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皴法进行解释,首先需要弄清文字的本源。皴在最早是用来表述皮肤的皴裂,在实际的发展中不断延伸为衣服的褶皱。明代的画家董其昌将这种形态引入到山水画中,体现出了山水画的韵味。事实上,皴法和山水画的产生是同步进行的,皴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技法,不受绘画题材的限制,其笔法和墨法在山水画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如今已经趋于完善。皴法的形式语言表现力较为突出,为山水画增添了美感。
1 皴法的形式美特点
对于山水画中皴法特点的探析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画家石涛。从他的观点中可知,皴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将山峰和岩石的形式美展现出来。具体来说,皴法就是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对山石的肌理和结构进行展示,促进空间的起伏变化。
1.1 点的形式美分析。“点”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是较小的单位,虽然其面积小,但是其生命力却较强。不仅能凸显山水画的美感,还能够给人较大的精神支撑。由于作画所用的笔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点的效果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不仅能够影响政府画作的整体效果。皴法的产生主要是采用“点”来构成整个画面。在形成美感的过程中,需要创造云烟缭绕以及风稀月浅的意境,可见点的构图特点比较明显。
1.2 线的形式美分析。线的运用为山水画增添了视觉效果,主要是依靠显得刚柔程度、虚实程度以及不同形式的美感。皴法的运用也同样离不开线条的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的线条进行排列组合,使得山峰和岩石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由于线条展示的形式不同,在实际的山水画应用过程中所运用的皴法也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披麻皴、解索皴以及卷云皴等等。在不同的形式中体现出不同的韵律以及形式美。从我国历史上使用线条的情况上可以看出,五代和元朝是皴法较为兴盛的时期,包括稠密的长线条和排列整齐的“披麻皴”。通常情况下,清秀淡雅的绘画风格可以将线条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山水画的用笔和用墨都能赋予线条别样的生命力和灵活性。可见,画家在运用皴法的过程中,笔下的线条呈现出较强的灵动性。
1.3 面的形式美分析。所谓的面就是无数线条的总称,可见其形态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山水画中山体的形态决定了皴法的形式。具体来说,如果要体现山石的坚硬和嶙峋状态,多采用斧劈皴的形式,简单地勾勒出山石的纹理即可。另外,斧劈的形式也根据山石的面积大小决定。斧劈皴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不同形式的美感体现出来,同时还能相互转化。皴法所展现出的形态,会给人一种可居可游的感觉。
2 皴法的产生对山水画发展的作用
2.1 皴法的产生实现了山水画由点、线向面的完善。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皴法的应用亦然。从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中可知,其处于较为幼稚的时期,山水画中的点、线手法只局限于对山石以及树木等进行勾画,将轮廓展现出来。并没有对画中山石的质感进行研究。但是,随着画家对绘画艺术的不断深入探讨,使得画中的山石在三维立体的空间中得以展现。皴法的产生促进了点、线、面的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米点皴的产生,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山水风景。对真实事物的反映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可见,皴法的产生促进了点、线、面的不断完善。
2.2 皴法的产生实现了山水画由外到内的升华。从《洛神赋》中山水画作为人物画的陪衬之后,画家逐渐对山水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展示山水风景形神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追求。山水画逐渐走向了独立的状态,画家在运用皴法点、线、面的基础上,实现了山水画本质的升华,山石树木的质感会给人一种精神和内心的震撼,观赏者能够通过山水画找到和画家之间的共鸣。从人内心的真是感受出发,实现创造力。
2.3 皴法的产生在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内涵。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都会考虑到人文内涵。比如画家郭熙在创作《林泉高致山水训》的过程中,很明确地体现出山水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山水逐渐进行人性化,而人和山水融为一体,不仅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通史还能够将人的情绪以及情感等进行反应。之所以说,皴法的产生在山水画中体现出了较强的人文内涵,主要是由于画家在运用皴法的过程中将山水赋予了人的思想和审美,为感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而且,皴法在展示审美意象或者是情境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客观的存在为基础。皴法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多义性。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影响较大。对美的诠释较为具体,不仅能够展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能对山水画中的内涵进行了解。
3 皴法促进了山水画的创新
3.1 皴法可促使山水画形式创新。由于皴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山水画的立体性实现的,可以将山水画更深层次上的点、线以及面的构成特征进行展示。皴法的应用可以延伸到我国的东晋和五代时期。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山水画的形式更加多样。不同的画家对于皴法的应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的不同皴法可以被今人所借鉴。山水画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表现形式、物质特征以及构成方式等等。这些形式逐渐打破了传统的皴法构成特点,体现出了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山水画创作前景。实现皴法的创新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契机和条件。
3.2 皴法能够丰富山水画的题材和表现内容。在皴法的作用下,山水画逐渐实现了写实性的优势,在画面展示的过程中实现了效果的不同变换,促进了点、线、面的共同作用。画家对画面进行深入刻画,体现出了山水画的优势所在。在山水画的应用中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较高,而且,画面的局限性较大。所以,山水画的题材和表现内容较为丰富。
3.3 皴法拓宽了山水画的用色和表现空间。山水画的色彩讲究“清”“、简”“、淡”,传达的就是一种简洁之美,它从某种程度上是达不到“水彩画”的色彩效果的。皴法弥补了这一不足,反复皴擦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色彩效果,皴法可以皴出黑、白、灰色调,它对浅绛山水画中常用的花青与赭色等对比色的运用,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3.4 皴法能兼容山水画的笔法、墨法等传统绘制技巧。皴法是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段,易于和笔法、墨法等其他表现技法共同使用来完善画面效果。在创作山水画时,皴法、笔法、墨法如何来组织才能得到想要的艺术效果,突出画面的主体,这时不妨整体勾线完成后,反复皴擦,笔法、墨法兼用,皴擦到达一定层次,点、线就会自然弱化。
结束语
“皴法”作为山水画中重要的技法,它的产生实现了山水画由点、线向面的完善,拓展了山水画的审美表现;它秉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精神与物质的沟通、内在与外在的交流,实现了山水画由外到内的升华。因此,深入探析皴法对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陕西老年大学山水画创作研究班学员作品选登[J].金秋,2010(8).
[2]蒋峥.论漓江倒影与山水画创作中的自然精神[J].美术界,2010(10).
[3]陆兴娜.山水画创作的病忌与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