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认识马克思哲学批判、经济学研究、新历史观诞生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03 共7337字
论文摘要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究竟是何种维度的革命? 回顾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史,马克思一方面经历了克罗茨纳赫的历史研究时期,另一方面间歇性地留下了大量政治经济学摘要笔记,同时在历史学经济学的两重场域中伴随着马克思多转变的哲学批判.

  孙伯鍨先生曾独立提出"两条逻辑"的观点,即《1844 经济学哲学手稿》隐含着一条从先验主体出发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主体辩证逻辑,以及另一条从现实工业生产出发去观察社会历史的逻辑.两条逻辑如何衍生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 是第二条逻辑彻底打败了第一条逻辑还是两条逻辑的"爆炸式"的击撞融合?回答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认识马克思哲学批判、经济学研究、新历史观诞生的关系,在于探讨何种视域是历史唯物主义生发的核心尺度.

  一、历史: 马克思理论展开的空间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科学,至少,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考据.

  在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过程中,现实是马克思的直接关切对象,历史则是马克思理论展开的空间---一个批判现实非法性、展望未来的可能性的理论场域.

  马克思对于历史的兴趣最早来源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政治批判的需要.为了维护君主立宪制,黑格尔以体现自由意志的国家理念虚假地化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矛盾,他实际指明市民社会的矛盾可以在国家自身的法律调整中获得解决,即把君主制等级国家当做国家的理想化形式,"它这样做,是要使结果恰恰成为现实中存在的那样"[1]10.

  这就是黑格尔逻辑泛神论的神秘主义.然而黑格尔的巧妙在于他并不回避历史,相反他在《法哲学原理》中成功地把具体的历史材料和他的唯心主义历史理性融合起来,他的哲学正直接面向着两大现实历史主题: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因此,马克思只有回到黑格尔的历史语境之中,才能说明黑格尔对于历史的歪曲.

  在《< 黑格尔法哲学 > 批判》中,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主宾倒置的批判法由宗教哲学领域引申到政治批判领域,不自觉地开始了历史实证主义的研究,自主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的法权唯物主义前提,并且在历史研究中不自觉地开始关注私有制问题.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 > 批判》的第二部分比费尔巴哈走得更远,他将法权唯物主义推进到所有制决定政治设施、所有制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在 1843 年 7、8 月《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研究的帮助下,而不仅仅是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历史地回顾了市民社会和政治生活在中世纪时期的同时,指出变化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市民社会与政治生活彼此分离开来,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长子继承权是私有财产本质的实现,反映了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决定作用.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不只是将历史当作批判的材料来源,而是试图解答"历史之谜"的问题.在第三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历史之谜"指的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并且进一步指认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297.然而这里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历史性的现实运动,而只是人本主义悬设的哲学先验价值,是一种未来应有的社会状况的表现,是一种没有逻辑过渡和历史证明的结论,因而只能是对"历史之谜"的非历史性回答.《手稿》中的两条逻辑的矛盾交织凸显了政治经济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在科学历史观上的共同缺失---如果说政治经济学用现实的假象遮盖了人的本真与真正的社会关系,费尔巴哈的哲学在指出这种"应该"的同时构造了另一种浪漫主义的空谈.马克思正是陷入到了"应然"不能彻底批判"实然"的矛盾中,转而用他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遮蔽自己的理论尴尬.

  马克思历史观的现实性的加强主要依赖于经济学的转向.《手稿》已经埋下了现实性增强的伏笔.马克思通过对象化劳动的分析为扬弃异化劳动奠定了基础,并通过对象化劳动的中介作用,将人的本质充分体现在工业的历史中,"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1]307.在《神圣家族》中,为了区别于思辨哲学的历史观,马克思用诘问的方法表明,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必须具体到现实的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情境中去,必须认识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 ,因此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别处,正是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在对李斯特的批判中,马克思肯定了李斯特对于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关注,提出"把目前的工业理解为一个过渡时期"[2]259,从而实现了向历史辩证法的过渡.如果说在《评李斯特》中马克思已经将异化劳动直接说成"劳动"在一定意义上不自觉地反对自己的抽象人本之逻辑,那么《提纲》中的"实践"观念则标志着马克思用现实价值代替抽象的哲学价值,从而克服了历史唯心主义的症结,立足于社会历史自身矛盾运动构建自己的哲学逻辑.

