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与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并且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 对建筑领域美和审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兴研究专业。而早在20世纪, 英国的美学家罗杰斯·斯科拉顿就已经开始运用美学理论, 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中的美进行论述, 从而真正帮助人们找到建筑中美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 文章主要研讨建筑美学的综合意义,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详细阐述日常生活中人们及艺术家在建筑创作中对于一些建筑美学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学原理
一、美学原理与建筑设计
(一) 建筑美学的定义
建筑美学其自身含义主要是将建筑学和美学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 然后将二者中的一些共性进行联合, 从而帮助我们研究建筑中美的问题, 以及相应的审美问题。英国的美学家罗杰斯·斯科拉顿, 早于20世纪就已经提出了建筑美学的概念, 并且他也被世界公认为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罗杰斯·斯科拉顿通过利用美学中的一些理论知识, 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对建筑本身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包括了实用性、技术性、公共性、地区性以及总效性。这种通过审美角度来研究建筑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就是最初的建筑美学。而很多学者都将建筑美学分为狭义的建筑美学和广义的建筑美学两组概念。其中狭义的建筑美学, 主要是指在研究某个建筑物的美或艺术特色。而广义的建筑美学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研究美的界限问题。而我国建筑美学研究学者则主要将其划分为新功能论、“两层次论”、“系统”建筑美论三种。
(二) 建筑美学的原则
第一, 任何建筑物都存在其本身的主体和从属的关系。这主要是说任何建筑物在自身建造的同时, 就已经具有明确的从属关系, 而在建筑自身的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就存在相应的逻辑或递进关系, 从而帮助其达到一种规律上的统一。相反, 如果我们让建筑物显得非常突兀或杂乱无章, 那么就会失去这种统一的协调美感。因此, 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合理利用建筑物间的主从关系, 从而帮助建筑物显现自身的价值美感。
第二, 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之间应当具有差异性或对比关系。我们从建筑物自身的形态上或组成关系上进行分析, 其必须要有相应细节或元素方面的差异性, 这样能够帮助建筑物产生对比性, 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又与建筑物的整体呈现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 不仅能够帮助突出建筑的每个细节, 还能够帮助建筑组成部分体现自身的个性而不妨碍整体协调性。
第三, 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可以使建筑物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享受。在整个建筑物中使用不同的节奏和韵律, 就像作曲家谱曲一般, 能够赋予作品一种灵魂和生命, 而在建筑物设计时也需要这种变化来给人们一个直观的感受。
第四, 在进行美学的研究过程中, 一些学者普遍认为人们往往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了一种安定、平稳的感觉。而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创造时, 也必须要将建筑自身的平衡感和稳定感进行注入, 这主要体现在个体、色彩、结构等方面。
第五, 色彩是最直观的表现建筑物美感和外观的元素。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物设计上使用不同的色彩, 也将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而将颜色融入到建筑物中, 不仅能够有效赋予建筑不同的形象, 还能够使色彩在建筑物中产生不同的作用。
(三) 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人们对于建筑审美的追求也在不断改变, 而这也说明了建筑美学自身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并且, 建筑美学对自身所处空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四维空间”就是其中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美学形式, 这其中也包含了相应的匠人赋予建筑的一种独有的本质。建筑美是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特色的,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识形态。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从民族、地域的角度对建筑美进行了解。建筑的美也来源于生活, 并且其是对生活的一种概括和升华。因此, 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 同时也是我们对于民族、地域的重要研究, 其二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将个人感情带入到对民族文化及整个时代的感情当中, 我们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点。
二、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要求的分析
(一) 均衡性与稳定性要求
对整个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不断结合, 其要求我们首先对不同建筑设计有一个均衡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当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 被要求建筑自身均衡性为中心。那么针对建筑自身的稳定性则需要指出建筑整体之间存在不同关系, 以上我们一般都是对建筑自身的上部结构研究中分析得来, 通过对这种建筑结构的逐层缩小设计, 从而使其能够非常容易地获取相应的稳定感。而当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往往受到建筑自身的体量大小、高低及材料颜色的深浅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导致我们在最终的表现时, 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异问题。例如建筑体量较小、材料自身的光洁程度一般的建筑, 能够给欣赏者一种非常轻快的感觉。而一些建筑自身体量较大, 并且自身的材料较为粗糙、色彩较暗的建筑群体将会给人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
