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思想渊源及创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10 共5823字
论文摘要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是人类文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升华,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专辟一章加以阐述,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并系统化地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阐述和新定位,表明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判断更加科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是对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一、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 一) 生态文明的提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人类文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生态文明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人类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认识结晶。

  1962 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成为环境保护启蒙的先声,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开始觉醒。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72 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世界各国由此走上了共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1983 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年,该委员会出版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生态问题,致力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国际的协调与合作。1995 年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 Roy Morrison) 在《生态民主( Ecologi-cal Democracy) 》一书中,提出了“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的概念。2002 年 8 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可持续发展呼唤一种新的文明,那就是生态文明。

  在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更加积极自主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里约热内卢会议召开后不久,1994 年,我国制定出台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996 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大战略。1999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说: “21 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

  2000 年,我国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持续发展纲要》等纲领性文件。2002 年 10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生态良好的社会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首次明确肯定和使用“生态文明”概念。

  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政治纲领,并将其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还进一步提出,到2020 年,要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生态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是对以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对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生存和生活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号召人类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不断奋进。

  ( 二) 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对于生态文明的的英文翻译,国内外专业研究对生态文明的英译有两种,一种是把它译为“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另一种是译为“conservation culture”.按照学者刘仁胜的观点,把生态文明翻译成“conser-vation culture”尽管能够反映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但是,译成“ecological civilization”不仅包括保护自然资源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调节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并且这种译法基本上已得到国内外一致的认可.

  关于生态文明的含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形态。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在文化价值观上,生态文明就是“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以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政策为手段,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新型文明形态。

  二、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崇尚自然和天人和谐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

  中国道家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先天地而生,且为天地之母、不知名的存在,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 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儒家生态观的有机性与整体性,需要每个作为个体的人用智用力地去修养、努力,甚至克制,已达到“民胞物与”( 语出张载《西铭》) ---即天下人都是我的兄弟,天下的物都是我的同类) 的伦理要求,也就是说,天人合一的境界不是自动完成的,它体现在人对自然界的利用中,体现在人不断提升的休养中。中国佛教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有着独特的生态观。
  
  佛教的“缘起论”是其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它在整体上将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视为统一体,认为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宇宙中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依靠大自然而生存,自然界中任何局部的因素受损都会危及到自然界整体的利益。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问题。其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在工业社会条件下运用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思考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在将社会实践作为立论基础的同时,历来是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作为其根本立足点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是零散地存在于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其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必然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马克思指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反作用于自然界。他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不能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是要将它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此外,在各种人类活动中,不仅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

  三、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新观点、新思想、新阐述和新定位,表明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判断更加科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是对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 一)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
  生态文明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所作出的科学总结,是在经济建设中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形成的理论新成果,是我们对当代中国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

  “美丽中国”,这个十八大报告中最亮丽、最人性化、最富诗意的字眼,集中体现了人类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更加清晰地描绘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美好图景,并且表明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要求人们必须变革旧有的价值观、发展观和伦理观,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节约地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推进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向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变。

  ( 二) 强调“突出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其地位的“升格”,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性和必然选择,同时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反映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关系,反映着这些关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生态理念、生态道德、生态社会等等,不仅直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且直接对三大文明的建设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突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

  ( 三) 推进“三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均 GDP 需要保持持续的增长,然而,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石油、天然气等相对洁净的能源,煤炭与天然气、石油相比,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和控制的难度都要大,外加上我国能源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四) 构建“三大格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过去三百多年特别是最近五十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人类社会在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创造空前规模物质财富和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的同时,社会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完善,许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不能配套进行、协调发展,这就对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这三大格局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和谐性、高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其构建正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回应,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 五) 增强“三大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觉醒到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公民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也呈现地区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公民的环境意识较强,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弱,但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为此,必须从改变公民的价值观与生产生活方式入手,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加强教育、宣传和立法,唤起全民强烈的生态意识,并充分发挥这种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

  ( 六) 加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众所周知,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完善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并且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当前,只有逐步建立和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使其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更好地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新观点、新思想、新阐述和新定位,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是对以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是对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这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侯全亮。 生态文明与河流治理[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2]李景源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2012)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徐春。 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 光明日报,2004 -2 -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