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8 共11942字
论文摘要


  1978 年 9 月 13 日至 20 日,邓小平在结束了访问朝鲜活动后,视察了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和天津等地,走一路讲一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路煽风点火",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后来被学术理论界称为邓小平"北方谈话".这些谈话内容,已收入了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的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和 《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的 《一心一意搞建设》 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 《邓小平思想年谱》 和 《邓小平年谱》.

  历史考察: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总观邓小平北方谈话,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意在以史为鉴、以理明人,内容非常丰富,其涵盖广泛,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科学预见性和针对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笔者比较系统地梳理归纳了北方谈话主要内容,力求客观分析其历史地位.

  (一) 关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在北方谈话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讲的次数最多、分量最重的内容,他所到之处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其一,深刻地阐明了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出现了颇多新气象,但刚刚开始拨乱反正,就遇到了"两个凡是"①的严重障碍,较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造成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1978 年 9 月 16 日,在长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②"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③邓小平正确阐明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从政治和思想路线的高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战略高度,指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三个月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良好的舆论准备.

  其二,尖锐地揭示了"两个凡是"错误的理论本质,科学地指出了什么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在北方谈话中,针对"两个凡是"在旗帜问题上的非难,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 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强调,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否则,"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⑤.邓小平还结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际,进一步揭示了"两个凡是"错误的理论根源,"根本问题还是我前边讲的那个问题,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⑥.

  其三,科学地指明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邓小平认为,一方面,实事求是,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他说:"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⑦另一方面,解放思想,要从实际出发.他在天津的讲话明确指出:"我走了几个地方,一再讲就是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从实际出发."⑧他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指出:"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⑨这一思想,为重新确立和进一步丰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僵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动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等思想,都反映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讲话中,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北方谈话不仅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准备了重要的思想条件,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 关于迅速坚决地把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思想

  1978 年的中国,经济已脆弱不堪,党内党外 、全国上下纷纷用各种形式,表达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摒弃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做法.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

  针对当时全国性的揭批"四人帮"运动已进行了两年,取得了相当大成就的形势,9 月 17 日,邓小平在听取沈阳军区常委汇报工作时指出:"对搞运动,你们可以研究,什么叫底?永远没有彻底的事.""运动不能搞得时间长,过长就厌倦了."认为"有的单位,搞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结束"⑩.1982年 9 月 18日,邓小平在会见金日成时,回忆他的北方谈话时说:

  "我在东北三省到处说,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力,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非常强调要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现有的条件,实现四个现代化,切实加快前进的步伐.到此时,邓小平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想已非常清晰了.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思考,代表了当时党的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高度,充分显示了邓小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这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先声.

  1978 年 10 月,邓小平在工会九大的致辞中更加明确地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但是同样很明显,这个斗争在全国广大范围内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已经能够在这一胜利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战斗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地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从此,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提出把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 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 逐步消灭贫穷,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

  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当务之急,是邓小平酝酿已久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北方谈话的重点.

  邓小平在谈话中多次阐述了当时的中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他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①并进一步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②可见,邓小平早在南方谈话前,就已经开始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了.

  我们将邓小平提出的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思想,与 14 年后的南方谈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③的完整概括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轮廓已经基本形成,这就为确立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理论反思,始终是贯穿邓小平思想发展史的红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曲折,改革开放后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大都来自于没有完全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寻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可见,邓小平的北方谈话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保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四) 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搞的是封闭式的计划经济,"文化大革命"中大批"洋奴哲学"、"崇洋媚外",所以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对到国外去、向外国人学习这类事,是无人问津的.北方谈话中,邓小平突破了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对外开放思想.他批评"四人帮"把什么都说成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中国同世界隔绝了,强调"我们关起门来不行"④,鲜明地提出:"现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老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⑤邓小平就对外开放问题集中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对鞍山市委的同志说:"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去,那才真正是爬行主义.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⑥二是扩大经济交流,大力引进外资.邓小平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中央下了决心,要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引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并进一步提出:"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⑦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正是我国改革初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重大突破.

  这些论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富创新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对打破闭目塞听、封闭落后的状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工作的全局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五) 关于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的思想

  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围绕着鞍钢这个老企业的改造、改革和管理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他对鞍钢的同志说:"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问题,是鞍钢如何改造.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①强调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我们改造的起点.邓小平还说到,许多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如培训工人,培训干部,现在不着手,外国的先进技术就不能掌握.这些论述,为老企业的改造、改革和管理问题指明了方向.针对鞍钢行政人员过多的现象,邓小平指出:"鞍钢减人、减机构的设想,我看是好的,划出去的单位,领导班子和机构不要搞很多人.现代化、自动化,人多了不行,人多了管理不好."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③邓小平还进一步提出:"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应该设想,经过技术改造,文化和技术操作水平较高的工人应当是大量的,否则不能操作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④这样,邓小平就比较完整的提出了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的思想.这个思想,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至今仍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邓小平是把管理改革提到革命的高度来认识的.他在鞍山时特别强调:"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⑤在天津谈到引进技术要改革企业管理时,他还说,凡这样的工厂,管理要按人家的方法,这个对我们来说叫革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论断.

  (六) 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

  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鲜明地指出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9 月 15 日,他在哈尔滨时说:"从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文化大革命以前就这样.一件事人多了,转圈子.有许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⑥9 月 18 日,在鞍山时他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⑦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打破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改革任务.