为了能够将建筑设计自身与建筑美学进行融合, 首先就需要我们通过对二者进行有效融合, 这样才能够帮助其达到一种提升自身均衡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例如:我们对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的研究, 这种类型的建筑就是非常均衡和稳定的。因为四合院是一个院子, 并且整个院子的四面建有大量的房屋, 而中心则是院。这样能够以中轴线进行贯穿, 对于房屋的主次要求非常明确, 从而凸显了北房与南房之间均衡性。
(二) 统一协调性要求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必须要通过对建筑美学的要求进行结合, 从而保证其统一协调性。而通过利用一种非常简单几何图形, 来帮助将建筑物自身的美进行体现, 而这也是我们对现代建筑学的一个重点研究问题, 最终希望能够有利于体现建筑物的艺术美。因为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 建筑结构自身必须统一、美观, 因此, 我们不仅需要使建筑结构自身的各项要求得到满足, 还需要保证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得到保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对于建筑物的自身构造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 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建筑物得到统一发展。此外, 因为建筑物的外形和周围环境也存在相应的联系, 因此保证其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发展也非常重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先对建筑物的现场环境进行勘测, 然后对所在地区的人文、风俗情况进行了解, 从而保证在设计过程中, 能够合理进行布置搭配, 保证建筑物的现实环境与实际设计的统一要求。同样要在进行设计时, 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特色进行有效融入, 从而使建筑外形更具有地域的美感, 体现结合后两者的协调统一关系。
(三) 韵律的有机结合
在进行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相应韵律的有机结合。因为韵律是对于任何物体自身元素系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重复属性, 而这些元素之间还具有可认识关系。因此, 当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一些视觉可见元素造成的相应重复问题, 如不同图形、色彩、纹理等等。由于一个建筑物需要由很多的效果组成, 而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这些韵律关系进行有效的显现, 因此在建筑物中韵律形式非常重要。其中建筑物的室内细节处理并不是首要的, 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对于建筑自身内部空间的韵律设计。例如建筑物中的宽和窄、大和小等渐变韵律的相互交替, 从而帮助我们将秩序变化的效果进行创造。
三、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 均衡设计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均衡设计, 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物自身的质感、体积、虚实等一些变化, 因为建筑物自身的结果与外观是统一的, 需要保证其平衡关系。因此使建筑物在设计上保持均匀平衡的美感, 才能真正保证建筑自身的均衡性。
(二) 布局设计
建筑的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 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布局设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说明。其中, 对于规则布局来说, 其主要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房屋风格显现。而不规则布局, 则可能给建筑物增添一些生命力, 从而使建筑物自身更加生动, 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因此,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 可以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物想要表达的本质美感。
(三) 比例设计
通过对建筑物自身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研究可发现, 其二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比例。只有当我们掌握这个比例时, 才能够真正地使建筑本身的关系协调发展。反之,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这种关系, 那么建筑自身的美感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而让人们产生严重的不适感。
(四) 韵律设计
建筑设计中韵律的设计十分重要, 因为建筑自身的韵律感强烈, 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之美, 还能够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因此, 在进行设计时, 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加强建筑韵律性的设计。这一般都是从建筑的色彩、视觉等方面进行。
四、建筑美学中的新思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 对于现代建筑的美学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加强现代建筑美学的不断创新, 加强建筑美学创造力和风格上的改变, 从而避免因为固定或落俗的研究将建筑美学所拖延。并且, 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 必须要不断增添自身的灵动性, 通过不断给建筑物自身添上较为强烈的线条, 从而保证建筑物自身不会丢失原有的美感。尤其是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自身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原有建筑的美学思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只有不断真正的革新传统的设计套路和思维,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适应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建筑物美学革新, 才能使建筑物设计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美学的研究也是无处不在, 而建筑美学研究是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的一种。因为建筑物自身具有相应的特点, 因此将美学与建筑设计进行融合后, 能够使建筑形式得到有效的发展, 真正提升建筑的美观程度。因此, 建筑设计师必须要不断进行建筑美学创新, 加强建筑自身韵律方面的设计, 从而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佳蔚.关于当代建筑设计美学的再思考[J].艺术工作, 2016, (3) .
[2]冯锐.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J].科技资讯, 2015,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