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第三方支付与战略理论综述(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6 共889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探究
【第2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战略管理探析绪论
【第3部分】 第三方支付与战略理论综述
【第4部分】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第5部分】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现状分析
【第6部分】某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战略
【第7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社会因素

  社会的稳定也是影响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刺激银行卡在居民中的普及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的与金融单位合作,这些有利因素都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具体的表现如下:

  ①银行卡用户和网民数量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银行卡的普及率逐步的提升,我国银行卡的发行量也突破亿万大关,银行卡用户日益成为中国金融中最活跃的用户,特别是随着中国各个大型银行的数据大集中及中国银联公司的努力,彻底实现了各个银行的银行卡,一卡走天下的格局,也极大的增加了银行卡用户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伴随着Internet进入千万家,中国Internet用户人数逐年提升,据中国官方统计,我国Internet网民数量已经突破7亿人次且随着互联网应用及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②第三方支付平台如火如荼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金融支付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促使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

  (4)技术因素

  第三方支付起源于Internet,这就表明第三方支付必须运营一套第三方支付系统,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目前没有资金结算和资金托管功能,这就决定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与金融单位(银行或第三方结算中心)结算系统对接,这都面临一个技术问题,但是以下的技术因素对第三方支付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①电子支付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中国自20世纪末自主研发的电子支付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影像系统、商票系统等金融支付系统)促使中国金融迈向电子化阶段,自2001年以后中国的银行卡业务跨行结算业务系统的出现及中国各大金融单位的数据大集中、业务大集中,促使我国金融系统的各项信息化系统的持续运行和效率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后,中国银联公司的跨行支付结算系统上线,彻底的解决了各个金融单位银行卡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随着第三方支付清算机构及第三方支付作为补充加入大中国电子支付系统中,彻底解决了各行之间资金清算业务。

  ②支付安全性能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网上支付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安全的电子支付技术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在金融电子支付过程中必须保障:CIA (保密性、信息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也要做到不可否认性。

  支付过程中具体设计到的安全技术如图2-4所示;

  ③无终端不支付

  信息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剌激了金融支付终端的快速发展,最初我们金融支付终端就是柜台办理业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金融支付逐步提供了ATM, POS,银行卡、移动支付等支付终端,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一切业务办理全部在柜台处理的局面。特别是随着智能终端手机的发展,彻底将移动支付推向历史4hpZa.

  P 02 SWOT分析法

  SWOT 分析法(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威胁:Threads分析),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其中:优势和劣势分析主要体现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与其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主要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使用SWOT对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S和W是内部因素,0和T是外部因素,一个支付企业必须是一个“能够做的”和一个“可能做的”之间的结合体。

  具体的SWOT分析法示意图如图2-5所示:

  (1)优势(Strengths)

  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2)劣势(Weakness)

  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幵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3)机会(Opportunities)

  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垄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4)威胁(Threads)

  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进入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国家级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等。

  3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主要用于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别是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示意图如图2-6所示: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价格战争方式控制,同时也往往采用降低产品供应量或者服务质量来进行。

  具有影响的因素为:

  A供应商的产品供应能力;B供应商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市场中处于领跑者或者垄断地位;C供应商的品牌效应非常强大,品牌含金量高;D供应商的情报系统厉害,对其他供应商的内部咨询了解多。

  对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A加强釆购商内部咨询安全的管理,严防信息泄露;B多了解对方的产品,做到知己知彼。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降低价格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的新进入者是竞争的一个因素,新进入者往往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须的资源,期待能短时间占有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样就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外一方面,新进入者要获得资源进行生产,从而使得行业成本升高,这样都将导致行业利润降低。

  ⑷替代品的威胁

  任何一个行业中都随时随地的可以看到替代品的出现,这也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任何产品都是经历不断的更新,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5)现有行业的竞争者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随着不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釆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当一个客户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参见SWOT分析),客户必须进行定位,以便因势利导,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以有效地对其它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