  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非常丰富,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上面特别谈到的鞍钢这类国有企业的改造、改革外,主要还有:

  一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个严重弊端,就是权力过分集中,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严重束缚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邓小平说,过去讲发挥两个积极性,无非是中央和省市.现在不够了,现在要扩大到基层厂矿.邓小平提出:"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创造性不行,企业没有自己的权力和机动性不行.要加大地方的权利,特别是企业的权力.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⑧在随后的讲话中他还强调"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⑨.

  二是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在鞍山的谈话中特别强调:鞍钢改造以后,必须是按照经济规律来管理,市政府是不是要考虑变成为它服务.这就表明,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除了简政放权的思路外,已经开始涉及到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深层次问题,比较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当然,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还是初步的,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解除对地方、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的严重束缚而提出的.但他的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主张无疑是很正确的,为新时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是分配制度改革.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和传统观念,邓小平明确提出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思路.他指出:"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来个革命,发展生产,增加职工收入."⑩在长春的讲话中,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就提出"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9 月 20 日,在天津时,他针对天津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和工资制度问题时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他还说:"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管理人员好的也应该待遇高一点,鼓励大家想办法.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要刷下来."邓小平把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与培养技术工人和以消费促进生产等联系起来,强调以物质利益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中被减人员的出路问题,邓小平很有远见地指出:"世界变化的结果,生产越发展,直接从事生产的人越少,从事服务业的人越多.服务行业很多,如种子公司、建筑、修理等,这说明可以有很多办法安置劳动力."①这就为解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富余人员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这实际上已经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新的产业政策的重要思想.

  尽管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还是初步的,还不成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够提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要全面进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没有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革命胆略,没有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是不可能做到的.

  (七) 关于一定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 农业要工业化的思想

  虽然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但邓小平十分强调发展农业.在北方谈话中,他不但重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黑龙江听取关于国营农场情况的汇报时,邓小平说:"农场不要只搞粮食,要变成工农联合企业,搞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改造."②"农业最终是要工业化的."③在辽宁时邓小平针对辽宁工业腿长、农业腿短的情况,指出:

  "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工业支援农业要具体化.所谓农业走工业化道路,就是本身要搞很多新的行业."④邓小平还针对当时城里人吃菜难的问题指出,这是个工业化问题.

  对菜地要用工业方法管理,蔬菜要统一经营,脱水运输和保管,运用科学技术加工.饲料要搞专门加工,种子要搞统一基地.按照邓小平的指示,辽宁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粮食还是蔬菜,都实现了由短缺型向自给型的历史性飞跃,围绕农业进行服务和加工的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实际上,邓小平当年谈的农业工业化问题,就是今天所说的农业产业化问题.在这方面,辽宁和全国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按照这个方向来发展农业是正确的,应该坚定不移.

  总的来说,我们虽不能说邓小平北方谈话已涉及了改革开放年代的所有问题,也不能说它已经构筑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但是,北方谈话确实涵盖了邓小平理论的大部分重要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坚实基础.北方谈话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与南方谈话一样,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北方谈话的内容和精神,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决议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解放人们的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当代价值:北方谈话在当今中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北方谈话一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三十六年的历程,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的历史高度,对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北方谈话中提出的所有重大战略思想,均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接受或者说指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从此,邓小平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成果就一步一步地转化为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并一步一步地丰富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在回顾粉碎"四人帮"后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段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没有那两年的准备,三中全会明确地确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是不可能的."⑤可以说,邓小平北方谈话正是他这两年的理论思考的集中论述和表达.北方谈话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显示了当代价值.

  (一)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北方谈话的核心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贯穿于其各个组成部分, 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全部体现北方谈话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⑥他反复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980 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①随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不难看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由毛泽东创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并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引领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地的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当时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特别是旧思想、旧观念方面的问题.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更新,带来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对着党内外存在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针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一些不思进取、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等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②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 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北方谈话的重点, 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同样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个各领域和各个方面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这种理念和实践,贯穿于他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邓小平深情地说过: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第三次重新出来工作,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惦记着人民的安危冷暖.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多次谈到"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力,日子怎么过?""我们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④这种对人民群众充满炽烈感情的话语,令人动容.北方谈话以后,邓小平在领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岁月里,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强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明确提出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⑤.邓小平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观点,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事业必胜的信念,充分反映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一个执政党而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与民同心,时刻想到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为全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

  刘少奇说过:"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要一如既住地把出发点放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当今的时代,只要我们党永远与人民心连心,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始终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会无往而不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才能不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 坚持改革开放是北方谈话的重大决策 , 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重大法宝, 同样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等个各领域和各个方面

  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既谈改革,强调"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可";又谈开放,强调"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极富创新精神和鲜明时代特征的,令人耳目一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产生了长远的巨大影响.

  邓小平当初之所以坚定地提出改革开放,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我们党认识到过去的路走不通了,要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后来发生的苏东剧变,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更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三十六年,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②.回顾三十六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是邓小平提出和开创的.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邓小平和我们党作出的改革开放决策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带给了我们什么,更在于它开辟了一条引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三十六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③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正如***总书记今年 2 月在俄罗斯参加索契冬季奥运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中国改革经过 30 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推动改革开放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挺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应当成为改革丰收年.

  (四)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一心一意搞建设, 是北方谈话的根本点, 后来进一步表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一起, 构成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 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 同样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等个各领域和各个方面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在北方谈话中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坚定地提出"迅速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认了邓小平的正确主张,全会决定:"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①后来,邓小平更是斩钉截铁地说:"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②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被简明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根本的拨乱反正.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邓小平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紧紧扭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全面坚持、一以贯之地牢牢把握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仍然是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至理名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谋划一切工作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总书记强调,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实践的指导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笔者认为,邓小平的北方谈话,对于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它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它仍将影响着我国整整一个时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