  "历史之谜"的科学逻辑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的.首先,"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519.其次,生产是主体进入历史的前提.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再生产以及人的自身的生产三个环节,这三方面生产伴随着社会关系的生产,由此生成了历史的两种关系: 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以及人们共同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主体是生产为核心的历史活动,其本质是现实生产中形成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历史并不是横截面上的固定结构,而有其一定的历史语境.一定的、历史的、现实的历史情境不是历史之外的定在力量驱动的结果,而是来自历史自身的继承性,"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3]544.进一步深入而言,"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3]540,源泉来自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来自于历史某一时期的内在矛盾运动.

  正是打算对"历史之谜"进行初步解答的情况下,马克思说: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516作为历史之谜的最初解答,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物质生产基础论,人的社会关系派生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这种生产活动的结果反过来成为进一步生产的现实条件,这就是实践的社会制约性.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体,但作为历史的主体的原因在于人自身构成的社会性生产活动,人的自由既是通过生产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又受到了对自然界历史的把握的限制.因而,没有超脱于历史的人的本质,没有忽略人的自由的历史现实."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3]544

    二、经济学: 现实维度上的超拔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重塑了由现实的个人能动的生产实践展开的历史运行论,而实现历史运行论与历史本质论的统一还依赖于深刻的经济学批判.只有在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哲学得到严密的论证之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真正地说明生产的内在历史机制,从而由物质生产论的历史粗线轮廓推进到劳动本质论的微观分析,实现新历史科学在现实维度的超拔,实现哲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入世".

  马克思虽然很早就遭遇了"物质利益的难题",但是真正严肃的经济学研究直至巴黎时期才开始,1843 年 10 月到 1845 年 1 月,马克思阅读了斯密、萨伊、麦克库洛赫、李嘉图、穆勒、李斯特、布阿古尔贝尔、罗德戴尔等大约 18 位作者 20 余部论着,留下了包括 7 本称之为狭义《巴黎笔记》的 10 本笔记本.

  通过接触经济学,马克思开始以劳动的内涵理解社会理性,并且开始从现实的客观逻辑对经济事实进行分析.然而,由于沿袭了斯密、萨伊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种资产阶级日常社会的现象学划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只能呈现出其物质属性,劳动只是另一种物质性的"财产",地租只是体现了资本的前史的作用,生产关系的本质矛盾隐藏在了表面化的交换和分配关系之中.在这种视域的局限下,历史的客观发展具有了劳动与资本的两条分裂的线索.为完成对这样两种没有现实关联的物的超越,马克思只能依旧借助物之外的人本批判,更多地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非人性,"他们把人的存在……说成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有害的"[1]282.同处于巴黎时期完成的《神圣家族》出于对"唯灵论"的批判需要,加强了对"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重视,但是其中的"实践"、"工业"、"物质生产"等概念是一种自然规定性的角度对对象化劳动的说明.从一定程度上说,《神圣家族》的经济学认识还只停留在《手稿》的基本语境之中.由此可见,初遇经济学的马克思将分析对象( 经济学) 作为主体发展( 哲学) 的佐证材料,还没有很好地融于分析对象的内在机理从而扬弃其中对于规律的抽象,还没有在国民经济学在经济现象割裂的观念拜物教迷雾里找到对自由自觉的劳动人本主义诉求更多的现实依据.

  1845 年 2 月马克思被迫迁居布鲁塞尔,2 月份写下了《布鲁塞尔笔记》A,在完成了《评李斯特之后》,马克思写下了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提纲》,5 到 7 月他接着完成了《布鲁塞尔笔记》B,紧接着在 7 到 8 月访问英国期间留下了《曼切斯特笔记》.

