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油画
普遍来说,油画的表达方式是真实的讲究体积、空间、色彩意大利是西洋文明的摇篮,一般而言,西方造型艺术遵循肇始于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法则,这种造型的法则由体积和空间构成,从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18世纪、印象派再到现代派,基本上都是在这个造型体系基础上的形式和风格的变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油画诞生于十五世纪的尼德兰,材料的改变导致技法、构图、题材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由此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而尼德兰绘画在表达写实的方面具有平面和立体的双重性质。这一点很重要,与其说早期尼德兰油画具有现代感,不如说她延续了西亚及爱琴海的古代美术。换言之,西方美术的发展的规律是由象征寓意的抽象表现与自然拟真的写实表现交相替换的。西亚及爱琴海的古代美术所采用的表现方式是重形式的象征图旨;到了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则流行写实的自然主义,即所谓的古典主义;由于宗教的束缚,中世纪美术多用暗喻性图式,并向与写实相悖的变形风格发展;文艺复兴重拾古典艺术,之后的巴洛克艺术则延续了文艺复兴的艺术方向,并以理想美的追求使得自然写实主义在西方美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洗礼,使艺术家在重新审视历代绘画技法、理论之后,开始探索绘画本质的世界并诉求个体的精神意志,开始了二十世纪的抽象之旅。
2 绘画的当代性简析
2. 1 当代性
在现代主义时期,主体和客体、自我和对象是二元分离的,主体、自我的完整、正确与自信,构成了现代画家的英雄人格,因而现代艺术的批判是对传统、对社会亦即对既已存在的客体、对象的批判。其问题意识是对象化的。然而在今天,由于经济全球化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现代主义精英意识正在改变当主体直面问题时,问题不仅是对象化的,而且是主体化的,因为主体存在于问题之中,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当今世界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和客体、对象的关系,由于有问题的共同性、共生性和共犯性,不再可能是二元分离的。当代艺术中自我意识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主体的问题化,亦即主体的对象化。这其中既包含主体性的消解也包含主体性的寻觅,而主体意识的重建只能实现于不断直面问题和反省问题的过程之中。主体既有问题,其内在结构就不可能是完整的、正确无误的和完全自我界定的。因此当代艺术的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反省自我来揭示问题并揭示问题的遮蔽者,即那些用宏大叙事和终极意义作为权力代码的操控性力量-国家政治、文化资本、惯性意识和知识型构等等。无论是面对文化资本操控的图像时代,还是面对惯性意识操控的绘画传统,绘画的创造性都离不开个体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变化是当代绘画研究的核心问题。
2. 2 当代油画
油画之有现代与当代的区别,大致是从波普艺术及照像写实绘画开始的。波普艺术的出现意味着艺术资源、艺术方式及艺术价值观念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堂而皇之地进人艺术领域,改变了现代艺术前卫性、精英性、技艺性和学科性。波普艺术把各种非艺术的图像全部带进了绘画领域,这不是守成或拒绝就可以解决的。照片、录像、广告、文字、图案和涂鸦,这些东西和绘画的绘制放在一起,只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追问使用这些图像的根据。而在这之前,绘画以其绘制的技艺性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存在,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进一步的问题是,既然绘制已经不是绘画的必要条件,那为什么一定是绘制而不是复制,一定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任意的涂鸦?所以波普艺术的出现即意味着绘画的观念化转变,意味着绘画必须在绘画之外,或者说在绘画技艺之外为自己寻找创作的理由这也就是阿瑟·丹托曾经谈到的“哲学对艺术的剥夺”。事实上,当艺术反过来人侵哲学并解构哲学的时候,艺术的观念化反而取得了一种新的历史意义,也就是“它对其历史的意识就成为其性质的一部分”。历史意识对艺术本体性质的介人,意味着艺术作品总是处在与其他艺术作品互为关系的时间序列之中,意味着艺术作品总是产生于当下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对绘画的价值评估主要不再以“绘画是什么”作为根据,而是更多地转向了“绘画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3 中国当代油画
应该客观地看到中国与西方社会在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现代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和差距。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油画家必须要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和正确的思路去理解当代油画。历史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自20世纪开始,中国艺术(包括文学、建筑、绘画、音乐、诗歌、戏剧一切形式在内)的发展是一直在一个连续断裂的层面上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迷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方向。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过程,缺失现代工业文明的环节,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文化从16世纪直到20世纪初,一直徘徊在古典文明时代,是缺少了实证精神的“哲学化”体系。这种历史、文化发展的缺陷和西方文明的强势植人,必然造成艺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包括艺术在内的中国文化近一百年的西学东渐是在不对等的平台上展开的。纵观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是在延续的自身思想价值体系中演进的从古典到观念,这是一条必然发展的路线。从本质上讲,正如黑格尔所阐明的,物质压倒精神、精神与物质和谐及精神压倒物质,这个“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而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文化艺术发展,虽然与时代的脚步紧密一致,但这个大的历史进程是有缺陷的。近百年的动荡使经济建设举步维艰,文化传承数度断裂,政治、经济体制在近乎孤立无援却仍要旗帜鲜明的环境中艰难改革西方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势的植人、意识形态的曲折输人,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学习与接受,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文化的“混血儿”西方体系终究隔雾看花,然而对自己文化的传承和认识目前还比不上这隔雾看花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与西方的不同,也是悲哀所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判断标准,从近代开始,逐渐加人了西方造型体系的原则这种造型体系及背后的文化背景、哲学思想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大相径庭的几十年以来,大多数中国艺术家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清楚地看到:西方的当代艺术形式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但绝不是中国当代艺术(油画)发展的必然我们物质的匾乏和心灵的内在需求与缺失和当代西方社会是不同的我们当代艺术的审美和艺术形式不是在西方哲学体系下完成的。
因此,“ 85”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油画>)大多数是流于表面化的,实际内在的精神意志和外在的艺术形式创作是错位甚至剥离的。同时,油画作为舶来的艺术形式,历史的断层和现实的环境,也使得艺术家在继承和探索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及审美价值取向上徘徊在一个尚浅的层面之中。所以,艺术市场的繁荣连同艺术品的价值一起,都是一个虚假的泡沫在文化缺失、市场操纵的背景下,传统丢失了,精神空虚了,心灵迷离了,情感虚伪了,多数艺术作品的形式自然就失去了“意味”剩下的只是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随波逐流,用所谓艺术的形式表达争名夺利、物欲横流的市侩情绪。最终只有极少数的艺术家具有明确的文化身份和艺术自觉,能在艺术形式中体现出崇高的精神存在或者性灵的情感内核的艺术作品成了凤毛麟角。
4 结语
因此,当艺术家讨论中国油画当代性的时候,应该在主动、客观、深人的研究东西方造型体系的不同进而上升到哲学体系的差别的基础上,冷静地面对社会多元的现实,深刻体察中国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促使真正意义上艺术家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得多数艺术家总是在一知半解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中仿徨、纠结,找不到出路;也厘清了那些一味追求、模仿他人风格样式,在艺术的道路上只做肤浅的表面文章,用艺术的名义获取利益的品位低下的伪艺术家。只有自我意识真正的觉醒,才能意识到:独立的艺术语言应该建立在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上,面对多元的世界文化体系兼收并蓄,进而表达时代的情感和精神。这应该是把握中国油画当代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美)。艺术问题-艺术教育前沿论丛[M].腾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
[2]亚瑟。丹托(Arthur C. Danto)(美)。在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藩篱1M1.林雅琪,郑惠雯,译。麦田出版社,2010.
[3] H. H.阿纳森(美)。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M].邹德侬,巴竹师,刘樊,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