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论文题目: 浅析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摘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和生产力学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挖掘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推进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都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浅析; 科学技术; 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 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 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 其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关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一、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初探
邓小平的科技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 第一次明确指出,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同时, 邓小平也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他结合当时我国的社会现状, 迫切的提出:"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 世界各国后来不是也利用了嘛".
《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是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各条战线的整顿时起草的, 主要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经济和科技的破坏, 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的科技理论为基础, 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粉碎"四人帮"以后, 1977年5月, 邓小平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 必须有知识, 有人才.没有知识, 没有人才, 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1978年3月,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他强调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思想, 并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 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 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 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飞跃, 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 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1988年9月, 邓小平同志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 曾谈论到:"马克思说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 发展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 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 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这是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的发展, 是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急剧发展以及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个状况中概括出来的.1992年春天,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自己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至此, 我们必须科学地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的革命形势, 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战略重点, 只有这样, 才能坚定地推动科技进步,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本观点
1977年, 邓小平同志重新复出, 并亲自主抓科技工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力学说, 并结合当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科技路线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提出"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重新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 提出必须"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 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强调"党要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 善于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理论观点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并结合中国的国情, 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
李瑞环在谈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时, 深刻评价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的重要性及其理论内容, 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丰富.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二, 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第三,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第四, 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第五, 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 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六, 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科学生产力, 必须相应地改革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这些理论观点,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更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
三、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理论意义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将科学技术提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 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首要任务, 在这种框架下, 使科学摆脱了"阶级斗争"的束缚, 逐步走上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但我们无可否认,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生产力最终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但与此同时, 科技也产生了负效应, 恩格斯早就警示我们:"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所以我们必须用辩证地、唯物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2. 现实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理论, 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中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 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向占据优势, 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2013年3月4日, ***在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 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2013年9月30日上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国庆前夕, 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在整个世界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 :211;217.
()②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87.
()③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11.
()④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40.
()⑤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87.
()⑥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4;377-388.
()⑧潘琦.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3.
()⑨李瑞环.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J].科技日报, 1991.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375.
()11[德]马克思, 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九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59.
()12江泽民.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50.
点击查看更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