  《评李斯特》是布鲁塞尔时期的第一个非笔记性着作,其中马克思需要对一个经济学家做出正面的批判,这使他陷入两条逻辑斗争的焦虑.马克思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自己在《神圣家族》中的工业或者物质生产的线索和李斯特是相近的,这迫使他只能在工业的具体理解上或者在哲学的批判上与李斯特进行界划.首先,他指出李斯特的工厂是工业的虚假表现形式,"工厂变成了一位女神,工业力的女神.工厂主就是这种力的祭祀"[2]252.其次,马克思反对将"物质财富"与"交换价值"等同的说法,"但是,交换价值完全不以'物质财富'的特殊性质为转移.它既不以物质财富的质量为转移,也不以物质财富的数量为转移"[2]253.马克思对于商品的理解停留在斯密那样从物品的角度来理解,没有达到李嘉图认识到价值规律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品就是所有的物品的理解水平,所以马克思提及"最有用的东西,例如知识,是没有交换价值的"[2]254.

  最后,马克思指出: "对工业的这种估价同时也就是承认废除工业的时刻已经到了,或者说,消除人类不得不作为奴隶来发展自己能力的那种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时刻已经到了."[2]257而将李斯特的工业观点的局限性归结到政治立场上.

  上述的论述确实针对了在国民经济学的经济观点,但是其批判的力量却来自于没有被马克思完全搁置的异化批判立场上.诚然,马克思已经在尽量避免对于费尔巴哈人本理论的使用,这表现在他小心翼翼地使用"劳动"而非"异化劳动"的概念,不再使用"异化"、"主体"等概念,并且也提出"这种废除只有通过劳动本身才有可能,就是说,只有通过社会的物质活动才有可能,而决不能把它理解为用一种范畴代替另一种范畴"[2]254,但是哲学范式上的滞后没有改善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套路---工厂是工业的异化,交换价值是物质财富的异化,现实的工业需要通过扬弃来回归人本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评李斯特》的第二章"生产力理论和交换价值理论"马克思从批判的角度本该抓住李斯特的核心概念"生产力"给李斯特致命一击,却在"物质财富"、"交换价值"的话语中简单指责李斯特只是为了创造财富的目的,"把人的贬低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力量'".此外,工业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是资产阶级社会的代名词,马克思此时没有区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不能理解李斯特的"生产力"作为社会历史规定抽象的正确性.

  马克思在《评李斯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布鲁塞尔时期的早期阶段,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初步改观.李斯特企图用民族主义、精神资本来"逃离"市民社会,实际却从未批判过现实社会,只是批判现实社会的理论,这使马克思开始对国民经济学持肯定态度,从而打消了早期的从市民社会出发只能得到有益于资产阶级的结论的旧想法,并断言: "象经济学这样一门科学的发展,是同社会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的."[2]242马克思的第二条逻辑驱动着第一条逻辑进行妥协.原本抽象的人本质复归这种缺乏现实论证的思路被自觉地抛弃,为人的生存奠定基础的工业的历史发生学演变成为马克思思维拓展的新平台.

  在《布鲁塞尔笔记》A 研究的帮助下,马克思在李斯特的"工业力"之上完成了《提纲》中现实社会实践概念的科学抽象.在下一步的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由实践具体到具体的物质生产领域,从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对新科学的构建.

  三、哲学: 耦合的基点

  至此,马克思尚未具体分析物质生产的运作,也没有找到独立的经济学哲学话语.从一定程度上说,"《形态》中马克思的哲学所置立其上的理论层面还不能算是经济学,而只能说是历史学"[4]362.毕竟发现核心概念资本的全部秘密,彻底完成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是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成果.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一种视域的突破: 在经济学、哲学、历史观的耦合中,马克思站在了新哲学的立足点上---"历史之谜"只有在科学的经济哲学研究中才能解开.

  实际上,在马克思批判的一些人物那里,多视域的融合就已经存在.耶拿时期的黑格尔接触到从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认识到在经济现象背后"它的法律毕竟是可以认识到的"[5]205.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同时,也关心现实生活,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也提到他的思想前提不是抽象的,"而是客观的、活生生的或历史的事实"[6]13,并且批判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批判黑格尔在黑格尔那里"物质是精神的自我外化……但同 时 物 质 又 被 设 定 为 虚 无 的、不 真 实 的 本质"[3]344.作为苏格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斯密,一方面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为主线对政府形式进行历史性言说,另一方面试图寻求"同情"这种人的普遍道德本质来说明交换对于社会伦理构建的重要性.李嘉图在其经济学理论中,也使用抽象的方法得出"劳动量"的概念来解释阶级间社会关系的本质矛盾.被称为英国社会主义者的布雷等人已经发现了"批判现实社会,必须从经济学出发反对经济学"[7]161,从而由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独创性并不在于多重场域的简单结合而在于其中包含的超越性,换句话说,哲学思想的变革才是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之地.

