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党和国家主要工作发表系列讲话,对新时期群众地位、群众结构、群众工作、群众创造历史的形态以及满足群众需求等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和群众观点。
一、群众意愿、群众评判和人民幸福的群众主导观
如何认识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关乎马克思主义政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问题。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直接或间接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但是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总是和一定的阶级、政党以及某些杰出人物的作用分不开。中国共产党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又是在组织领导群众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党和群众相互依存,好比鱼和水,种子和土地,谁也离不开谁。党和群众的依存关系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革命年代,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靠的是群众力量。革命的那一代人对党群干群关系的依存性有深刻体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成为执政党,党和群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使领导干部的授权方式、管理方式发生了某些改变,党员干部对群众的依存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有所下降。虽然各个时期党的领袖们都反复强调群众观点,提出联系群众的各种要求,但是,领导主导仍然是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方面。决策问题的提出,决策的方向、重点,决策的实施在多数情况下起导向作用的还是领导的看法、上级的评价。
立足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决策主导权、绩效评价权和终极目标归属等方面深入阐述和进一步发展了党的群众地位观,凸显了群众在党群干群关系中的主体性和主导性。首先,明确了群众在党和国家路线、政策、方针决策上的主导地位。
他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1]9。“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2]
其次,将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绩效评价的根本标准。他指出:“知政失者在草野”[1]9,“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9“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9最后,将人民幸福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这些重要论断突显了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决策、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评价和党的工作目标上的主导权,标志着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更加走向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深刻变化[4]。
二、工人阶级领导、“三农”发展和工农关系为主体的群众结构观
工农关系和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5]。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因为其生产方式与机器大工业,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而工业生产的劳动力集中和严密组织使工人成为最富组织纪律性和团结性的阶级;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使他们具备了为获得生存资料和生存条件付出最大努力的革命彻底性。列宁认为工人阶级领导主要体现在工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计算监督,对农民的帮助和参与国家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工人阶级领导进行过多方面探索,包括工业企业中的工人管理,选拔优秀工人充实国家机关,宣传工人阶级的精神品质等。一直到改革开放,我国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群众结构关系都比较简单,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且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从属特定的生产组织,且相互间边界也比较清晰。在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消灭以后,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群众结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得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知识分子集中的行业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分子在各类工人群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服务行业也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由于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所有制的差异,如国有、民营、私企、外企和乡镇企业等。改革开放还使得社会中介组织,自由职业等形成了有规模的人群;农民除了继续务农的,相当一部分进城和在乡镇务工。面对复杂的人群结构关系,如何认识党的群众基础,如何认识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工农关系成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书记从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新特点出发,勾勒出了工人阶级领导、“三农”发展和工农关系为基础的群众结构关系。***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6]。***强调,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重要条件。他要求要从我国工人阶级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充分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要把工人阶级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6]。关于“三农”发展和工农关系,***总书记从“三农”在全党工作中的地位、工农和城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农业稳定与社会稳定、农产品安全与食品安全,农村城镇化和国家城市化、农民素质与国民素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关系。“三农”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的富裕影响中国的普遍富裕,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就会比较主动。“三农”的地位决定了农民和工人的关系,农民不仅是工人阶级的重要来源,也是其他社会阶层的重要来源;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也是农民和工人及其他社会阶层联系的天然纽带。
三、以基层和困难群体为着力点的群众工作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主要继承者都明确强调了基层工作和基本群众。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特别谈到马克思学说在文明世界的传播,“在西伯利亚矿山的囚徒中,在加利福尼亚的采金工人中,拥有无数信徒”[7]。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基层工作的意义,开创了党的基层工作制度,还为党联系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做出表率。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提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8]。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毛泽东搞过大量农村调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困难群众生存状况的调查。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调动积极性关键在基层,要“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9],并多次指出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发明权属于工人和农民。虽然历届党的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基层工作,但党员干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围着领导转,跟着关系转,围着桌子转,躲着群众走,躲着问题走的情况仍然十分突出。
***总书记从基层工作的特点、地位和工作要求,从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宗旨等方面提出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心里要始终装着困难群众。首先,号召高层领导要深入基层。他指出:“中央政治局处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高层,必须识民情、接地气。”[10]
其次,要求各项工作创新要植根基层。针对宣传思想工作,***总书记指出:“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11]
再次,要求把各项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总书记在考察党的建设、农村工作、社会治理、妇联工作、全军和武警部队等各条战线工作时都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12],要认真研究基层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最后,特别强调要关心和加强困难群众的工作。他要求各级干部“要特别关心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13],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13]。要求党员干部要“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13]
四、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群众创造观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具有十分重要和基础的地位。恩格斯高度评价欧洲三大空想家傅里叶提出的劳动是乐生的要素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提出的重要观点就是劳动是商品增值的唯一源泉,并把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作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要形式,劳动异化是剥削阶级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主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觉悟的局限,劳动还是人们获得生活资料的唯一凭证,劳动具有谋生和自我改造的双重意义,劳动也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改革开放前,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对劳动效率、劳动报酬和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关注和研究较少。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按照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分配消费资料,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由于辛勤劳动先富裕起来,承认知识、技能、资本等要素在分配关系中的地位。改革激发了社会组织、劳动者的创造活力,营造了发展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但也存在管理、技术在分配中所占份额过大,忽视体力劳动、平凡劳动等问题。
***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分配关系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创造观,提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6];“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6]等重要观点。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6],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要求大力歌颂普通劳动者,歌颂劳动模范;要求努力“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6]。
五、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统一的群众利益
需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承认物质需求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人们为之奋斗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除了物质需求,人还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对物质需求有一定的依赖,但又不是一个在另一个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如何协调两种需要,是革命和建设中政策性很强,极易发生“左”、右两种倾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的群众需求观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环境中形成的。中国革命的重要依托是革命根据地,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根据地都在贫困落后地区,根据地党政军民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形成了“军民团结如一人”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面貌,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容易看重人的精神需求的主要原因。但是,当环境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夸大精神的作用,就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已往我们对群众需求的理解有一定片面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是精神需求,物质需求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承认物质需求和为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奋斗的时候,又出现了忽视精神追求,盲目攀比、铺张浪费、追求奢靡,甚至把财富拥有量当作成功的尺度的过分物质化的需求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满足群众需求,***总书记阐明了两种基本需求的内涵和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方法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如何看待群众的物质需求,***总书记指出,吃饭是第一位的,“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5]。除了吃饭,群众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切身利益也有很高的期盼,希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6]。满足群众物质需求还有质量方面的要求,突出的是安全问题,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等。***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农户、食品加工企业和作坊、食品经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制,编制出确保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15]
关于群众的精神需求,***总书记从文化传承、立德兴业、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提出要求。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7]
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要彰显“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导向及其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重大作用。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17],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用高质量的作品告诉人们明辨是非,组织引导人们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并形成各种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4(1).
[2]***.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
[3]***.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J].人民论坛,2012(11下):6-7.
[4]卢爱新,梁建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的路径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9-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