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市民社会的描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1 共2638字
论文摘要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市民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希腊文为koinoniapolitike.Koinonia意为"联合作用",Polis指城邦,这个词即指城邦国家或者是政治共同体.后来西塞罗将这个词翻译成拉丁文societascivilis,它的意思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市民社会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这些共同体有自己的法典(民法),有一定程度的礼仪和都市特性,市民合作并依据民法生活并受其调整,以及'城市生活'和'商业艺术'的优雅情致".这个词比亚里士多德使用的时候意义更加丰富,包括了文化、法律、文明等因素.

  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词被翻译成civilsociety,civil有文明、公民的意思,用来表示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状态,就是指国家.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定义是:"这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国家区分开来,这一点被后来的马克思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发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市民社会的描述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初步形成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后又经过《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就已经相当成熟了.

  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涉及了生产关系理论,提出了"生产"、"交往"、"分工"等概念.到《哲学的贫困》时,马克思不再使用"交往"、"交往形式"等表达方式,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表示市民社会,并且系统阐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原理.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就不太使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了.

  马克思本人在晚年极少用到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它被认为是其早年不成熟的理论,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了.但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非常重要的理论,他以此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是用这个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所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对于进一步挖掘《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意义重大.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使用"市民社会"这个词是在"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来说的.

  马克思的原文是"burgerlicheGesellschaft",这个词本身有"资产阶级社会"的意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说明"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不能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它指称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然而马克思在书中也提到真正独立的市民社会是在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之后才有的,之前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

  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之后,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真正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虽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但一定是资产阶级兴起之后才真正与国家成为相互独立的部分.

  国家和市民社会虽然相互独立,但是两者的主体都是相同的人,所以两者并不对立.这跟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国家要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不一样.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唯物史观.他认为,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发展的起源地,过去那种过度强调历史事件而忽视现实关系的历史观是不正确的.

  这个观点奠定了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明确指出他的历史观是从市民社会出发的,历史的发展建立在物质生产之上,他把物质交往作为市民社会的基础.

  建立在物质交往基础上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这种历史观是从物质实践去解释历史和观念的,与用绝对精神来解释历史的方式不同,会主张从推翻唯心主义的经济基础入手,消灭唯心主义,提出了其革命的理论.

  三、总结

  马克思与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市民社会理论大相径庭.他是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说的市民社会不仅仅是指资产阶级社会,还指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存在的、受生产力约束并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交往形式"的社会存在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从名称上来看是直接从生产、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一种标志,它是随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不仅构成了这一时代国家的基础,而且还构成了这一时代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使用的市民社会已不再是特指资产阶级社会.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新的历史观,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来指与国家相对的经济社会中的私人活动领域,"物质交往"是市民社会的基础,但是市民社会应该还有其他的内容,而不该是单纯的经济活动.

  作为市民社会和国家主体的人是同一个人,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只有政治和经济活动.忽视其他的社会活动只强调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过于简化,不能给人以关怀,也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马克思大量运用了分工、交往、所有制、市民社会这样一些概念容易造成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简单化理解.

  提到他的唯物史观,人们总是立马联想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简单地用生产关系来解释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在书中使用过唯物史观的这样的表述,将它简单定义是不够科学的,所以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应该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基础.

  总之,在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应该给予市民社会概念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尔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