  第一,马克思必须克服传统哲学唯物主义的"语言"病,使它放弃对先验价值和先在逻辑的依赖,将批判力转向经验现实.中世纪哲学之后传统哲学开始面对社会现实,并将反思性由宗教的神正论辩护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的张力依赖于指认"应然"和"实然"的差异,先验的悬设是不可避免的.费尔巴哈指出应该从基督教回到现实大地的同时,他彻底否定了功利主义的社会现实,将批判动力建立在现实之外的人性上.但是,他的所谓的现实的人还是抽象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现实面目的"人"际关系,因而这种批判找不到现实的动力,而只是"在思维的领域中把神学转变为人类学"[8]598.与此相类似,鲍威尔在将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完成世界的发展的途径的前提下,他对私有制的理解只能是自我意识的不自由即精神的贫乏,他的批判只是对现实的回避.

  第二,马克思必须在研究经济现实的同时,穿透实体式物象找到经验直指中遮蔽的内在矛盾性,找到人的价值性立足点.政治经济学没有哲学的先验逻辑的实体性,而如萨伊所说,以英国经验论唯物主义为前提,"说明那些事实不断相结合,以致一个事实总是另一个事实的结果.但它不用假设不作进一步的说明,而要从事物的本质去明白理解事物的联系"[9]19.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将目光从直观自然对象转移到经验社会对象中,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非实体的物质存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是一种抽象化,新的物象实体性内居于这种经验唯物主义之中.随着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物的规律逐渐吞噬了人的价值意义,经济学成为了论证现实而非改善现实的工具,其本质只是现象层面的本质.诚然,国民经济学描述着历史性具体,但这种历史性缺少内在批判性和未来价值性,经济学的过去是有历史的,而到了资本主义就是永恒性的了.不以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历史性去考察经济学,没有指向人的解放的价值需要,即便"劳动价值论"已经很成功地抽象出资本生产运行的规律,也只为了帮助经济体系在运行中实现自洽,而非实现全人类的自由.

  第三,马克思必须完成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并在历史本质论中克服唯心主义逻辑.相对于历史唯物论而言的,历史经验论从经验现象的层面来理解历史发展的动力内涵和目标,着重于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进行共时性、结构性的考察,因而只能达到历史学的理解水平,不能达到历史哲学的历史本质论理解.国民经济学的经济学哲学方法---经验唯物主义,就是历史经验论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历史本质论在黑格尔、费尔巴哈那里已经有所体现,但是黑格尔是以先在逻辑中介将市民社会引向"内在的脉搏"即"国家",费尔巴哈在摆脱"表象和幻想的直观"的同时设定了"感性直观"这个哲学的概念.因此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中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中是唯心主义的".

  综上所述,哲学变革是要面向包括经济状况在内的社会生活经验现实,在抛弃哲学逻辑先验设定的前提下重树哲学的批判张力,在具有人的价值的未来指向的历史必然性中完成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历史的动力来源于其内在本质,来源于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现实冲突.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是凭空的虚设,而是由人的感性实践推动的.其次,人不是单子化的孤立个人,而是从事现实的实践生产活动的人.当人生产着物质产品的同时,进行着自身社会关系的生产.历史的主体与客体在生产这种历史性具体中统一起来.历史由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促成,不再依赖思辨的中介作用.最后,历史的内在矛盾性涌动造成了经验现象历时性变迁.本质不是凝固的实体,而是随着历史的具体的当下实践变化着的,现实的客观性在于它在暂时性中表现了本质矛盾.

  以此为标志,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在于,找到了化解社会现实矛盾的真正历史结构与动力,为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开物质生产内在运行机制的秘密奠定了经济学批判的基石,实现了对一切旧的历史本质论与运行论、唯心史观与经验唯物史观、先验哲学与经济学的哲学超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4]唐正东. 斯密到马克思[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6][德]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7]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象[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8][德]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集: 上卷[M].北京: 三联书店,1959.

  [9][法]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