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产物——中国梦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3 共6225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向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精神上的“钙”.***同志既强调中国梦,又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那么,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二者一脉相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生活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与中国历史有着天然联系的梦想主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逐渐走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可见,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只有将中国梦放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长河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和更好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笔者拟从时间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梦的关系,进一步澄清当下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争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 年 12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在 2013 年 3 月 1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同志在就任宣言中连续 9 次提及了“中国梦”,进一步系统地阐释了中国梦。中国梦提出的时间不是偶然的,而是特意选择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一个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在这两个时间节点提出中国梦,意义深远。其实,中国梦的酝酿与提出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历经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梦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时间节点上提出的梦,但是这个时间节点不是孤立的,中国梦的由来与发展也不是孤立的。要完整地理解中国梦,离不开从时间维度去剖析其来龙去脉,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入、接受与传播的分析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梦的提出与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个基本要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与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程恩富教授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以思想家的理论勇气充分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属性〔1〕.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被人们信奉与追求,并将之作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一般信仰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信仰主体、信仰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员,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客体在信仰活动中表现为信仰对象,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理论设计的共产主义制度以及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制度、革命不懈追求背后动因的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实践关系,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引领改造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信仰追求,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契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先进人士的一种自觉选择。

  1840 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使闭关锁国的天朝大国之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碎了,西方的铁蹄一次次地蹂躏中国,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也即两大要实现的梦想:一是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二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各个阶级在近代史上先后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与尝试。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均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共和民主没有在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中国梦并未实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还能有梦吗?毛泽东感叹到:“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强之路上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自然、人的思维、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和实践出发,得出了无产阶级必然代替资产阶级、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两大结论。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探究的两大发现,具有至上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探究人的本质,关注人的解放,具有至善的价值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5〕,马克思主义以其彻底的科学性和终极的价值性契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成为先进人士的一种自觉选择和积极信仰。正如毛泽东所言“: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6〕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第一大历史任务圆满完成

  有了马克思主义,就有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就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有了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就有了自觉自为的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从产生伊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反帝反封建、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追求人人翻身作主,人人得解放。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灵魂所指和精神上的“钙”.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凭借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仰,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近代以来民族独立的第一个梦想圆满实现。可以这样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下第一大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国家富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根基,进而为中国梦的提出与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是化解信仰危机的根本之道

  第一大历史任务完成之后,国家繁荣富强的第二大历史任务便成了民族独立后要着手解决的事关中国人民福祉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摸着石头过河,虽然道路有些曲折,但是基于独立自主的艰苦探索,基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勇气,共同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硕果。2010 年中国的 GDP 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正在一步步地向完成繁荣富强的第二大历史任务靠近。

  越是靠近成功,越是阻力重重。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利益分化组合,各种思潮滋生并跌宕起伏,国内外形势严峻。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面对中国的崛起,在“修昔底德陷阱”(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定有战争)的鼓噪下,向我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没有硝烟的精神文化之战。或者唱衰中国,或者称中国国强必霸;或者虚无中国的历史,诽谤毛泽东,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体制;或者摧毁我国人民的自信,说我们没有信仰。这些国家不仅从反面刻意消解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自信,摧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从正面大力推广资本主义文化,通过线上的网络传播、线下影视大片的播映等途径不断向我国输入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张扬其所谓的个性自由,宣传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推广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方向的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另一方面,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瓦解了一部分信仰不坚定的共产党员,加之我国在改革开放、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存在一些疏忽以及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导致个别同志面对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xuwuzhuyi等思潮,信仰发生动摇,一切向西方看齐,逐渐信奉西方宗教以及封建迷信等,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言之巨人”及“行之矮子”.“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7〕.这说明,我国人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时间维度中由于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渐次地发生着变化,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怀疑,遭遇了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危为机的关键是时代化。人的大脑总是要填充着各种思想,但是有一种主要的思想在各种思想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对这种占支配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不去填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抢夺。在短平快的、浮躁的、信息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价值观多元化,各种思潮主义滋生并跌宕起伏,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占领思想领域的阵地呢?“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8〕.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转危为机,关键在于用最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当下经济生活条件、接地气的易于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的理论成果来展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要旨,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保持开放性、与时俱进性,从而达到时代化与现实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时代脉搏的把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与时代的契合,离不开在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创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对群众的贴近、对群众心声的表达。总之,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树常青,必须使其时代化与现实化,不断地保持其生命力与吸引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来自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自于对现实的反思、批判与解答。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之“矢”对准中国以及当今现实之“的”,才能使其具有引领力、解释力、现实力和生命力。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的产物,二者相互作用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与时代契合,对准中国以及当今现实之“的”,才会具有引领力、解释力、现实力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党的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的实践成果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炼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载体和依托。这种依托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讲,具有更广泛的感召力,相对具象,易于理解与接受,易于在短期之内激发我国广大人民的雄心大志和奋斗热情。于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党的领导集体对症下药,将国家繁荣富强的第二大历史任务在当代国情世情下进行拓展与延伸,提出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以时间为主线,用凝练的中国式话语最大限度地统一共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9〕55.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近代史的历史任务为依托,凭借历史的力量能很好地激发起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爱国激情、奋斗意志;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以现实、当代为依托,将中国梦具体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百年梦”.中国梦有时间、有数字、有蓝图,相当具象化,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斗志,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凝聚各方的力量尤其是 80 后、90 后的年青人。中国梦凝结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诉求,统一了党内外各阶层民众的思想,其作用正如***同志所言,中国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10〕.

  中国梦以人为本“,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9〕65;中国梦蕴含着对人的关怀,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一起成长与进步”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关注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表达、重要载体和重要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分层要求的特殊体现。对一般群众而言,心中要有中国梦,而不必苛求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党员以及国家体制内的广大干部而言,不仅仅要有中国梦,最为根本的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虽名称各异,但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化的产物,二者一脉相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实现中国梦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赖于中国梦的提出与践行。“两个百年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深奥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易于我国人民广泛地接受与理解。而且,中国梦能够很好地避免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简单地意识形态化的尴尬局面,其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与道路的成功践行;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吸引力的最大彰显。中国梦的胜利实现有利于树立、加强并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自觉。

  中国梦的提出与践行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中国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的,它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中国化的表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就是越来越接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过程。

  ***同志说:“在我们党 90 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9〕231靠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如今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否则,轻则陷入经济水平与精神生活反方向发展的悖论之中,重则误入改旗易帜的邪路,被西方国家纳入其资本主义体系。

  〔参 考 文 献〕
  
  〔1〕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60 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着作专题摘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429.
  〔3〕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6〕张启华,等。毛泽东的创举---人民民主专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298.
  〔8〕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5.
  〔9〕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写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光明日报,2014-02-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