法进行植物配置模式,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不反对引进外来物种,但必须是不造成生态入侵且能适合本地区生长的前提下的适当引种。文化生态化,即在进行自然生态环境塑造的同时,更要注重地方文化的打造。根据地域的文化特点、历史传说、民俗风情等,将文化内涵融入到环境中,营造出独具地方特色、深受居民喜爱的居住环境。

  4.谨慎性原则

  对人居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决策持谨慎态度。生态规划应建立在充分的生态合理性、社会满意性和经济可行性基础之上,对建设活动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有全面的理解。

  五、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

  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倡导“目标—设计—评价”,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方法,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人居环境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与人类自身价值的有机统一。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明确规划设计的地域范围,针对当今人类聚居环境的空间资源与生态安全问题,分析古今中外人类与其聚居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发展演化,得出地域人类聚居环境世界观产生、形成、演变的总体规律及其制约因素,确定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的总目标,并将规划总目标逐级分解,提出以聚居背景保护、聚居生存方式改变为引领的人居规划设计分目标,同时明确各分项目标之间的关系。

  2.生态规划方案设计与实施

  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利用基地自然环境,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观,重视对居聚地环境保护,追求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使地区环境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在方案的实施阶段,提出人居环境结构和空间格局纵横、恢复、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技术措施,同时根据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及时对原规划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达到对环境资源的最优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具体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对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的重视,追求人居环境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在生态建设方面,遵从自然规律,从整体上处理好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使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形象特征,寻求人居与山水空间的理想秩序,并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等理论,重视对居住地山脉地势、河湖水系、古树林木的保护,营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在文化建设方面,增强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观教育,处理好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人工空间的秩序性来实现人居环境的伦理化,促进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关注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信仰,给人以终极关怀。

  3.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城镇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人文因素方面的个性特征、景观格局的生态过程与适宜性的分析,创建一套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域人居环境的背景、活动方式、建设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形成信息反馈机制,为地域人居环境建设、城镇发展规划、人才流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指导。

  六、结论

  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寻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保护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多种效益,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真正关怀,形成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的优美的城镇生态景观,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5.
  [2]罗卫平.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90.
  [3]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3(2):12.
  [4]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5(4):54.
  [5]吴斌,张宇清,吴秀芹.中国沙区人居环境安全研究的初步探讨[J].中国沙漠,2009,29(1):50.
  [6]徐琴.可持续发展观与优质人居环境的建设[J].学海,2002(6):89.
  [7]王树声“.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919-920.
  [8]李婷.论生态美学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9l-93.
  [9]刘滨谊,王南.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园林,2010(8):8-9.
  [10]韦小军.论山水形态中人居环境建设的哲学内涵[J].规划师,2003(6):63-65.
  [11]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23-22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