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启示(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104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产业集群建设下普惠金融体系发展探究
【第2部分】某市普惠金融服务系统建设研究绪
【第3部分】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启示
【第4部分】ND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第5部分】ND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第6部分】促进ND市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面向产业集群的普惠金融体系完善结论与参考文献

  (4)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探索

  在8月22日举办的21世纪资产管理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颁奖典礼上,邮储银行凭借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探索创新和科学实践,荣获“2014年最佳普惠金融创新银行”称号。“金贝奖”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算上这一次已经主办七届。

  很多行业都包含在里面,其中不但包括银行、信托、基金,还包括保险、债券等,奖项的数量达到了六十多个。在这次“金贝奖”颁奖上,邮储银行一举获得最佳普惠金融创新银行大奖,这无疑表明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上建设上的功绩。

  邮储银行深切地认识到,商业银行要参与普惠金融,就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性,对自己的优劣势予以全面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推动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自组建以来,邮储银行不断改革发展,而发展普惠金融始终占据着首要位置。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网络优势、队伍优势,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途径上,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探索与实践。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居住地域分布交广,集中度较低,农业经营风险比较高,缺乏足够的担保物品,正是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金融服务“三农”仍旧捉襟见拙。邮储银行网点分布较为广泛,县和县以下的地区占到了邮储银行70%的网点分布,这种网点分布本身就和基层有着密切的联系,凭借着网点的优势,邮储银行在金融服务“三农”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够有效地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路难题,为金融服务“三农”给予有力的网络支撑。诸如新农保、助农贷款等业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都使得农民办理金融业务的效率大大提升。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上,自邮储银行成立以来就坚定地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小额贷款技术和该行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了近八百万户农户生产的融资问题。

  其二,创新模式,助力小微。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日益重要的位置却并没有足够的金融服务配套。大部分小微企业仍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邮储银行网络覆盖城乡,能够轻松联系广大小微企业,并且也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作为自身职责。在长期的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中,邮储银行不断创新产品、建立小企业特色支行,并且对自身的商业模式予以优化,重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投入,通过近六年努力扶持大约1200万户实现创业创富梦想,而这些创业项目更带动三千多万人口的就业。

  其三,走进社区,服务民生。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在金融消费需求上,城市和城镇社区居民越来越强烈。为此,邮储银行大力发展社区金融,服务社区民生,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这个举措充分说明了邮储银行的普惠金融理念。凭借最大的结算网络,邮储银行开发了诸多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业务,其中不但包括代发最低生活保证金、代缴电费,还把代发养老金、代缴电话费等。这种深入社区的贴近服务,使各种业务的办理效率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利。总的来说,邮储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与以往商业银行的自身定位是不尽相同的,大银行也做小业务,这是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宝贵经验。

  这一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商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如果仅仅为了得到一时的满足,不顾长远发展,涸泽而渔,普惠金融服务提供者也会坐收恶果。只有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覆盖成本、盈利,才能使普惠金融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 国内外普惠金融服务实践的启示

  从国内外实践普惠金融服务的情况来看,占金融市场小份额的草根性质金融机构仍然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信用合作社等。中国众多金融机构中,部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市场的份额与其金融市场所占有地位并不相称,还未起来领军作用。这些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是坚持商业化可持续。普惠金融最根本的就是广泛和包容,我们并不能将普惠看作是扶贫。包容性纵然是普惠金融的本质,但是商业可持续也应该是普惠金融的内在属性,这种可持续性是其有别于财政转移支付、公益性的组织。全世界能够有效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商业化可持续,比如孟加拉乡村银行、玻利维亚的小额信贷体系等等;相反,那些无法实现可持续商业化运作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通常很难坚持下去,到了最后也必然会背离实现金融普惠的初衷。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分散的农户、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服务最为主要的目标,在业务的经营上,普惠金融拥有较大的独特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相较于传统金融,普惠金融拥有自身的特点,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除了要符合“短、小、频、急”的要求,还要谨慎地对待行业弱智性风险等。因此,普惠金融发展应该是全方面的,机构、产品的创新是一方面,而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是及其重要。

  三是坚持稳健经营。同商业银行的普通业务相比较,普惠金融业务有着三个突破风险,其中不但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还包括经营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风险,避免问题的发生,就应该秉持“风险分析判断要早于业务开办,实现风险管控与经营发展的平步开展”的理念,做好普惠金融实施的全面风险控制,这其中不仅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支撑、生态环境建设,还涵盖关各种信贷技术设计、合规文化建设等。

  四是坚持合作共赢。普惠金融服务主要是满足社会各阶层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靠一种模式“包打天下”是难以维持的。银行机构要在普惠金融的发展上,秉持开放的经营管理理念,注重与其它金融或经济机构全方位的合作,要发挥中小银行和民间组织的灵活性、地缘性,还需要将国有大银行资金和金融管理人才的规模优势发挥出来。在同业市场上,可以发挥优势对接农村金融机构开展资金交易,其中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参与普惠金融的中小银行要作为重点的支持对象。

  五是发挥国有银行主导作用。总的来看,普惠金融风险大,回报率相对低,但是它的成本却较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对金融机构盈利性要求似乎有着较大的矛盾。传统观点认为,大型银行主要将大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只有那些小银行才会服务小客户。但是就国外经验可知,那些普惠金融服务覆盖好的地区,国有性质的金融机构诸如邮政储蓄这类,在基础金融服务功能的履行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13年国内数据分析,全国有7839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新增贷款就达到2268亿元,而新兴的邮政储蓄银行一家,涉农方面的贷款新增就达2003亿元。因此,大型银行更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服务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